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说课设计之一说课稿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今天我要说的是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这是从李少白诗集中选出来的一组诗,是写给祖国妈妈的儿童诗。这组诗由三首小诗组成,以一个稚嫩可爱的儿童形象向祖国妈妈喃喃低语:《称呼》这首小诗中称呼祖国为妈妈,以自己是妈妈最年幼的儿子而感到无限光荣;《年龄》这首小诗中为祖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而骄傲,更为祖国今天的欣欣向荣而自豪;《画像》中以继承祖国无数英雄儿女的优秀品质为远大的志向,表达了对祖国妈妈的无比热爱之情。


诗歌贴近儿童生活和心理,时代气息浓郁,语言富有情趣,读时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产生共鸣,激发对祖国的热爱;有利于学生学习诗歌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2、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难点


为了体现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的统一,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昵”“龄”“敏”“遗”“沐”“躯”6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有技巧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一首诗。


3)理解诗歌内容,学习充满情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激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其中,我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一首诗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以学习朴实有趣的语言,体会诗歌内涵,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本科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引导、点拨为主,鼓励学生自主合作,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产生共鸣,激发背诵兴趣,背诵诗句;同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读自悟并交流讨论,体会诗歌的内涵,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新课标还指出,语文学习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我让学生课前先从课外收集一些关于方志敏的遗著《可爱的中国》文章节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富含的情感。


由于本课由三首小诗组成,且都独立成文,所以我打算的初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一首一首地进行理解体会。


三、说学法


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让学生运用读读、划划、议议等学习方法边读边想。五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这样的学习能力,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方式,让学生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


本课安排两课时。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上课伊始,我先与学生轻松地谈话,引入课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而有一个人,我们大家都称呼她为“妈妈”,同学们这样称呼她,老师这样称呼她,爸爸妈妈这样称呼她,连爷爷奶奶也这样称呼她。她是谁呢?她就是我们共同的妈妈——祖国妈妈。


今天,我们学习李少白的一组诗——《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


(这时,我板书课题1、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


“你们猜猜作者要给祖国妈妈说些什么悄悄话呢?”针对课题提出疑问,让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挥,揣测文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做评定,而是让学生在好奇中自主地寻找答案。“让我们一起去听听作者的悄悄话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我让学生认真听老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学生用笔画出生字和新词。在第一遍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以后,教师出示自学题:


1、读生字,记字形。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亲昵、德高望重、遗著、沐浴。


3、轻声读课文,思考作者到底对祖国妈妈说了什么悄悄话?


(这个过程中,我留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借助字典解决生字、新词的读音及意义,并争取将课文读得准确通畅。我认为,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应在课堂上一步步进行为好,让学生动手、动手、动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查阅工具书的能力和习惯,又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然后,指名学生交流汇报字词的学习情况,从字音、字形、书写三方面入手,指导学生比较认读生字;(这个环节以简单举例的方法进行,意在强化学生掌握对生字的记忆方法)


板书新词及其意义,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亲昵:十分亲密。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誉显著。


遗著:死者生前流下来的著作。


沐浴:原指洗澡,比喻受润泽。


(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已经扫除阅读的障碍,有能力自主地读课文。这时有必要初步完整地了解文椋为深入理解课文提供条件。)


接着,我再次让学生齐读课文。向学生提出疑问并让学生自由回答:作者到底跟祖国妈妈说了什么悄悄话?你读懂了那些?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悄悄话”?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课标指出,在对学生进行思维培育时要注重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留足时间,激励表扬。让学生自由组织语言,自由发挥,引导小组合作,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并板书:


称呼


年龄


画像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领悟、理解、感受作者的深情,体会表达感情的方法。带着情感体验朗读诗歌,激发朗读情趣。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相结合的特点)


1、我们先来听听《称呼》中,作者说的悄悄话吧。


教师朗读《称呼》这首小诗,质疑问难,学习课文。


阅读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应成为主动的探索过程。古人云:“感人心者,先莫乎于情”。这是一篇情感型课文,我在教学中,始终通过充沛的情感,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使作者、教者、学生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1)《称呼》前三句是以什么样的视角来写的?写的什么呢?让学生自学前三句,用“~ ~ ~”画出课文中提到的称呼。然后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并交流汇报。这时教师相机点拨:前三句以儿童特有的视角写出了“我”、“爸爸”、 “爷爷”三代人都称呼祖国为“母亲”,祖国母亲有千千万万的儿女。“母亲”这一称呼将祖国与“我们”的距离拉近,使祖国更加形象化了。


板书:


称呼——祖国妈妈


在理解了前三句的内容以后,我请女同学齐读前三句,让男同学来当小评委。教师点拨,既然是以儿童的角度来写的,我们就应该读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再让男同学来读一读。


2)第四句“啊!我懂了,您是大人和孩子共同的妈妈!”这句话有一个感叹词,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呢?请学生自读自悟,并指名读出来。教师点拨:这句话要读出激动的语气。


3)最后一句话是以什么身份来写?让学生齐读最后一句话,回答问题:“最后一句话以自己是母亲最年幼的儿子来写的,感到无限光荣。”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这份光荣呀,连爷爷、爸爸也羡慕咱!”


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这样的感情我们要如何去朗读才能产生共鸣?请学生自己读读体会一下,并指名几个同学来读读,评出读得最好的,总结这句话应该以自豪的语气来朗读才嫩表现出爱国之情。


4)最后全班齐声有感情地朗读《称呼》全文并体会情感。


(应新课标的要求,指导感情朗读,要在学生懂得怎样读的基础上,再入情入境地读。具体实施时我注意形式多变,或评或读,或指读或练读,在读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寓教于情的感受中。)


2、通过对第一首小诗《称呼》的理解与体会,我让学生在这个感情基础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读读第二首小诗《年龄》,同时思考问题:


1)第一句“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正焕发出火红的青春”是否矛盾?让学生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并圈出“像”这个词,找出这句话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点拨:这句话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用“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写出了祖国母亲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用“正焕发出火红的青春”写出了祖国今天的新面貌,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


2)以问题“方志敏是谁?你了解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进入第二句诗的学习。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此时,在学生课前收集的关于方志敏的遗著《可爱的中国》的基础上,我再补充一些关于方志敏的资料:


方志敏(1899-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江西戈阳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1934年11月率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后来在江西怀玉山遭国民党军阻击,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遗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


让学生从了解到资料中谈谈过去的中国和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和新变化,从身边的小事说起也可以。教师相机引导和激发学生建设祖国的决心、信心。并板椋


年龄——越活越年轻


(主要采用了课前搜集资料,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深入理解课文。)


3)指名学生朗读体会,并点评:一、二句诗的前半句宜稍慢,低沉些,后半句稍快;第三句宜高亢些。


4)在分析了全诗后,让学生声情并茂地齐声朗读课文《年龄》


3、指名学生朗读《画像》,并边听边思考,祖国在你的脑海中是什么印象?找到课文中作者对祖国的印象描写的一句话,并划上“---“。


1)“于是,我想到了好多好多的英雄,他们是骨子里最像您的中国娃。我正决定照着他们的模样,把您的形象描画”,从这句话里,你想到了哪些英雄?你知道祖国的哪些英雄儿女?他们有哪些优秀的品格?


(这个问题较为开放,能让学生充分地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可以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联想到科学上的英雄人物,再联想到体育界的英雄儿女。教师和学生一起谈谈他们的优秀品格。)


2)在正要描画的时候,“忽然”一词转折。为什么不照英雄的模样画了呢?为什么要先描画自画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互相讨论,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我用信任而又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学生汇报交流情况,教师相机点拨:最后两句说要照着自己的样子描绘祖国,表达了自己要继承优良传统,将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的发扬光大的意愿!板书:


画像——长得像妈


3)《画像》的语言朴实,但内涵明确,思想感情突出。让我们用自己的理解来朗诵这首小诗吧。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在细细品读了全文之后,要求学生再次深入朗读课文,总结作者在这组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成就和变化,身为中华儿女,我们热爱祖国,我们要继承优良传统并将它发扬光大,努力建设祖国,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板书:热爱祖国


2、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小诗自由诵读,当堂背诵,看谁能背诵得又快又好!


3、作者有这么多话要跟祖国妈妈说,那你们有什么悄悄话要说的吗?鼓励学生学做小诗人,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总结是深化知识的重要环节,必不可少,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新课改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或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拓展延伸的设计恰好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


附:板书设计


热称呼——祖国妈妈


爱年龄——越活越年轻


祖画像——长得像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