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备课资料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天上的街市》一诗,可以围绕着读来设计教学,通过“学读——想读——品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读中想象诗歌的图画美,在读中品析诗歌的情感美。


1、学读


(1)学生听范读,然后自己试读,感受节奏,并在诗上标记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教师评点、指导,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重音。


此一读学生初步了解了诗歌,也整体感知了诗歌的内容。


2、想读


(1)《天上的街市》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再由天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于是想象便在作者一连串的联想当中放飞了,而这个联想的“中介”便是比喻。“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两个比喻,两层联想,把我们引进了想象中的天上的街市。这里可借助媒体(钢琴曲《星空》)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那是一条怎样的街市?“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究竟又有哪些珍品和奇物呢?“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那一对牛女又是怎样的一番悠闲和洒脱啊?


(2)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3)配乐,在想象中默读,在读中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这样的想读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填补诗歌的空白,这样就丰富了审美体验。一般来说,诗词欣赏有三个层次。一是脑中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二是把画面中没有直接写到的部分补充出来,使之趋于完整;三是领会画面背后无限深远的意蕴。而这三个层次,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欣赏诗歌,深入意境的翅膀。在诗词当中,每一个字都很有张力,每一个词都很有表现力,都有许多类似于潜台词的东西。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反复强调的一个核心理念即为:进入诗之堂奥最要紧的是“见”,而不是“解”,从一定意义上讲,诗是不能解的。他老人家在《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中这样描述道:“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诺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 所以,从诗的语言的模糊性,到诗的意境的清晰性,中间有个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之所以能在读者心目中迅速完成,还是依靠诗的模糊本身所具有的暗示力量。所以,我们要善于通过引导和点拨,使学生能够将想象融入于品味诗句的过程中,这样,诗的言外之意,诗的感兴寄托,诗的象征隐射,诗的境外之境,便会不露声色地大踏步走进诗的意境。[]


3、品读


(1)品味着读:夜幕降临,刹那间,远远的街灯全亮了;而此时,夜空中的星星也一下子现出了它美丽的容颜……试着读出你看到这幅流光溢彩的美景时的心情。


(2)品析着读:想想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诗中的牛郎织女在过着怎样的生活?是否还在守着银河只能两两相望?诗人为何要这样写?


这样就由学生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做多元化解读:也许就是那明亮的街灯、明亮的星让诗人异想天开,便将读者也引入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天上人间”;也许是因为“浅浅的”、“不甚宽广”的天河,已无法妨碍情侣们自由往来,因而牛郎织女可以双双游逛天街,而那流星,就是他们手中提着的灯笼;也许诗人是在借着幸福的牛女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描画内心深处的理想国。因为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五·四”运动呼唤着一种幸福自由的生活。可“五·四”过后,中国人民仍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过着痛苦的生活,所以诗人把对现实的不满寄托到天上,通过改写传说表达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的多元解读,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其实有很多时候我们在读一首诗时,诗人说的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能从中读出些什么来。古人读诗就有“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诗无达诂”的经验。而“读出了什么”实际上就有了读者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参与其中,教学诗歌要争取引导学生达到这一步才好。


(二)适当引入同类诗歌,指导鉴赏方法


这首诗虽然是一首新诗,然而它的精神却是古典的,与古诗中借景抒情的题材在情感上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在教学时,我认为可以适当引入同类诗歌文本,打开学生的阅读积累库,指导他们了解这一点,进而在无形中渗透我们的诗歌教学理念。虽然不一定要有明确的语言去揭示,但这种意识我们老师一定要有。比如说《天上的街市》,作者先是由街灯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想到天上的街灯,再由天上的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这几处意象的精心组合,其实就是3人对“光明”一往情深的流露,而且这意象还被逐渐放大,无非是为了使诗人的情感表达得越来越浓,越来越深,越来越重。


其实有很多的古诗名句也是一样的,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其中的“孤帆”也好,“江水”也好,“杨柳依依”也好,“雨雪霏霏”也好,都是借助这样的意象,传达出作者的某种情绪。再比如闻一多《死水》中的“那一潭绝望的死水”,余光中《乡愁》中的“邮票”、“船票”与“坟墓”也都是如此,这与郭沫若笔下的“明星”、“街灯”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学时可分别列举,进而丰富、印证诗歌鉴赏方面的知识。


当这些诗从学生的记忆库中提取出来,不仅打开了欣赏主体的阅读视野,而且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让诗歌之美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彰显出来。而且这种隐藏在具体欣赏过程中的鉴赏知识和思维方式,对学生今后的自主阅读和应试,都有很大的帮助。与此同进,同类诗歌的引入,能沟通学生的经验背景和期待视野,提示现代情感和古典意境的文化传承关系,借此,师生才能共同在诗境中徜徉,在诗句中玩索,在品味中共情。


每一学段的《课标》中都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要求。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然而我们平日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却不能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只一味的赶进度,学生整体常常不能做到将文章读得文通字顺。有些东西可能全部落实存在困难,但无论几年级教学都必须把读落到实处。五年级了,对基础差、欠帐多的学生,我们也宁可少分析,就是想法让其多读读文,不然你讲多少都是徒劳的。无论是现代文、文言文还是诗歌的教学都离不了这“三读”【学读、想读、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