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茶馆》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生字新词,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积累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通过极具特色的扬州茶馆,了解中国传统饮茶风俗及饮食文化;


3、继续进行复述训练,能向大家清楚地介绍“烫干丝”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复述烫干丝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茶馆(喝茶的商店)


2、板书:扬州(扬:提手旁,不要写木字旁。州:不要多写三点水。书空一遍)


3、扬州在哪里呢?扬州在江苏北部,是历史名城,风景优美。扬州的茶馆也有它与众不同的特点。齐读课题。


4、打开书,个别读注释(1),了解朱自清。


二、概览全文,理清文脉,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划出概括描写扬州茶馆的句子。


2、读准带点字的字音: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1)交流概括描写扬州茶馆的句子。


(2)“吃的花样最多”:给“花样”换个词。


(3)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再读句子。


4、快速默读,圈出茶点的名称。


5、扬州茶馆吃的花样最多,有——……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读出味道来。


挨着次序品尝花样众多的查点。


三、零碎茶点 引读体会。


四、学习背诵“烫干丝”的过程。


1、引读。


2、自己再读一遍,把烫干丝的动作圈出来。


3、不看书填空。


烫干丝先将一大块白豆腐干飞快地(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放)在小碗里;用开水一(浇),干丝便熟了;(滗)去了水,(拨)成圆锥似的,再(倒)上麻油酱,(搁)一撮虾米和干笋丝在尖儿,就成。


(1)板书并概括:


(切成细丝)(开水浇熟)(滗水搁料)


(2)三个分号的用法:烫干丝分三步制作。


(3)烫干丝有什么特点?齐读“烫干丝”


随机板书:


快 (师:快而不乱,有条不紊,就像文中“说时迟,那时快—— ……”再引读,节奏稍快)


请你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过程。要快而不乱,有条不紊。看录像


4、个别说烫干丝的过程。


四、读第三节,了解小笼点心的各种特点和老资格茶客的经验。


1、引读。


2、说说作者从那几方面来介绍小笼点心的。


3、面对这么诱人的茶点,老资格的茶客和外地人的态度是不同的。


引读。


4、如果你到了扬州茶馆,面对这么诱人的茶点,你会怎么点?


5、齐读第三节。


五、总结。


师:朱自清,把扬州最地道对入微的茶点描写得有滋有味。从他娓娓道来的字里行间中,无不流露出他对扬州的了解、热爱。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朱自清,不妨去读一读他的《说扬州》。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是继续学习复述课文。复述能力是小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年级段又是复述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在学习第二节的基础上能抓住关键动词,把“烫干丝”的过程有条理地复述清楚。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复述文章是存在着:抓不住重点词句,好似在背诵,或当作概括主要内容;或条理性不够清楚,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因此,为使学生能把“烫干丝”的过程有条理地复述清楚,在教学第二小节时我并不急于让学生马上复述,而是分成三个步骤来达成教学目标。


第一,理清脉络。利用文中出现的两个分号,帮助学生了解“烫干丝”分几步。学生在认真研读思考后,从分号的提示中知道“烫干丝”分三步。但本文语言描写比较具体,学生回答时,会把文中的语句重复一遍,而没有自己概括。我对学生的答案先给予肯定,然后帮助学生把烫干丝的第一步概括成——切丝。有了我的示范,后面两步的描述学生的语言也开始越来越简练。我边引导边适时地板书,学生理清了脉络,知道烫干丝需要三步——切丝、烫熟、调味。


第二,抓住关键动词。作者用词的准确细腻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而要把烫干丝的过程有条理地说清楚,关键动词不可缺。我采用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联系中了解烫干丝的每一步所需的动作。


第三,有条理地复述。在学生反复朗读文本,感受了厨师手艺的高超后,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板书的提示,抓住关键动词,自己来组织语言,边做动作边介绍烫干丝的过程。但由于时间有限,无法让更多的同学有上台复述的机会,只能清同桌互相复述,训练面还不够广。


通过这样的学习步骤,学生一般都能把烫干丝的过程介绍清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复述课文的过程中,品味着语言,积累着语言,通过语言运用,真正实现文本语言向主体语言内化、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