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葬礼》教学案例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这是一节四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特殊的葬礼》。熟读课文后教师提问:“如果你是游客,你会怎样赞美原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呢?”


生1:塞特凯达斯瀑布真壮观啊!


生2:塞特凯达斯瀑布真是雄伟极了!


师(期待地):还有吗?还有谁来赞美?


(片刻)


生3:塞特凯达斯瀑布真是人间奇迹,竟能如此雄伟壮观!


师:说的真好,可如今塞特凯达斯瀑布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生1: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了。(众生点头,表示赞同)


生2: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


师(痛心地):这真是一个悲剧啊,谁能读好这段话?(屏幕出示相关段落)


(生有气无力地朗读)


师(失望地):同学们听老师来读!(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掌声)


师:谢谢大家,会读了吗?


生:会了!


(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书)


……


师:联系生活实际,在你周围还有类似的环境悲剧吗?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资料,自豪地读了起来——


生1:因为乌鲁木齐的人在冬季喜欢用炉子烧煤取暖,煤炭燃烧使得烟尘弥漫,现在乌鲁木齐变得乌烟瘴气。


生2:人们不节约用水造成了黄河断流。


……


师(满意地):同学们知识真丰富,老师也找了一份资料——黄果树瀑布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屏幕出示,指名读材料)


最后,教师还布置了写环保广告语的作业。学生群情激昂,兴趣盎然,个个奋笔疾书,直至下课。


似乎这个教学片断既涉及了“人文性”,也注意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要求。但是,这绝不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统一”。上例中的教师实则片面地理解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将人文性从文本中机械地剥离开来,只是笼统地让学生赞美瀑布,却忽视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使得“人文”感悟缺乏必要的抓手,变成了空洞的无病呻吟。说、写等“工具性”训练指导也如“杯弓车薪”,浮于形式。看似课堂气氛热闹,实则对于学生发展而言,既没有达到对“工具”的掌握与提高,也没有实现对“人文”的感触与熏陶。这种貌似“很语文”的“文道统一课”在当今风头正盛,很多人趋之若骛。这样的现状让我深思:大红大紫的“人文性”是否已经“越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道仅仅就是简单的加法运算?如果不是,两者又该如何和谐地统一于语文课堂呢?


反思一:以工具性为基础,让人文性发挥育人的作用。


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功能决定的,正如列宁所说:“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自然也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如果脱离工具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那就更谈不上“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了,“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将成为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在上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到学生赞美瀑布时语言的单调、贫乏。其实课文中作者对原来瀑布的描写连用了六个成语——“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面对这样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我们不妨让学生先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用哪些词句来赞美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让学生在品悟文中精彩语言的基础上,再用自己的话来赞美。只有在这样扎实地进行词语教学、朗读训练和口头表达的基础上,蔚为壮观的瀑布才能永驻孩子心间,才能与如今的“两行清泪”产生鲜明的对比,给孩子以强烈的震撼,才能真正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种子。才能有效实现师生心灵的沟通,发挥课堂人文渲染的作用。如此,以工具性为基础,让人文性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发挥育人作用,岂不妙哉?


反思二:以人文性为依托,让工具性焕发无穷的魅力。


语文虽具有工具性,但它不是一般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交流思想的工具。翻看教材中一篇篇题材不同,体裁各异的文章无一不具有自己的思想主题,即使是作为语言材料的词汇、句子也无一不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教育优势理所当然地要求它应发挥陶冶情操、培养高尚审美情趣、塑造健全人格的积极作用。上面的课例中,对塞特凯达斯瀑布前后不同的景象,教师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对比、朗读之上,即便在课堂上渗透了“环保”这一人文熏陶,但仍让人觉得过犹不及。学生的理解是抽象的、笼统的、教条的,所以他们一开始的朗读是不到位的。如果教师能在学生找出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语句后,引导学生前后比较、探究原因、畅谈感受,学生的体会才会深刻、饱满。此时,再让学生通过朗读抒发自己内心的独特体验,相信教师定能收获更多的精彩。同样是朗读训练,如果有了人文的依托,就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只有这种以人文性为依托的教学,才能让工具性焕发无穷的魅力,这样的课堂才既能落实言语训练,又能激发学生深度的感悟,真正实现“让工具性与人文性齐鸣”的目标。


综上所述,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来自于我们对工具和人文的正确解读与准确把握,来自于我们对目前语文课堂的反思与创新,来自于我们在语文课堂实践中真正地将其一一融合。语文的工具性昭示着语文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融合着人文性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也不是一般的人文性,它是附载在语文的工具性之上的。“皮之不附,毛将附焉”,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没有了工具性又哪来的人文性?而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升华。没有了人文性,工具性就会因失去了灵魂而淡然失色,黯然神伤。所谓“文道统一”,不是简单的加法关系,而是文中有道,道中有文。二者合则双美,离则两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