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三)、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背景图),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时留下了千古佳句。今天,高老师就带来了两首古诗,一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另一首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你知道这两首古诗是写哪儿吗?来,同学们,看着手中的书,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1.指导学生读《题西林壁》题目,解题: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


2.学生读《游山西村》


正音


浑豚 重


三、学习《题西林壁》一、二句:


1.让我们随着苏轼来游览一下美丽的庐山吧!(配乐课件)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2.诗人从哪几个角度来观察庐山,请大家在书上圈圈画画。


3.“横看”是怎么看?(课件,横:①使物体成横向。②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相对。③纵横杂乱。④汉字由左到右的笔形。)让学生判断选择。


4.从正面看,你看见了什么?“岭”是怎样的呢?你能画一画吗?这是怎样的山岭?(课件显示连绵起伏的山岭)指导读“横看成岭”。


5.从侧面看,你看见了什么?(课件)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峰?(陡峭)指导读第一句。


6.那么,从远处看庐山是怎样的?(课件显示远近高低的图片)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是危崖险岩,从高处向低处俯瞰是幽谷深涧,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以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7.(课件显示六张庐山图片)从不同的角度看,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看看你能把庐山的美读出来吗?(个别读,集体读,配乐读)真是百看不厌,越看越美呀!


四、学习《题西林壁》三、四句:


1.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究竟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他找到原因了吗?


2.是呀,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_____,视野受到局限。咱们还可以换个说法,因为_____,所以_____。


3.是呀,作者为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而叹息,但他似乎又明白了点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后两句诗。有的同学已经背出来了,谁来适一适?


4.看山如此,看事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地多方面地看,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正应了那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五、学习《游山西村》一、二句:


1.学了《题西林壁》,我们既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又明白了一些生活的哲理。(板书:赏景明理)下面我们随着诗人陆游到山西村去看看、走走,想想又能悟出什么道理呢?


2.诗人陆游因为被朝廷罢官回归故里,途经山西村,他此时非常沮丧,非常郁闷,乡亲们又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归来的游子呢?请读读一、二句。


3、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又仿佛听见乡亲们说了些什么?指导朗读。


六、学习《游山西村》三、四句:


1.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____,突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什么?(课件显示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眼前柳绿花红,又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2.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相吻合吗?被罢官的陆游本以为前途渺茫,陷入了困境,但是朴实的乡亲们却给了他走出困境的信心。这份欣喜之情,你能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3.在学习中,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吗?当你做一道应用题百思不得其解,正为此懊恼时,______。当你和小伙伴下棋,感觉无路可走,打算放弃时,______。


七、配乐朗诵,感悟情境


同样的触景生情,同样的耐人寻味,让我们随着诗文再次来赏景明理。


八、课外链接,拓展延伸


其实,还有很多诗像这样于写景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在课后把它找来,读一读,背一背。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