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课堂教学实录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陈老师讲课这天是家长开放日,学生家长和外校教师一百多人坐在教室后面,学生很兴奋,紧张。)


师:同学们,今天这么多人来听咱们的课,咱们得注意什么呀?


生:(纷纷地)得坐好,得多发言……


生:(徐阳站起来说)要大声发言,让大家都听得见。


师:徐阳妈妈,听见徐阳发言了吗?


家长:听见了。(大家笑,学生不紧张了。)


师:对,就像徐阳这样发言。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糖是什么味的?(生齐答“甜的”)那么醋呢?(生齐答“酸的”)你们怎么知道的?(生不屑地回答“试的呗”)


师:是啊,这么简单的办法却有人不知道,是谁呢?咱们一起看看第17课:酸的和甜的。(师板书课题)


师:读这篇小故事你想解决几个问题呢?


生:(纷纷举手)什么是酸的和甜的。(师板书:什么?)生:谁要知道这东西是酸的还是甜的?(师板书:谁?)生:怎么知道的?(师板书:怎么知道?)生:结果怎么样?(师板书:结果?还有学生发问重复,师归纳。)


师:这些问题要解决,咱们就到课文中找答案。翻开书本,同位一起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再看看8幅图能不能和课文对照起来,开始。


(学生自由朗读,有的两人一个读,一个指图;有的两人一起边读边看图还时有争论。)


师:(表扬读得好的学生,学生劲头更足了)好,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酸的还是甜的?


生:(齐)葡萄。


师:好,第二个问题,谁说葡萄是酸的?


生:(齐)狐狸。


师:它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


生:它想吃葡萄吃不着,怕别人吃,所以骗人说是酸的。


生:它很狡猾,怕别人吃,想给自己留着,所以骗人。


师:狐狸是够狡猾的(边说边板书:狡猾),谁读一读狐狸当时的表现?(学生读课文第一段)


师:读得不错,狐狸想不想吃葡萄?(生答“想”。)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读课文,边读边做动作。不少学生也边听边做动作,很入情。)


师:听你这一读,我可知道狐狸是真想吃,但又吃不着,怪不得说酸的(大家笑,不少学生在座位上模仿),大家再读读。(学生齐读第一段)


师:这回让我听出狐狸馋极了、气极了,怪不得它要骗人呢!


师:那么除了狐狸还有谁说葡萄是酸的?


生:松鼠、小兔。(师板书:松鼠、小兔。)


师:他们又怎么知道的呢?谁来读一读?


(生争相举手要求读,很自然地读第2、3、4自然段,先后几个人,有的读,有的说:他们是听狐狸说的;相信了狐狸;以为狐狸聪明就受骗了。读的学生把第2、3、4段读得很入情。)


师:傻小兔、傻松鼠轻易相信了狐狸,上当了。(学生笑。师边说边板书:轻信、上当)谁又说葡萄是甜的呢?[]


生:猴子。(不等老师要求,便读起4-7段。)


师:真棒!一下子就读出了小猴子的表现,那么小猴子聪明在哪里呢?


生:(很自信,齐答)他尝了呗。


师:小猴子真聪明(边说边板书:尝),你瞧小猴子是怎么吃的?


生:(读句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师:真甜呀!小兔、小松鼠也说……


生:(自然读出课文句子)“啊!真甜。”


师:(读第八段)“小兔子和小松鼠怎么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咱们帮助他们一下,告诉他们为什么吧。来,小白兔、小松鼠、猴子、狐狸上前面来(师请四位学生上前面各饰一个角色),请开始吧。


(猴子上蹿下跳做搞到葡萄要吃状)


兔、松鼠:(齐喊)不能吃,不能吃,那是酸的!


猴:你们怎么知道是酸的?(边说边像猴子一样抓耳挠腮)


兔、松鼠:(齐)狐狸说的,他那么聪明,他说是酸的当然是酸的。你别吃了,多难吃啊。(狐狸在旁边做得意状)


(猴子做吃一颗状,然后做大口大口吃状。)


兔、松鼠:(做惊讶状)给我们吃一颗吧!


猴:给你们,快吃吧!


兔、松鼠:(做吃状)呀,真甜呀!(歪着头,摸着脑袋)那狐狸为什么说是酸的呢?


猴:他骗你们,他没吃着,怕你们吃,所以说是酸的,他自欺欺人。


师:哎,这个词用得好!你给大家说说什么叫“自欺欺人”?(同学们关注地听他解释)


猴:狐狸没吃着葡萄,不知道是酸的还是甜的,他就骗自己,是酸的就不吃了;又骗别人是酸的,让别人也不吃,这就是自欺欺人。


师:太棒了,我懂了,这真是自欺欺人啊。哎,小白兔、小松鼠你们怎么办呀?(下面学生非常兴奋)


兔、松鼠:(做大悟状,齐扭头找狐狸,边打边说)你下次再骗人就打死你……


狐狸:(抱头跑)我再也不敢骗人了,我再也不敢骗人了。(学生鼓掌)


师:逃哪地)哎,同学们,不要把狐狸打死,他只是犯了一点错误,惩罚一下就行了,不能把人家打死呀,那可是犯法的。


兔:老师,老师,我们不打死它,我们从头再演一遍吧。(师应允)


(生从头表演,从表演的动作表情看出他们体会了课文全部内容。全班学生高兴地鼓掌,纷纷要求表演。)


师:今天时间不够了,下午语文课,咱们四人一组,全都表演一下,看谁演得好,好吗?(生一齐鼓掌答“好”)


师:老师还有个难题想请你们帮助。(教室一下静下来)


生:(关心地、焦急地)什么问题?


师:以后我要是遇到不了解的事物,想了解它怎么办呢?


生:你尝尝呗。(大家笑,七嘴八舌:事情怎么尝呀?有人说:事又不能吃。)


师:是啊,吃的东西我可以尝尝,事情我可没法尝。


生:(七嘴八舌)你试试。


生:你尝试一下呗。


师:(高兴地)你们听到了吗?魏雅琳让我怎么办?


生:(许多生齐答)尝试。


师:你们听得真专心,她说的你们都听到了,我就这么办: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要想了解的话就尝试一下,谢谢大家。


(整节课,学生的情绪一直很饱满,在一个个高潮中,学生越学越带劲,争相发言,积极参与,读读、议议、演演、练练,下课了,余兴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