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1)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材分析:


本文是苏联作家瓦·切尔内绍夫写的一篇记叙文。文章以清新的格调记叙了“我”在童年时代经历过的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在“我”7岁时,爷爷和爸爸带“我”去打野鸭。“我”在大人去找小船时,受到了村里孩子刺激和捉弄,受虚荣心理的驱使,冒险用杆子捅了马蜂窝,结果被马蜂蛰得脸都变了形,闯了大祸。文章写出了纯真的童趣和孩子的好奇的心理,赞扬了儿童在做了错事后,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做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人物的喜怒哀乐,因而能在教师的引领下揣摩语言,深入阅读。而本文篇幅很长,对于四年级的孩子又有一定难度,因此课上必须做到长文短讲,抓住重点段落引导学生准确高效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朗读课文,能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分角色朗读对话。


3. 通过 “我”打猎途中捅了马蜂窝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


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


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文中的对话,要根据课文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五彩斑斓的童年里,有没有过顽皮, 有没有过冒失,出没出过丑,淘没淘过气呢?童年总是那么富有童真童趣。今天,我们就跟着作者一齐去回味一下他童年的一件趣事(板书课题“捅了马蜂窝”)


二、整体知趣


1、介绍马蜂、马蜂窝(课件出示)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3、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按照什么顺序归纳的,划分段落。


三、研读品趣


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小伙伴和作者的对话部分,体会作者出于什么原因捅了马蜂窝?


2、品读句子,体会我的态度和我的内心变化。


课件出示:


“我?我不敢?我是来打猎的!我可不是胆小鬼 !”


“我敢。我是来打猎的,我可不是胆小鬼。”


3、句子训练,感受作者个性的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的个性和心理。


课件出示:


“这个孩子的话激得我火冒三丈,我也顾不得什么了,弯腰抄起地上的长竿子,朝稻草房檐下捅去。”


能把这些词换一换吗?换完后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


“这个孩子的话()得我火冒三丈,我也顾不得什么了,弯腰()地上的长竿子,朝稻草房檐下()去。”


4、我的举动引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在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情况,“我”又是怎么做的呢?请结合教材中的插图,说


一说当时的情景。


5、分角色朗读扮演捅马蜂窝的过程,体会捅马蜂窝时的恐惧和紧张。


四、自学悟趣


1、冲动是魔鬼,大家默读剩下的部分,看看作者得自些后果?(课件播放动画)


2、作者被马蜂蜇后心里是怎么想的?让学生说一说。


3、通过课文学习,你明白什么道理?让学生畅所欲言。


五、拓展写趣


1、其实童年就是这样,甜是乐、酸是乐、苦是乐、辣也是乐。就连被马蜂蛰了,过后想起来都有趣儿。在你们身


上发生过类似有趣的事吗?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


2、同学们这就是快乐的童年,这就是写作的源泉,希望课下同学们能像作者一样,用上形象、贴切的动词,把你


最有趣的一段写出来。


六、 趣味作业


作者捅了马蜂窝,马蜂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课下大家查找资料,看看如果被马蜂蛰了,我们该怎么办?


板书设计:


捅了马蜂窝


发现马蜂窝(好奇) 做事要冷静


捅了马蜂窝(激怒) 不要冲动


被马蜂蛰了(后悔) 逞强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