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简析:
《送崔子还京》全诗采用了诗家惯用的对照手法。前二句写崔子获归长安的喜悦,后二句写自身仍得滞留异域的苦闷。这一喜一忧都反映出久戍塞外之人的恋乡心情。
《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作于道光十九年,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已亥年,故称。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这首诗是作者路过镇江时为道士们所撰写的祭玉皇大帝与风神、风雷的“青词”。作者借题发挥,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材多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作者解放人材,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教学目标:
1.学习《送崔子还京》,了解诗人看到崔子获归长安的喜悦后苦闷自身仍得滞留异域,感受出久戍塞外之人的恋乡心情。学习《己亥杂诗》,了解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他热烈的希望——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己亥杂诗》。
3.能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4.通过品悟、诵读,了解内容,体会古诗描述的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简要介绍送别诗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中,送别诗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正所谓“相别容易相见难”,因此,离情别绪便成了文人们吟诗作画的永恒主题。
今天我们所学的第一首古诗就是送别诗。
二、(学习第一首诗)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岑参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
(一)初读感知。
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二)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1)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崔子独自骑着马从西方远在天边的地方归来,扬起马鞭拼命赶路像和鸟儿争先一样。
(2)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九月时节在交河北岸给你送别,风雪中题完诗不觉泪水已经沾满了衣服。
(三)朗读古诗、品味诗意。
1.指名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2.朗读、背诵古诗。
三、(学习第二首诗)读题,解题
龚自珍,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他辞官返乡,又去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诗315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一)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自由读)
(二)品读感悟。
1.结合注释,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
(说得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
2.师生交流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3.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三)朗读感悟。
四、拓展延伸
积累送别的古诗。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送柴侍御》:“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