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建议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要求:


1、积累文中的词语,体会“蹦跳、絮语、拾级而上”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死海”名称的来历,懂得死海创造奇迹——人能躺在波浪上看书的原因,并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


3、收集交流一则世界趣闻。


教学建议:


1、本文是一篇饶有趣味的游记,是带“*”的阅读课文。作者按游览历程记叙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时,告诉了人们一个科学道理——盐水比重大,浮力大,所以死海才能把人托起,使人能仰躺在水面。


课文第一小节就紧扣课题,设置悬念。我曾躺在波浪上从容地读一本杂志,第二节到最后,作者用自己游览死海的经历,想读者介绍去死海的见闻,和躺在波浪上读书以及拍下珍贵的照片的情况。


2、本单元训练重点继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揭题以后,老师可让学生观看投影(课文插图),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提出疑问,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读书呢?


3、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2节到第12节。本文是阅读课文,教师不必过细分析字词句的含义,只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死海名字的由来。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但不是放任,应注意引导点拨。


(1)初读课文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读正确写正确课文中的词语。学生有不认识的字应允许提出。如:从容的“从”读cóng,“涩”的右上是“刃”不是“办。


(2)再读课文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让学生动笔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加以理解。如: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读书,为什么称此海为“死海”。除了这些还可让学生说说自己从课文中获得哪些信息,如:死海在约旦的安曼,好称“世界的肚脐”等。还应留些时间给学生提出一些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3)最后,可结合课文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为什么作者感到在死海游泳是一件快乐的事。此题答案不求唯一,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


(4)“死海”创造了奇迹,教师课前布置收集一些世界趣闻,在学完课文以后,给学生留一些时间在小组中或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学生不要照本宣科地读资料,而要他们有声有色地讲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资料:


死海是西南亚著名的大咸湖,在约旦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公里---16公里。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92米,平均深度146米,最深395米,是世界陆地的最低处。有约旦河等注入。因温度高,蒸发强烈,湖水含盐度高达27%,水生植物及鱼类不能生存,沿岸草木也很少。氯化物储量在420亿吨以上,并有溴化镁。可提炼各种盐类,尤以钾盐和溴最有价值。海水中含有的钾盐、硫磺等矿物质,是治疗关节炎、皮肤病、神经痛等疾病的天然良药,因此每年来这里“治病”沐浴的旅游者多达数十万人次。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于西北岸岩洞中,发现二千年前希伯来文经卷,称“死海经卷”,富有考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