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搬家》第二课时 课堂实录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执教 岳阳楼区教育局教研室 吴 群


评析 岳阳楼区站东小学 王海燕


一、扣住“始终”,从“终”出发,了解蜗牛最终没有搬家。


师: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蜗牛搬家》。蜗牛搬家这个故事,大家喜欢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请看大屏幕。(学生看视频听课文朗读)


师:(播放中课件出现故障,视频不能播放。)对不起,课件出现了问题。有谁记得刚才这个故事讲到哪里来了?


生:燕子帮蜗牛搬家。


师:你听得真认真!现在课件出问题了,谁来帮吴老师?帮忙把这个故事讲下去?(学生感到困难,没人举手)不要紧,简单地讲一讲,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讲好不好?


(师生合作一起说。)


师:(对一生)我听你说得挺好的,你来接着说给大家听,好吗?


(一个学生接着把故事说完)


师:你真棒,比刚才电脑里讲得还好!


评: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往往是难以预测,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教师最感棘手的,但处理得当,同样也可以成为教学资源。课堂上的吴老师游刃有余,从“听”转到“说”,从“燕子帮蜗牛”到“学生帮老师”,一切自然贴切……真可以说是“精彩来自生成”。


师:故事的题目是“蜗牛搬家”,故事的最后,蜗牛搬家了吗?


生:没有。


师:课文里面是怎么说的?哪一句话告诉我们蜗牛最后并没有搬家?


生:蜗牛的家始终没有搬。


板书:始终没有搬


师:“始终”这个词能理解吗?


生:一直。


师:“始终没有搬”就是一直没有搬,我们知道“始”指开始,“终”是指什么?


生:一直到最后没有搬。


师:对,这句话合起来是这个意思。单说“终”,就是——


生:最后。


师:“始”是开始,“终”是最后、结束。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有搬成家。那么,开始的时候蜗牛是怎么想的呢?大家看课文的1到3自然段。


评:“始终”——这一个在文本中本不大起眼的词语,被吴老师独具慧眼地挖掘出来,在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渗透学生理解词义的方法的同时,建构起组织本课教学的基本框架。看似随意,实见匠心。


二、回到“始”字,了解蜗牛想搬家的原因。


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1到3自然段,想一想:蜗牛开始到底是怎么想的?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蜗牛开始是怎么想的?(师指板书中的“始”字)


生:它想搬到一个小山丘去住。


师:对,那它原来住在哪里呢?


生:石缝儿里。


师板书:


小山丘


石缝


师:小山丘和石缝那儿有什么不同呢?


生:石头周围光秃秃的,小山丘那儿很美。


师:石头周围光秃秃的,有树没有?


生:没有。


师:有草没有?


生:没有。


师:有花没有?


生:没有。


师:什么都没有,这就是“光秃秃”的。小山丘又是什么样子呢?[]


生:美丽。


师:美到什么样子?


生:有密密的丛林,有甜甜的野果,还有清清的小河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小山丘画面)


生:哇,好美呀!


师:是啊,多美的景色!谁来带着赞美把课文中的这句话读一遍。


学生读。


师:课文中,“清清的小河”后面有六个小点,你们知道是表示什么吗?


生:还有很多很多。


师:还有很多美丽的景物,谁来说说,可能还有什么?


生:树林。


师:课文中的“丛林”就是指树林。


生:还有鲜艳的桃花。


师:好,“鲜艳”这个词用得好。还有什么?


生: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生:还有甜甜的野果。


师:“野果”书上讲到了,你一定是想着甜甜的野果太好吃了,就再说一遍,是吗?


生:还有旺旺的青草。


师:你的意思是说茂盛的青草吧?(学生点头)


生:还有五颜六色的花。


生:还有可爱的小燕子!


生:还有叽叽喳喳的小鸟!


……


师:我们班同学个个聪明,想像丰富,词汇也多,真像一个个小博士呢!


评:石缝周围的“光秃秃”与小山丘的山清水秀形成鲜明的对比。课中,浓墨重彩地强调小山丘的美丽,在学生心中建立起小山丘美的形象,使学生对蜗牛打定主意要搬家的心情“深有同感”!


师:听说有这么美的地方,如果你是蜗牛你会怎么想?你想不想搬去?


生:(齐答)想!


师:蜗牛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它呀,打定主意也要搬到小山丘上去住,看到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课文是这么写的吗?


生:是的。


师板书:打定主意搬


师:“打定主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决定了。


生:下了决心要搬。


师:对,决定了,下定了决心。(指板书)开始打定了主意,最后却始终没有搬(指板书),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它已经打定主意了要搬,那到最后怎么还是没有搬呢?


生:小山丘那儿那么美,为什么蜗牛又不搬家了呢?


评:“会问的孩子才会学!”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敢不敢提问”和“会不会提问”是同等重要的!此处,教者又巧妙地与上文所扣的“始终”一词联系起来,有意识地将“矛盾”呈现在学生面前,使问题从学生嘴中脱口而出!这样,既缩小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坡度,又明确了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师:是啊,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呢?


师:现在我们看课文的4到6自然段,到课文中找理由。自由读读课文,看谁能找出答案来。


三、抓住蜗牛说的三句话,体会蜗牛害怕困难,所以“始终没有搬家”。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找到答案没有?


生:找到了!


师:真的找到了?找准了?你是不是像蜗牛一样打定主意了?(生笑,点头)


生:蜗牛怕太阳晒,又有些犹豫了。


生:蜗牛说风沙太大,怕下雨。[]


师:(板书“犹豫”)开始是打定主意搬,现在又犹豫了,能不能告诉我“犹豫”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想搬过去


师:那“打定主意”和“犹豫”的意思?


生:相反。


师:那么,“犹豫”就是--


生:打不定主意。


评:“词语理解”是低年级的一个教学重点!但本堂课中,教者没有将其设置为一个孤立的教学点,而是将“词语理解”和“文章感悟”结合起来,使其成为整个教学网络中的一个“点”,并将它们连成一条“线”。此环节,就是又一次把重点词语“犹豫”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结合前文中的“打定主意”来理解犹豫,既对前面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回顾,又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师:什么原因让蜗牛打不定主意了?犹豫了几次?


生:第一次是太阳太大怕把它晒坏,第二次是因为满天风沙,怕打在它身上会死掉,最后一次是下雨地滑怕爬不上小山的斜坡。


师:小朋友们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蜗牛说的三句话,老师把它写到一块了,大家来读读。


(出示课件:


今天太热了,我行动又慢,强烈的阳光会把我晒坏的!


我这细皮嫩肉,可禁不住这风沙吹打。


下雨地滑,小山丘的斜坡,无论如何我是爬不上去的。)


学生自由读。


师:我来看看我们班哪个小朋友朗读水平最高,谁来读一读?你愿意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一生读第一句。


师:谁来评评,他读得怎样?


生:读错了一个字。


师:请先说优点,再说缺点。


生:有一些流畅,但“晒”字没有读准确。


师:“晒”应该读翘舌音,你听得很仔细。你能读一读吗?


(另一生读,读得很好。)


师:现在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两只“蜗牛”,你们喜欢哪一只蜗牛呢?


生:刘子旋(第二个读的学生的名字)!


师:她读得好,我们欢迎她再读一遍好不好?


(学生鼓掌欢迎,刘子旋再读一遍。)


师:你们说说她哪里读得好?


生:“强烈的阳光会把我晒坏的”这儿读得好,把“晒坏”读得重一些。


师:(对刘子旋)你读得很好,请问你刚才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我想,蜗牛怕太阳晒,我就把“太”和“晒坏”读得重一点。


师:我们读句子要抓住重点的词,有的地方要读得重一点,有的地方要读得轻一点,我们学着刘子旋的样子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


评:朗读的“指导”,不应该只是来自教师,课堂上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优秀学生的朗读便是一种。学习中,如果“榜样”来自于老师,学生也许会有“压力感”,而当“榜样”来自于与己相仿的学习伙伴时,学生不但不会有“压力感”,相反会产生一种“学习动力”。吴老师就很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既有自己对学生“人文”的评价,又信手拈来,为学生提供来自身边的模仿范例,朗读指导收到了实际效果。[]


师:另外的句子谁来读?


生:“我这细皮嫩肉,可禁不<这风吹雨打。”


师:读书的时候要看清楚每一个字。谁来再读一遍?


生:我这细皮嫩肉,可禁不住这风沙吹打。


师:“禁不住”是什么意思。


生:受不了风沙吹打。


师:对的,就是受不了,受不住的意思。你理解得很好,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生:我这细皮嫩肉,可禁不住这风沙吹打


师:你们听清楚吗,他刚才是这样读的:“我这细皮嫩肉,”(把“我”字读得比较重)大家尝试这样读一下。


生自由读。


师:来,再请你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为什么要把“我”字突出来?


生:我觉得这只蜗牛把自己看得很重,非常担心自己,心里只怕自己受苦。


师:能想到这一点,你真了不起!大家也学着这样把这句话读一遍。


生齐读:我这细皮嫩肉,可禁不住这风沙吹打。


师:把动作加进来,我们的朗读就更好了。谁来试试?


(学生边读边表演,很形象。)


师:最后还有一句,有谁愿意读?(一学生站起来读:下雨地滑,小山丘的斜坡,无论如何我是爬不上去的。)


师:嗯,读得很好,但是那边的小朋友你听到她的声音没有?


生:没有。(老师请学生再读一遍,学生声音大了一些,但仍不够响亮。)


师:不错,比起刚才有很大的进步!如果声音能再大一点,就更好了。“无论如何”你是怎样理解的?能不能换成另外的词?


生:根本就是爬不上去的。


师:“根本就是爬不上去的”,还会用“根本就是”,你的词汇真丰富!


生:是不可能爬上去的。


生:随便什么办法我都爬不上去。


生:我就是费尽力气也爬不上去。


师:好的,蜗牛就是这样想的,想象你就是小蜗牛,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下雨地滑,小山丘的斜坡,无论如何我是爬不上去的。


评:本文,蜗牛之所以“始终没有搬成家”,就是因为它“畏惧困难”。它的三个“借口”是突破文章重点的关键所在!教者抓住重点,舍弃其它,将这三句话作为“突破点”,充分展现了其对文本的解读之深,解读之精!在教学中,教者没有将这三个重点句肢解得支离破碎,而是以朗读促理解,以理解助朗读,并将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落到实处。


师:(指大屏幕上的三句话)蜗牛说的这些话你觉得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天气不好。


师:嗯,这是你的看法。


生:没道理。看起来不管哪种天气它都不能搬家,它应该去冒一下险。


生:它应该去试一试。


师:是呀,说得太好了。太阳真的会把它晒坏吗?它就一定经不住风沙吹打的呢?小山丘的斜坡是不是真的就爬不上去呢?不去试一试,作一次努力,你怎么知道呢?


师:蜗牛它自己想到这点没有?它是怎么说的?[]


生:只怪天气不好,要不我早搬进新家了。


师:是不是该怪天气不好?到底要怪什么?


生:怪蜗牛自己。


师:这时,你想对蜗牛说什么吗?


生:我想对蜗牛说:打定了主意就不要犹豫,就要搬家。


生:蜗牛不能只怪天气。


生:蜗牛啊蜗牛,你不能只怪天气不好呀,你要自己去试一试,保证你就能到小山丘去了!


生:蜗牛三心二意。


师:哦,蜗牛是三心二意吗?它这时心里想不想搬家?


生:想。


师:对,它心里还是想搬家,说明它不是三心二意,对吗?


生:对。


评:学生回答“三心二意”出乎老师的意料,老师却能巧妙地利用这一“课堂契机”,既解了学生的疑难,又很自然地过渡到后文的学习。


师:课文哪里说明蜗牛最后还是“想”搬家的?


生:它每天对着小山丘张望,叹息。(师板书:叹息 张望)


师:这两个词的意思懂不懂?(师用手虚指远处)小山丘在那里,谁来用动作表演一下蜗牛的“张望”和“叹息”?


学生表演。


师:看来,这只蜗牛还是非常向往搬到小山丘啊。


四、拓展延伸,以“蜘蛛”来对比“蜗牛”,从《蜗牛搬家》获得启示。


师:大家现在来看看你们眼前的这只蜗牛啊,这只只会叹息不知行动的蜗牛!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蜘蛛织网。


课件出示:


蜘蛛织网


一只蜘蛛在织网,刚织了几下,一阵风吹来,把丝刮断了。


蜘蛛重新织起来,刚织了一半,一阵雨点打来,把网打破了。


蜘蛛再重新织。它织啊,织啊,眼看快要织成了,一阵冰雹砸下来,又把网砸破了。


蜘蛛又重新织。织啊,织啊,它终于织成了一张大网。


蜘蛛高兴地坐在网中,捉着飞来的小虫。


师:对照一下蜗牛,联系一下蜘蛛,你想到了什么?


评:此处巧妙地引入《蜘蛛织网》这一文本,以蜘蛛的“不放弃”与蜗牛的“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形成对比,道理在对比中不言自明。


生:我们要学习蜘蛛,不能学蜗牛。


生:不能放弃。


生:要勇往直前。


生:说到就要做到。


师:对,不光要想和说,还要做。


生:想到了搬家就要搬。


师:不管是搬家还是做其它什么事情,打定主意去做的就要去做,不能害怕困难。


评:受年龄的限制,二年级的学生,思维和表达也许不是那么完善,这是很自然的。但作为老师,对学生不完善的回答要引导,帮助提升,不能视其“思维的局限”而不见,放之任之。此环节,当还有学生把体会局限在“搬家”上的时候,吴老师发挥了其导师的作用,把他们引导到广阔的生活空间。


师:如果你是这只小蜗牛,你有什么话说吗?你会对曾经想帮你的喜鹊、燕子、蛤蟆说什么吗?


生:我想说,对不起,喜鹊,我不应该害怕困难。[]


师:嗯,小蜗牛后悔啦。


生:我想对燕子说,你好心来给我帮忙,我应该搬家。


生:我想对它们三个说,我还是想搬家,你们再来帮我好不好?


师:太好了!蜗牛想改变自己了!这样的蜗牛小朋友喜欢吗?


生:喜欢!


师:最后老师有一句话要送给蜗牛,送给大家,我们一齐来读。


课件出示:


今天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明天也许就能做得更好。


———牛顿


学生齐读。


师:这句话的意思能理解吗?如果不太懂,课后再想想,或者请教别人,好吗?


生:好。


下课。


总评:


看,一次“学案”到“学堂”的演绎


“质朴简约、一气呵成”,全无粉饰雕琢的作秀之态,这就是吴老师的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成功地完成了一次从“学案”到“学堂”的演绎!


教者根据对文本的解读、学情的了解,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设计出来的课时方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适时地将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呈现”出来!


其一,教者打破文本“由因到果”的叙述顺序,以“寻果索因”作为课堂中轴线,带领学生感悟学习,真所谓“去繁就简三秋树”,简洁明了!接着,教师从对“因”与“果”的了解中,找到质疑空间,让学生自己提出了进一步的探究主题——“它开始已经打定主意了要搬家,可到最后怎么还是没有搬呢?”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需求”,水到渠成!


其二,教学预设中,吴老师充分考虑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考虑了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始终没搬、打定主意、犹豫、张望叹息”为立足点,品味蜗牛先“信心十足”,进而“犹豫不决”,最后“望洋兴叹”的心理历程。集中而有力!这一设计看似简单,却蕴涵着教者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的准确把握。


我们都知道没有一堂课是可以完全预设的,除非教者毫不顾及学者的学习体验,只把“学堂”当作“学案”的复制品。而吴老师呢?她“审时度势”“以学促教”,使学堂成为学案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实践场所。


1、善于调整,少了刻板,多了“灵动”。开课伊始,“意外”出现!课文朗读中断!怎么办?教者从容不迫,说道:“对不起,课件出现了问题。刚才这个故事讲到哪里来了?谁来帮帮吴老师,把这个故事讲下去?”妙!一次“课堂意外”倒“无意间”营造了一个检验学生听的质量,师生合作进而一生独立诉说故事情节的机会。课堂因此而更显示出动态美!


2、善于倾听,少了说教,多了“关怀”。为什么纯粹的“媒体远程教育”并不能完全代替“师生对面的近距离教学”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是“人”,他们即时即刻的表现,需要及时得到来自教师的“人文关怀”。为突破教学难点,吴老师循学生所好,鼓励学生而且自己也认真地倾听,其自主选读的“蜗牛为没搬成家而找的三个借口”,并发挥课堂上的合作效益,通过自评、生评、师评全方位地评述学生的朗读效果!“读得很好,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为什么你要把‘我’字突出来?”“说教”没有了,就在这看似“即兴式”的点拨下,学生头脑中那只“轻言放弃,害怕困难,不敢尝试”的蜗牛形象逐渐凸显,呼之欲出!同时,教者还不失时机地“捕捉”听来的信息,不断出现新的“生成”,随机地强化大声朗读的习惯、彰显学习的“榜样”提示先说优点再说缺点的评价方法等。[]


3、善于交流,少了束缚,多了“个性”。为了文章主旨的挖掘,整堂课层层深入,跌宕起伏自然流畅。当学生思维需要梳理之时,教者构筑起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释放发现”的渠道。先评说“蜗牛的话有道理吗?”,继而联系旧知《蜘蛛织网》,进行对比“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就在这一“评”一“比”中,孩子们用最简短、最朴素的,又具有一定个性的语言——“不能放弃”、“要勇往直前”、“说到就要做到”道出了文章的真谛!


此课,在平和亲切的学习氛围中,有效地落实了从“学案的设计”到“学堂的呈现”,从“学案的预设”到“学堂的发展、完善”!


附课文: 蜗牛搬家


蜗牛住在水池边的石缝儿里,周围光秃秃的。它怕风吹日晒,只有阴天下雨时,才从壳里探出头来,舒展一下蜷曲的身子。


一天,蜻蜓和螳螂来看蜗牛。蜻蜓说:“前边有个小山丘,那儿有密密的丛林,有甜甜的野果,还有清清的小河……。我俩现在就住在那儿。”螳螂也跟着说:“住在那儿,甭提多快活啦!”


蜗牛听了蜻蜓和螳螂的话,很兴奋。它打定主意,也搬到小山丘去住。


过了两天,喜鹊来帮蜗牛搬家。蜗牛看看头顶上的太阳,有些犹豫了。它说:“今天太热了,我行动又慢,强烈的阳光会把我晒坏的!”喜鹊只好走了。


过了两天,燕子来帮蜗牛搬家。蜗牛望望满天风沙,有些犹豫了。它说:“我这细皮嫩肉,可禁不住这风沙吹打。”燕子只好走了。


又过了两天,蛤蟆来帮蜗牛搬家。蜗牛望望那蒙蒙细雨,又有些犹豫了。它叹了口气说:“下雨地滑,小山丘的斜坡,无论如何我是爬不上去的。”没办法,蛤蟆也只好走了。


蜗牛的家始终没有搬。它总是朝着小山丘那边张望,叹息:“只怪天气不好,要不然我早搬进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