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一、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大家都划出了生字词,都会读了吗?出示生字词:


体操、荣誉、纽约、选手、配合、国际


承受、意外、马箱、询问、坚强、治疗


剧痛、瘫痪、脊椎、颈椎、榜样、固定套


大汗淋漓、轻轻哼着、气喘吁吁、不能动弹


A、自由地读词语


B、指名读


2、请用上述红色的词语,说说文章的大致内容。


预设:


体操选手桑兰曾经为国家争得了很多荣誉。但在一次跳马比赛上发生了意外,导致瘫痪,因为她的。在治疗的过程中虽然剧痛难忍,但她没有掉过一滴眼泪。康复过程中经常被伤痛折磨地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但她仍微笑着面对一切。


【注:为什么非要用红色的词语来说文章的大致内容,这是谁规定的说文章内容的方法?如果要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提示几个概括的方法,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之类,或比如,文章的重要线索处。用几个词语来概括,除非这几个词语提示了文章的线索。可以教给学生这是一种概括的方法。否则,学生学了后,会这么想?恐怕会对概括文章内容又有了错误认识,而这个错误认识竟然是老师教给的。此为囿于公开课技法所致。】


二、感知文本


1、运用“错误朗读法”通读课文。


错误朗读法说明:


首先请一生打头,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时刻准备着发现错误(添字、漏字、读错字、回读都算做错误),并且迅速举手示意。根据教师目测请最早举手的孩子接读,接读时原先读错的孩子仍站着听直到听出自己的问题后落座。如此反复,直到课文结束。


【注:错误朗读法,又是老师独创的一招。此一招课堂上经常用,但没有谁非要一个定义叫“错误朗读法”。难道是故意读错?这明明是胡乱起名字吗?为什么非要起这样一个名字?老师恐怕意在创新。重要的是,我们不要“无中生有”,而要先老老实实的学习。另:个人对这种朗读检查反馈不是很赞同。偶一用之未尝不可,经常用之,则会陷于纠错的苛刻,超越检查反馈是为了更正确的朗读的本来意图。】


2、梳理文本


1、你们预习得很认真每段都做了批注了,让我们来交流交流。


2、现在如果让你们把批注精缩成两个字,你觉得哪两个字最合适呢?


预设:


A荣誉


B意外


C不哭


D剧痛


E微笑


F努力


G敬佩


【注:为什么非要把每段概括成两个字?这是哪种概括方法?问题跟前面的概括全文一样。我们要教的是概括方法,并且是正确的概括方法。每段概括成两个字,道理何在?可能是精炼了,但段意除了精炼外还有一个准确,准确的传达段落的要点。两个字能传达吗?】


三、作业设计


1、整理课堂学习成果。


2、用练习三中的词语造句(表达自己生活中的情景)。[]


【总:第一课时,主要在于基础目标的达成。字词的梳理、课文的朗读,内容的了解。在这几点上扎扎实实下功夫,方向是对的,但是路子不对。一定要戒掉那些好看的,形式的,虚假的所谓创新的手段。】


第二课时


一、听写巩固


1、根据大意听写词语:


剧痛、不能动弹、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注:第一课时,你没有涉及到写词语的环节。第二课时又只写这几个,其它词语怎么办?你只选这几个的理由是什么?基础型的目标,是要求尽可能多的学生全部掌握的。是需要人人过关的。怎能如此舍弃这块阵地呢?】


2、同桌互查、订正。


3、这样的剧痛如果发生在你的身上,你有什么感受?


二、感悟文本


面对剧痛,桑兰的表现如何呢?从哪看出来的?


学习第三段:


得知自己的伤势后,17岁的桑兰表现得非常坚强。前来探望的队友们看到桑兰脖子上戴着固定套,躺在床上不能动弹,都忍不住失声痛哭。但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


1、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字词当中体会到的呢?


预设:


(我读出了桑兰的坚强。从“队友——失声痛苦;桑兰——没掉一滴眼泪。”的对比中体会到的。)


2、队友们失声痛苦是因为他们想到桑兰以后 ……


(预设:因为他们想到桑兰以后再也不能回体操队和他们一起训练了;也不能和大家一样活蹦乱跳了;再也不能 ……)


顺着孩子的回答引读句子:


前来探望的队友们看到桑兰脖子上戴着固定套,躺在床上不能动弹,都忍不住失声痛哭。


指导书写“套”


3、是呀,想到原来活泼健康的桑兰,队友们怎能不伤心难过呢。可桑兰呢?为什么不掉一滴眼泪,她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桑兰看着队友们,心想:——


桑兰看着父母,心想:——


桑兰向着关心着她的朋友们馑心想:——


【注:此处,教材中只涉及到队友们,老师又扯出了父母,朋友,讲不通啊。如果非要训练这种移情体验的话,可以补充桑兰和队友在一起的资料。PPT出现,然后想象。这样,学生比较容易以己度人。】


4、引读第四段。


学习第四段:


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两小时的康复治疗,从手部一直推拿到胸部。桑兰总是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主治医生拉格纳森感动地说:“这个小姑娘用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给所有的瘫痪患者做出了榜样。”


1、说说你读出了什么?从哪读懂的?


预设:


(我读出了桑兰很乐观、顽强。从她一边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看出她虽然疼,但仍然想办法挺过去。)


2、剧痛带给人的往往是什么?


3、老师在桑兰的博客里找到了这样一段文字:[]


最近因为药物的原因让我无法安睡,闷热的桑拿天又一次袭击北京城,电话里储存了999及120急救电话的快捷键,北大的大课没有空调,电扇解决不了我的散热问题,于是每上完课我都发短信告诉朋友我坚持下来了,似乎是通报喜讯,似乎又像我拿了奥运会金牌如此的兴奋,但其实我有种感觉,有种暗示,我希望自己坚强的面对自己的选择。


这段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桑兰?


5、难怪主治医生会这样说——引读:这个小姑娘用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给所有的瘫痪患者做出了榜样。


6、面对这样的桑兰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练笔后交流。)


小结:……


桑兰是微笑使者。她在博客上还写了这样一句话:今天你微笑了吗?不论遇到什么,试着学会问问自己和身边的人:今天微笑了吗?


三、作业(选择完成)


选择一:关注桑兰的博客及报道,收集相关信息摘抄在“采蜜本”上。


选择二:以“今天你微笑了吗?”为主题出一份手抄报。


【注:课堂核心目标在于体会微笑着承受一切的态度,情感。这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训练。个人以为不妥。我认为这课最大的语文方面的核心教学价值的概括与具体描写结合凸显一个人物的特质(品质、特点、经历)。所以,课堂的训练重点,应在写作方法上下功夫。作业上,也是如此。可以让学生仿写:概括和具体描写的结合写一个人,凸显这个人的特点或品质。教学目标定位的错误,导致教学用力点的错误。个人意见,请批评。】


评郭芳老师《要正确把握学生学情》


陈金铭


【注:仅仅从调整了教学环节的安排就用这个题目,没有多大意义。事实上,在上课之初的几分钟里,教师已经了解学生对诗意不解,并做了调整。后面几十分钟才是教学的用力之处,所以,用这个题目无多大意义。当然,我评这个题目也更有效教学无干,只是顺便提醒师姐注意行文的用心。】


《咏柳》、《春日》学生在低年级就已经烂熟于心,在课前又将两课的诸多词语的注释打印在预习单中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注释自己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心想今天的课堂学生学习应该不会存在多大的困难。


课前让学生静心朗读诗歌《走进大自然》,借机复习背诵《燕子》第二段,导入《古诗两首》。


一、复习古诗的学习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学生对于作者不了解,我简单告诉学生贺知章是唐朝著名诗人,朱熹是唐朝很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你们要记住这个人,他很了不起,你们上高中、上大学的时候要读读他的书,会对你产生很大的影响。


【任何模式一旦成为固定的套路,在拥有结构性合理的同时,也会丧失其灵活性。而课堂教学原本是个瞬息万变的信息交汇之流,故要警惕固化的模式,如,学习古诗的四步模式。另,复习一种方法,一定要明确,尤其这种方法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以我的建议,最好结合案例来进行。务必使学生得到准确的能够马上在后面进行实践的信息。】[]


二、理解题目


学生能够很容易说出两首诗的题目意思,我插言:贺知章借柳树写春天,朱熹写自己出去游玩时看到的春天,这两个古人会告诉我们怎样的情景,他们在诗里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我们就来好好读读这两首诗。


【教师插言要慎重:“贺知章借柳树写春天”——这是教师直接点明诗歌蕴含的意思,实则是教师代替了学生的思考。


我倒是觉得,既然是解释题目,就要把题目解释清楚,而不要附加题目之外的信息。


包括“咏”的意思,常见的“咏”的诗歌。包括这种开题形式和别的诗歌开题形式的比较——为什么要用这个题目?这个题目这么平淡,大诗人竟然用这么平淡的题目。你认为对不对?实际上题目平淡也照应了诗歌语言的平易。是平易中显真功。


当然,我只是举例,实际教学不见的就这样入手。但总的意思是,解释题目就是解释题目,并且要解释透彻。】


三、明诗意、悟诗情


就是在这个环节,我发现自己在备课的时候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整教学,将明诗意和悟诗情整合在一起,改变了原先的两首诗歌放在一起比较,领悟诗情的设计。


先请学生看第一首诗(两首诗提前都板书在黑板上)。


问从“碧玉妆成一树高”看到了什么?学生眼中一片茫然,看来虽然借助注释,学生依然难以将这句用现代的语言清楚表达出来。


不能理解诗意,怎能感悟情感? 学生质疑,四句诗都存在不理解的现象。


请学生整体看前两句,是写柳树的什么?大部分学生看出是写柳树的枝叶。这就好办了。先指导孩子们理解第一句:


师:看来你们知道作者写了柳树的枝叶,就是没有清楚看到他写的情景哦。我们一起来走进了看看。碧玉是——


生:碧绿色的玉。


(我随手拿起脖子上挂的项链上的玉珠:瞧瞧,这就是碧玉。学生都笑了。)


师:这里把什么比做碧玉?


生:柳树的叶子。


(接着请学生再说出“妆”、“一树”的意思)


师:(指着“高”)这柳树长的——


生:高高的。


师:(我随手指着黑板上相应的词)这高高的柳树,长满了——


生:嫩绿的叶子。


师:这个词好。为什么是嫩绿的叶子?


生:因为是春天的柳树,夏天的柳树是翠绿的。


师:对。下面的“细叶”也是指的柳树嫩绿的新叶哦。


师:这满树嫩绿的叶子就像是——


生:用碧绿色的玉打扮起来的。


到这里,学生很容易就能用现代语言讲出“碧玉妆成一树高”描写的情景了。下面的“万条垂下绿丝绦”学生就比较容易地说出来意思。请学生想象这两句描写的情景,一个孩子基本上把诗的意思重复了一遍,第二个孩子就说得形象多了,说出了微风吹拂下柳枝的动态。


后面两句我是这样过渡的:“看到柳树这美妙的姿态,作者在想些什么呢?”高兴的看到下面小手如林,和上课伊始学生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注:值得赞扬的是,教师时刻想着自己的教学目标。当高估学情的时候,教师能及时调整已照顾目标。可以商榷的是,教师预习中出示的注释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要让学生明白预习就是预习,并且是很重要的学习。上课就从预习开始——从这个片段来看,学生似乎没有注意到预习中教师的注释,这是对预习的不重视,既跟学生有关,更跟教师有关。首先教师要把预习检查——上课甚至一定程度上就是预习的检查和深化。理解诗意,有必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但不必要字字要学生理解。能串联大意即可,学生说不出处,教师的讲解是很有必要的。】


悟诗情:


请学生朗读全诗,能感受到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一个孩子站起来说:爱柳树、爱春天。反问:你是从哪里读出这样的情感的? “对柳树的喜爱”不难看出,但是对春天的喜爱能从诗中找到痕迹就有些难度了。学生果然对第二种情感挠头,请学生再读,尤其注意最后两句。学生恍然大悟。我总结:由对柳树的喜爱、到对春天的喜爱,其实就是对——学生接言:是对大自然的喜爱。


【注:读诗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得出诗中教师认为的或者教参认为的蕴含的情感、道理吗?如果不是,教师为什么非要逼着学生说到老师期望的答案上去呢?


个人认为,学习诗歌,远远不是为了得到道理或者情感,而是体味诗歌的美妙。诗歌,短短的几十个字,排列出来,既有韵律的美感,又有语言的精炼、传神、贴切。实是值得品味、咀嚼的。


把教学目标放在诗歌本身就对了,放在悟出道理,感到情感就偏了。】


第二首诗歌,学生质疑,也同样四句诗都有不理解的。


和学生梳理第一句诗:告诉学生前两句交待作者干什么,指着第一句,问时间、地点、做什么?学生答出:天气晴朗的日子、泗水边、作者去游玩、赏景。这样就能够明白这句诗写什么了。


问:咱们山东有那么多条河,为什么单单选择泗水边?学生被问住,看来没有很留意昨天预习单上的注释。请他们看看预习单,他们就明白了之所以选择泗水边,有个原因是孔子曾在这里讲学。


下课铃响。


师: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读《春日》,看看作者在这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下课。


【注:意见有三:一,还没有领悟教学框架的框架作用。即,时刻是以学生学习为出发点设计策略,而不是从老师怎样教的角度出发设计怎样教的更好。二,作为案例,忽略了很多教学的关节点,比如,教学时间是怎样安排的,比如,学生在某一个环节的学习状况究竟是怎样的。三,作为教师,语文本体性的知识还需要弥补,如诗歌的鉴赏能力。】


评郭芳老师《荷花》教学设计[]


陈金铭


教学目标


A类


1.掌握荷、挨、莲、蓬、胀、仿、佛、裳、翩、蹈、蜻、蜓这12个生字的音形义。


2.掌握《词语表》中的词语: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饱胀、仿佛、衣裳、舞蹈、翩翩起舞、蜻蜓。读正确,理解其义,能初步使用。


3.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B类:


1.领略散文语言的优美;


2.学习通过朗读和分析语言文字,重现画面;


3. 运用词语替换及比较法,通过对练习3的重点教学,学习揣摩、领略语言的优美与精确。主要语段是: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漏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C类:感受自然之美、语言之美


【注:教学目标的表述前面已经说过,主要指向教学内容达到的质量标准。A类目标没有什么问题。B类基本也可以,主要语段无需列出。否则,易把教学视线引到细节上。这里其实也看出,目标是一个中观的概念,是课程目标下位,教学内容上位的一个中间概念。】


预习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要求边读边在脑海中描绘画面。尝试背诵课文。


2、填空:课文先写了我到公园去玩,被( )吸引,于是去看( )。接着写了在荷花池边,我看到了白荷花的优美( ),最后两段写了我看荷花时的( )。


3. 自习生字新词。要求能够说出字词的大概意思,用字组词,用词造描述生活中现象、事物的句子。


4.依据课文“泡泡”中的提示,找出自己认为用的很好的词语,放在文中,静下心来读一读,体会他的好处。


5.到班级博客或者网络,欣赏荷花的图片。


【注:预习,我个人建议,只安排一两个就可以。一个涉及到基础目标,一个涉及到核心目标。毕竟学生的时间有限,再者,学生还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即,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不能拿已经养成预习习惯和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标准来套三年级学生。永远记得,少而透。只有做的点上深,才能把知识过程呈现透彻。这也就是少即多的道理。】


教学板块: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出示古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2、 请学生结合搜集的图片谈谈对荷花的认识。[]


3、板书课题


【注:个人意见,学习美文前,未必要出示古诗。古诗可以放在后面,拓展与提升环节。学习内容学生已经做过预习,老师如果还在导入上卖关子,就没多大意思了。这犹如跟一个饥饿的人说:你先不要吃这个包子,你知道这个包子是什么馅的吗?你知道有关这个包子的故事吗?你怎么理解这个包子?你喜欢吃这个包子吗?你还知道包子有哪些品种?】


二、检查预习。(12分钟)


1、听写课后生字,根据学生书写情况教师指导出错率高的生字的识记、书写。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达到正确、流利,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15分钟)


默读课文,订正填空,理清课文的描写顺写:去公园看荷花——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四、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说说喜欢的原因。(8分钟)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继续读课文,思考课后第二题: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


【注:课堂训练的痕迹明显加强了,但也有出现机械训练的危险。记住,精确训练是不能脱离文本的。必须是在文本语境下进行的整体的训练。分割训练,破碎的训练,绝对不是我们要的精确训练。】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二、重点语段学习一:第二段荷花生长的各种姿态。(16分钟)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漏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出示:


白荷花在这些荷叶之间长出来。有的刚开了两三瓣儿,有的盛开了,有的还没有开。


采用对比的方法,学生联系上下文品读玩味。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景色。感受用词的美妙。


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⒒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策略:


(1)出示“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朗读


(2)联系上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重点语段学习二:作者的感受和想象。(10分钟)


1、出示课后三题: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


2、体会作者的感受,朗读最后两段


四、背诵全文。(14分钟)


五、作业


1、同学互背全文。


2、将自己的想象写在小作文本上。


【注:第二课时,体味荷花之美,语言之美,应该是学习的重点。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理解它本身就是我们的学习目的。这也是王荣生教授所说的“定篇”,小学语文中经典文章不算多,但《荷花》绝对可称得上经典。怎样领略经典之美,我看教学设计中教学策略恐怕很成问题。重视教学目标,并不是就可以撇开教学策略。只是以前太过重视教学策略,所以,先回到目标这个起点上来。但这并不等于说,教学策略不重要。本课中的教学策略绝对值得再讨论。否则,徒然知道教学目标,恐怕也实现不了。】[]


用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评张晓梅老师《那只松鼠》教学设计


陈金铭


我要评的是张晓梅老师的一个备课。主要是从设计角度来评,课文见附一。


我评课的框架是依据新教育有效课堂的框架,框架附在文章后面,见附二。


我们知道语文课最难的不是“怎么教”,而是确定“教什么”,然后从这个“教的什么”中重点教“最值得教的”(核心教学目标)。即,这一课区别于其他课的标志(我用这一课能让学生学到“语文的什么”)。而以往我们的语文课,不能明显的看到核心目标的凸显,原因有确定的核心目标不对、把核心目标混于一般目标等等。


我们来看张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设计评估:


前两项是基础性的目标,即,每节课都要学的目标。一是字词和朗读本身就是目标,再者,这两个目标可以为核心目标扫除障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是体会核心目标的“梯子”。而张老师第3个目标可作为核心目标。


事实上这基本上也是编者选编此文的目的。但,正因为教材把教育价值凌驾于语言价值之上,所以,此文的语言价值就受到了损伤。即,“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本身虽然作为教学目标,实际上学生一读课文就可以知道,不用“教学”,这是作者和编者太有意凸显这个教育价值所导致的。而,我们知道,所谓语文中的人文性(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单独拿来训练的,是附着在文本之中,并且最好是隐含,而不是像本文这样如此急不可耐的彰显。所以,真正的核心目标姑且可以定为“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揣摩人物情感变化”。


张老师定的教学重点为:


抓住关键词语感受人物的心灵美。


设计评估:


说“揣摩人物情感变化”可以,但说“感受人物的心灵美”就窄化了。


至于张老师确定的教学方法“读中悟,读中感,读中想,”基本上没有写的必要。哪节课不是这样呢?这节课区别于其他课的是什么呢?这才是本节课的“方法”,当然,方法也可不写。


这里,我们很遗憾的看到,张老师并没有安排预习。而我们认为,预习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多数语文老师是赞同预习的,少数数学老师不赞同,我曾经在一篇短文中写过这个问题:


聊天(1):数学老师只管大胆让学生预习


数学老师一般不愿意让学生预习。我采访过三位数学老师,各有各的理由:


张老师说:“预习以后,再上课,失去了新鲜感。”


李老师说:“学生预习的程度不一样,怎么确定教学的起点?”[]


王老师说:“学生预习都会了,我们教什么?”


从张老师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在潜意识里,他压根儿就没想过学习最终是学生的事儿,他彻头彻尾想的是自己“教的方便”和“教的省事”。


李老师和王老师显然认真考虑过让学生预习,因此提出了“预习以后该怎么办”的问题。其实很好办:李老师说预习以后“程度不一样”,其实不预习“程度也是不一样”。但是两个“不一样”差别可就大了——预习以后的“不一样”比不预习的“不一样”已经高出了好几层。因此,拿“不一样”作为理由是站不住脚的。王老师说“预习以后没啥教”倒是实在⒌也不是不让预习的理由。


从这几位老师的话题引起,我们今天来说说预习。


1、担心预习以后再上课,学生少了新鲜感。可能会有几种情况:一,学生似懂非懂,这时要做的不是假装学生一点也不知道,而应请学生说、议,懂了哪些,不懂哪些。懂的放过不教,不懂的下大气力去教。二,检测以后确实懂了,不要担心学生没事干,把此类知识的变式题拿进来,马上会激起学生新的挑战。三,如果“懂的程度” 不一样,则可以布置相应的练习分层让不同层次学生获得各自最大发展。


2、担心学生预习程度不会一样。如果把教学目标比作从此顶点到另一顶点,那么,预习就是提前开始“征程”。每个人出发后,自然会拉开距离,但等到老师“上场”的时候,最后一位同学也已经“走出一段距离”了。岂不是比大家“统一步伐”,听候老师的“枪声”,非摁住不让“提前走”要好?


3、如果学生预习“学会”了,不是意味着“还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提供同类知识的提高训练。“教的那个什么”仅仅是以教材中的难度为封顶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只能“教教材”,而不是在“用教材教”。如果同意可以超越教材,那么,预习后教学的起点就已经站在了教材现有的起点,可以在此基础上“走得更远”。


我依据框架,把张老师的几个环节分成板块。


为什么我们提倡是板块备课,而不是教环节备课。简单讲,课堂应该是螺旋形的,而不是线性的。而环节备课极易导致线性(直线推进,学生的思维也处在一个水平线上),板块备课则较易体现学生思维螺旋形上升。同时,更易体现用一两个大的问题总括全文。(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是几句能讲清楚的,只是提出这个方向:一堂课问题不是越多越好,而是一两个核心问题能贯穿全课为佳。)


下面是张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


遗憾的是教学过程里,都是教师的“教”,几乎看不到学生的“学”。备课关注“教”,这也是上课时老师眼里没有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我们的有效教学框架里,我们把“个体学生的学习清单”单独列出来,强调备课的时候心里、眼里、手下都要想着学生在此时此刻做什么。[]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出示松鼠图片)


孩子们,这是什么?你们喜欢它吗?


一位小姑娘,年龄和你们差不多,她梦寐以求有一只小松鼠作伴。有一天,她的父亲在山林路边等车,意外地逮到一只小松鼠,准备送给女儿。可是,父亲最终放了那只松鼠。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只松鼠。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设计评估:


不让孩子预习,最方便的就是老师的设置疑问导课。但是,我们要问的是,孩子真的连课文都没看过吗?只要几分钟扫一眼,这些问题还能激起孩子的兴趣吗?当然,我们这样说的目的,是坚决支持孩子预习,预习是孩子唯一一次独力学习的机会。不能剥夺,也不容剥夺。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勾生词。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并把疑难生字向同桌提个醒。


3、出示小黑板上的生词,请生读,齐读,了解自学生字情况。


4、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父亲意外捉到一只松鼠,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可是他居然把它放回了山林。当女儿得知这件事后,不但没有责怪父亲,反而关注那只松鼠的命运。)


5、师边叙述边板书:逮——放——惦


设计评估:


如果有预习,这些比较枯燥的识字环节就可以大大减少,这段宝贵的前半段教学时间就可以用来作更多,更有价值的训练。毕竟,识字不是我们的核心目标,只是我们达成核心目标的梯子,同时也是障碍。作为梯子和障碍,越早搭建(扫除)越好。


另,对概括主要内容,教师非要用一个字来概括,这是谁的发明?这样概括的学理何在?不是说这样概括到最简不行,概括的要义就是简单,但不是简单到别人看不出是什么意思。较为符合学理的概括是“谁干什么”,而一个字的概括不是教学生概括的方法,是教师自创的不符合学理的概括方法。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自主学习“逮松鼠”部分。


1、我们去瞧睢父亲逮松鼠吧。请孩子们自由读第三段。用横线勾出描写松鼠的句子,用波浪线勾出描写父亲逮松鼠的句子,并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2、汇报自学情况。


⑴松鼠是什么样的?从松鼠外形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⑵当父亲去逮松鼠,松鼠要逃跑,课文是怎样写松鼠的呢?


出示句子:“可是没等我接近,那个圆球就‘嗖’地一下蹿上树梢。~~~~~那些呢,~~~~~~”


Aⅱ艽诱庑┯锞渲刑寤岬剿墒笤跹?


B 、这句中的省略号表明什么?


C、这些语句该怎样读呢?


⑶这样一只活泼伶俐的松鼠,父亲是怎样逮住它的?


3、父亲费了很大的劲才逮到一只松鼠,心情怎样?联系前面的语句来说。(心里非常高兴)[]


4、领读感悟。是呀,小松鼠机灵、敏捷,父亲逮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课文都写得淋漓尽致,我们再去感受感受一下吧。老师引读第三段。


设计评估:


假如学生课前预习了,此处对于核心知识的学习,应该是“教”在先,“学”在后。道理很明显,因为学生课前已经“尝试学”过了。而此处学生如果没有预习,马上“自主学习”,在紧促的一节课内所花的“代价”就要考虑值得还是不值得。“自主学”是一个积累和试错的过程,而此处缺少方法的“自主学”所能取得的效果让人怀疑。因为“自主学”的要义是“外人没有干预”,从张老师后面的设计来看,并不是真的学生“自主学”,而实际还是老师“教学”。


另,教学如此零碎切割课文,实在是一种较为“残忍”(无贬义)的课文学习方法。


二合作学习“放松鼠”部分。


1、过渡语:多么伶俐,多么惹人喜爱的小松鼠呀,却被父亲逮住了。假如你看到这只可爱的小松鼠,你会怎么做?文中的父亲是不是这样做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四至六段。分小组合作学习,请齐读学习要求:


小黑板出示学习要求:


⑴小组内读四五六段。


⑵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描写松鼠神情、动作的句子,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⑶用三角形标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体会父亲的心情。


2、汇报合作学习情况。


⑴出示躺在网袋里的小松鼠神情的句子:“突然,我看到了它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


A、生读这句话,说体会。


B、假如你是这只松鼠,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是呀,这只小松鼠也向往自由,向往家园,向往能逃脱,但它却无可耐何,让我们再去感受小松鼠的这种心情吧!齐读此句。


⑵交流描写父亲动作的语句,体会心情。


⑶父亲咬咬牙,把松鼠放了,你认为父亲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引导板书:热爱自然,关爱动物。)


3、生朗读第七段。


设计评估:


学生已经朗读了课文,教师此环节一开始的过渡语,实在是别捏。再者,小组学习的要义是问题有难度,个体解决不了,或者问题有发散性,个体的认知需要集体的补充、激发。如仅仅是为了小组而小组,则沦为形式主义。并不会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


三放手学习“惦松鼠”的部分。


虽然这事过了许久,但父亲始终忘不了那只松鼠,忘不了它的眼神。在一次晚餐时,得意忘形的父亲还是讲了那只松鼠的故事。


1、理解“得意忘形”的意思。


2、得意忘形后父亲的心情怎样?女儿又怎样?


3、“一块石头”指什么?为什么一块石头落地了?


是呀,父亲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行为影响了女儿,在女儿的心中播下了这颗种子,也在我们心中播下了这颗种子。我相信,孩子们和文中的女儿一样会让这颗种子扎根、生长。[]


设计评估:这里教师设计的意思是“放手学习”,联系前面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难发现,老师试图在学习的形式上下功夫,但实际上这极易沦为 “为形式而形式”,学习要的是“实质”,不是“形式”。如果说,教师课前更多关注的是知识,(当然也是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知识”),那么,课上教师更多关注的应该是学生,要做到“学生第一,目标第二,教法第三。


另,教师最后的总结,不是文本应有之意,是教师对主人公的“扭曲赞扬”。因为教材中明明写了主人公的“得意忘形”,这才是真实的主人公,是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要不,他也不会去逮松鼠。而教师如果一下子把主人公提到一个道德的制高点,则纯属误解。


实际上,本课教师的理解确实是有误的:思想情感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不是体会父亲的热爱自然,关爱动物。更要侧重的是父亲一开始的“逮”到后来的“放”的心理变化过程。如此,这个文本可以得到多个角度的解读。如,做事情是要考虑后果的。如,父亲之所以放掉,初衷不是给女儿做榜样,是一种与动物眼神交流而心灵受到的一种谴责,善的回归。实际上,女儿压根就比父亲热爱动物。说明在儿童的眼里,动物本该就和人一样,应该与家人共处,免受伤害。


我们往往单极的去考虑编者的意图,结果真的就造成了单极理解。这对学习来说,在一定意义上,教“错的东西”比“不教东西”还要糟。


四、拓展延伸。


学到这儿,你们一定有说的话想对文中的父女俩说点什么吧?用笔写一写。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