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在县教研室组织教学视导中,我有幸成为一名送教者,执教了六年级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短短的一周送教的过程,让我感受更多的是在实验与反思中,经历了一次从最初的寄在蛹中的蛾到翩翩起舞的蝶的过程。正是由于每节课后给我留下的收获与遗憾让我对执教这一内容后有了更深的感触。


一、与天游峰对话——抓住词语感受天游峰的高而险。


环境描写可以展示人物所生活的特殊背景,烘托出人物具有的可贵品质。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深入讨论,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像一根银丝”、“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层层叠叠”、“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等词句边朗读,边想象天游峰的高而险,读出巍峨险峻的天游峰的陡峭美,为后面理解老人扫山路的艰辛作好铺垫。


二、与扫路人对话——凭借词句品味老人的自信与豁达。


作者与扫路人对话描写特别细致,表现了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性格,这是教学的重难点。课堂中我通过默读课文,用不同的记号圈画出描写老人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有关词句,想想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这一探究环节,让学生围绕“想想老人扫路到底累不累?”、“老人该不该回去?”、“三十年后,能不能见到老人?”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从课文描述的语句中去寻找事实依据。体会老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并联系课文最后一句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来理解体会老人那令人敬慕的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与作者对话——透过文本积淀作者的情与价值观。。


作者的思想感情,总是蕴含在具体的语言材料之中的。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来把握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辅以“我想对()说: 。”的句式训练让学生理解与表达做到有机统一,既实现了情感上的升华,也让工具性与人文性得以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