《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5)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揭示课题,导入


1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夜晚的实验》,看到课文题目,同学们都想提出哪些问题呢?


(1)为什么选择在夜晚实验?(2)谁、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实验?(3)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实验的内容是什么?结果如何?(4)实验的材料和工具都是些什么?


二 实验的起因


1 师:第1自然段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思考。


2 交流(谁、什么身份、有什么生活习惯、看到的现象、产生的疑惑)


出示蝙蝠图片,大概了解


师;对于这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多人熟视无睹,至于蝙蝠有没有撞到树或墙上,根本不会有人注意或关心,但却引起了他的好奇,从这里看出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观察细致,对常见现象敏感,好奇心强)


3 出示“习惯、常常、好奇”变色,句子划线,指导朗读。感悟斯帕拉捷注意观察、思考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以及他强烈的好奇心。指名读好,齐读。


师:可见,好奇心对于科学家来说,是多么重要的素质啊!


三 实验经过


1 师: 默读2至6小节 ,思考:斯帕拉捷一共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内容分别是什么?结果怎样?


师:这一系列实验,要想写得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复,写的时候就要有重点。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次实验? (第一次)


2 出示 师:这是第一次实验,仔细读读,划出有关心理活动、动作、语言、神态的字词。


师:文中先交代实验的时间、地点,然后依次写斯帕拉捷的做法,实验的结果以及他的思考。


3 提问:“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为什么?(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师:他本来总认为……其实不然,怎不使他感到奇怪?


“瞎子”引号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


这个问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然而事实”中事实指什么?


4 句子划线“不用眼睛……飞蛾呢?”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接上文 引起下文)从这句中,你感受到他哪些可贵精神?(勤于思考 大胆实验 不怕失败)指导读好句子


出示图片 师:自由读第4—6自然段,思考:后来他是怎么做、怎么想的?实验的结果又如何呢?


5 交流


师:第4自然段紧承上文简洁地叙述斯帕拉捷两次实验的做法、结果及第二次实验后的猜想。指答猜想句子,齐读,看出他对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具有极其浓厚的兴趣。


6 出示第5自然段,先前的神气指的是?从哪看出第四次实验终于成功?


提问:为什么这次做法一带而过,而结果较细地加以描写呢?


(因为结果与先前截然不同)


7 出示第6自然段,齐读,两个感叹号表现了什么?(心情无比喜悦、激动万分、欣喜若狂)再次齐读,指名想像他的动作(拍起手来,手舞足蹈)语言、神态(哈哈大笑),指名读,体会他获得成功之后的激动、快乐、自豪。齐读


8 填表 从表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精神?


(勤于思考,潜心研究,不怕失败,不断探索,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正是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精神啊!


三 师:作为一个科学实验,是不是仅仅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结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7—9小节,想想科学家为什么对蝙蝠飞行的秘密还要继续研究下去,他们的目的何在?


1 出示句子 说说句中引号的用法。


“穿透”和“听”都是借用词语的某种意义。耳朵没有“视线”却能像视线“穿透”黑暗那样去发现黑暗中的物体,耳朵只会听声音,在这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样,“听”到前方的物体,所以“穿透”“听”加上引号。


2 师引读第8自然段前部分,出示句子 生齐读


出示解释“超声波”


3 边画图演示,边:蝙蝠有活雷达之称,它们发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当这声波遇到物体时,会像回声一样返回来,由此蝙蝠就能辨别出这个物体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离它有多远。每只蝙蝠都能辨别出自己发出的声波,这说明即使与其他蝙蝠一起捕食,它也不会被别的声波所干扰。


看录象


4 师:齐渎最后一节,看看夜晚的实验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巨大的恩惠?


哪些地方应用了“超声波”?假如没有超声波,会这样方便吗?说说怎么为飞机导航法?


出示两图片


师:当你们知道这些恩惠里有斯帕拉捷的功劳时,想对他说些什么?(了不起 大功臣 感谢你)


5 比一比我知道的仿生学


像这类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知道多少呢?


师:科学家前仆后继地进行科学研究,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勤于钻研,立志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