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材简析
(一)教材位置
西师版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语文教学的第7课。
(二)教学目标
认识: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能力:能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情感:体会诗歌的表达的情感,通过学文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认识、会写生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只有会认、会写生字,才能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把握课文内容。
本首诗内容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反复背诵,更能体会其中情感的变化。
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激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憧憬。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四)教学难点
会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生字卡,挂图及环保资料。
学生:调查身边的环境,收集相关资料。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基本上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自学生字的方法,但由于他们年龄普通小,思维集中时间不长,对一些个别词语容易
生字卡片的准备有利于学生写规范字,而教学挂图可激发学生的思维、观察力,达到刺激感官的效果,从而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
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污染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为学习本课作下铺垫。
混淆,所以在教学中,我产生了以下的教学设想。
三、教学设想
针对本课时内容的特点,本人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谈话法;2、朗读法;
3、讨论法;4、自学法。
当然,结合教学实际,还会运用一系列的其它教学方法。
四、学法指导
观察法、讨论法、交流法等学法。
五、教学过程(第2课时)
本课时是在学习了第1课时,生字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谈话激趣,复习引入
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本课的生字,现在我们一做一个游戏:“找朋友”。找到朋友的同学就大声地朗读两遍,然后其他同学跟着读。(教师把生字卡片和拼音贴在黑板上,让同学找出相对的生字拼音。)
2、教师出示大烟囱图片。
问:平时你们看到的烟囱里冒出一的都是
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很快地接受知识。
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游戏“找朋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复习旧知识,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独立思考的
什么?你想一想一直生活在这样有污染的环境中?希望它们消失吗?(独立思考,抽个别同学回答。)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的内容。(板书课题)[]
齐读两遍。
(二)自选小节,自学课文
1、师:本课有4个小节,请同学们挑选出你最喜欢的小节,大声朗读几遍。
(师个别抽读、选读。)
2、说说你想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你喜欢的小节。
(交流、小结并推荐学习的方法,老师相机指导。1、有感情地朗读。2、读读记记,说说诗中描写的画面。3、读读画画,画出诗歌中描写的画面。)
(三)理解内容,诵读诗歌
1、整体阅读,通过指名读、对比读、轮读等多种形式练读。
2、重点指导学习第一小节
(1)喜欢第一小节的同学一起来读读。
(2)理解:“喷出来”、“轻盈洁白”、
能力,从而由感性到理性,用具体事物进行教学。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
通过各种方式的练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阅读、理
“云彩”这几个诩语的含义。
(3)带着对美好生活用品的向往美美地读这一小节。
3、师生共同学习第二、三节
(1)师朗读第二、三节,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美。
(2)生齐朗读第二、三节。
(3)师教生读。
(4)理解课文中“吐出来”、“清澈晶莹”、“沁人心脾”、“芬芳这几个词的含义。
4、阅读一、二、三小节,边读边思考这三节有哪些异同。
(教师指导,如希望变成怎样。)
5、学生自读第四节:我真希望啊……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了这一小节有什么感受。
6、分小组合作,用最快的速度背出自己喜欢的小节。
(四)交流拓展,创作小诗
1、>流收集到的环保资料(师生共同交流)。
2、说说你对身边的环境有些什么希望?(如希望教室、校园……)
3、把你的希望模仿课文的样子,写一首小诗。
解。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课改理念。
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学习中沉积自己的独特方法,为以后轻松学文打下基础。
设计这一环节,是将开放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把学习内容从课本向生活进行延伸、拓展,这样既学习了
4、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
(五)板书设计
我真希望
云彩 泉水 味道 树……
轻 清 沁 更
盈 澈 人 好……
洁 晶 心
白 莹 脾
新知识又巩固旧知识,同时照顾到不同水平孩子的情况,使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收获。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既能较全面地展示教学内容,又能突出重点,让学生记忆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