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说课稿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是语文A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介绍了蜗牛爬行、睡觉、吃食、繁殖和栖息等方面的习性,以及一些生理特征,表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描写。课文的知识性较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蜗牛的了解将更准确、更全面。


(二)、学情分析


蜗牛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容易捕捉,好观察,孩子都喜欢,有些甚至捉过蜗牛玩儿,有一些关于蜗牛的感性经验,对课文的学习会有较浓厚的兴趣。另外,在前五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到一些说明文,学习了一些说明方法,比如,五年级下册的《松鼠》一文。所以,本课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力求有所突破,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慢条斯理,来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的,这一点正是我们的学生在习作中最欠缺的。


(三)、教学目标


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简单交流了自己课前对蜗牛的一些了解,读通了课文,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并从整体感知了课文介绍了蜗牛的哪些生活习性。所以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具体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渎、讨论,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观察、探索自然万物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具体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探索自然万物的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蜗牛的资料。


教师准备:蜗牛生活图片的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旧知导入新知,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思考、探究,最后设置情境,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朗读感悟等。


三、说教学过程


为高效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是:复习导入——自主探究——集体交流——感悟写法——拓展延伸——全课总结


(一)、复习导入


课始,便开门见山——板书课题,对同学们说: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请大家回忆上节课内容,想一想:课文介绍了蜗牛的哪些生活习性?学生回答后请他们板书:爬行睡觉 吃食 繁殖 栖息


(二)、自主探究


课后的两道思考题紧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因此理解课文的内容时我根据这两道思考题,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感知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征。二是感悟蜗牛慢条斯理特点的具体体现。由于文章语言浅显易懂,我尽量让学生自学理解课文内容。紧接上一环节,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1、作者是怎样具体介绍蜗牛的这些生活习性的呢?认真研读课文3——14段,找到最能体现蜗牛特点的词句反复读一读,并想想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填好“蜗牛生活习性学习卡”。


蜗牛生活习性学习卡



蜗 牛



特 点



说明方法



爬 行



睡 觉



吃 食



繁 殖



栖 息



课前,我认真阅读了《课标》,在对第三学段学生的阅读要求中,有这样一句话: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个自主探究的环节就结合本课的实际把握了这一要求,对学生进行了训练,这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2、填好后,和你的同桌交流结果,并一起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蜗牛的生活是慢条斯理的?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所以在自学之后安排这样一个同桌交流的环节,是因为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小范围的切磋,有助于他们的思考,使他们的认识更全面,为集体交流做铺垫。


(三)、集体交流


在给学生充分的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后,要结合学生的自学和讨论结果进行集体交流。我想:学生经过了自渎——勾画——思考——讨论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对课文的内容已基本能理解,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肯定他们的正确理解并加深印象,适时指导学生对于一些重点句子的朗读、体会,如:1、无论爬到哪儿,蜗牛都是在“地毯”上爬行,这“地毯”是它自己铺的——一条黏液做的“地毯”。2、蜗牛的嘴还没有一根大头针的针尖大,却有一两万颗牙齿!3、小蜗牛的壳像纸一样薄。并适时出示一些蜗牛的生活图片,如……,通过观看,使学生对蜗牛特点的认识更直观、更形象。


(四)、感悟写法


除了在介绍习性的字里行间表现蜗牛慢条斯理的特点,课文的开头也独具匠心,所以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引导学生读1-2自然段,体会:课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学生明白,这一问一答,就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蜗牛“慢”的特点上来了。这正是作者引人入胜的写作方法。然后再指导朗读这部分,读出疑问与惊讶的语气。


(五)、拓展延伸


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设计了两个拓展延伸的练习:


1. 课文中对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介绍,但并不完全,可让学生补充介绍观察所得和搜集的资料,使他们对蜗牛的了解更全面、更详细。


2.“蜗牛的自述”: 让学生以第一人称——蜗牛的身份进行“自我介绍”。既让学生对蜗牛这种动物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灵活地运用材料的能力。


(六)、全课总结


在全课结尾,我会对学生这样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的塔顶,一种是雄鹰,另一种就是蜗牛。鹰能到达金字塔顶,是因为它有一双善飞的翅膀,而小小的蜗牛依靠的却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毅力。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对蜗牛一定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我想:此时此刻,学生对蜗牛的情感会上升到对它精神的敬佩,他们也许会想:大自然真的是很神奇,就连小小的蜗牛也有这么多的故事!这样也就更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万物的兴趣,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课后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两个作业完成:


1、参照例句,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蜗牛的认识和理解。


例句:年轮——铭刻成长的辛酸,不断勉励自己成材。


蜗牛——


2、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办一份关于蜗牛的手抄报。


3、练笔:观察一种动物,抓住特点写下来。


五、说板书设计


13、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


爬行


睡觉


吃食


繁殖


栖息


这样设计板书简洁明了,层次清晰,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 点击查看“杨玉坤”的其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