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铜像》教学反思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8个“塞、尿、迸、涸、库、屹、览、瞻”;查字典理解“干涸、瞻仰”,联系上下文理解“急中生智”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节。通过对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了解比利时人民为小男孩于连立铜像的原因,感受小英雄机智、勇敢。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概括第3节的节意。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媒体示图)


2、简介布鲁塞尔(媒体示图)


3、出示铜像图,交流感受


4、 学习“瞻仰”,质疑


5、板书课题,齐读


二、 明确学习要求


1、了解铭牌


三、 重点学习第3节,学习概括节意,感受小英雄的机智、勇敢


1、 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板书:16世纪初 赶跑 欢庆


● 借助板书 复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哪一小节具体介绍了小于连的英雄事迹?


3、了解记事文章的叙述顺序


3、研读第一部分,学会抓关键动词概括并体会小于连的警惕性之高。


(1)自读,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小于连发现了一个什么异常情况?


● 指名读 随机正音:“干涸“、”迸跳“


随机指导读好“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这个地点


(2)了解小于连的整个发现过程,并体会他的警惕性之高


● 师生配合读,初步了解发现的过程


● 自读,体会每次“跑”的不同发现


● 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整个发现过程和小于连在这个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 借助板书复述整个发现过程


(3)指导抓住把概括的内容说明确。


● 随机练习用“一旦……就……”说话,体会情况的“危急”


4、研读“经过”部分,学习抓关键句概括,进一步体会情况的危急和小于连的机智


(1)概括第二层的内容 ,自读,借助提示概括


(2)理解“急中生智” 引读,加深体会


5、概括“结果”部分


四、总结全文


1、结合铜像的样子引读最后一节,结合语境理解“屹立”


2、总结:这座铜像已经成为布鲁塞尔的标志。(板书:城市的标志)了解了铜像背后的故事,也让我们更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历史。


附板书:


29、一座铜像(城市标志)


(屹立)


布鲁塞尔


瞻仰


(凡是……都要……)


铭牌


16世纪初 赶跑 庆祝


发现


浇灭


救城、救百姓


跑(闻 发现)——跑(见)——跑——(直线拉到铭牌里的“发现”处)


(这几个“跑”写在铭牌外,对对齐“发现”这一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