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胚、岂、痴、婴、窘”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胚胎发育规律”这一发现过程:梦见会飞—请教原因—痴迷研究—发现规律


4、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和课外延伸作业,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5、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感悟作者童年时敢于提问、反复思考和大胆想像的精神,激发学生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科学家发现、发明的资料;科学家因发现或发明而受到迫害的故事。


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采用课前先学,课中展示的学习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课前先学:(1)自学生字词,不明白的字义查字典解决。(2)了解课文主要讲什么?分段概括段意。(3)搜集科学家发明受迫害的故事。在课中展示。


二、教学程序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一、抓住“发现”,导入新课



⑴ 上面的词语会不会?


(胚胎 岂有此理 白痴 婴儿 困窘)


你们发现这几个词在读或写时要注意什么?


⑵你们发现这些词出自于哪一课?板书“16 童年的发现”。


发现是什么意思?



重视先学,布置了预习,一定要落实






二、由疑促读,感知“发现”



⑴齐读课题,看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⑵ 下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下面自由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三不”(不添字、不错字、不漏字)


⑶(请一学生读阅读提示)读课文后,你发现自己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



初读课文







三、研读体悟,感受“发现”



⑴怎样发现其实说的是发现的过程。这不是个简单问题。这需群众的力量来解决。下面请四人小组长带领组员们边读课文边找答案。可以用一个词,一句话,还可以画一画“发现”过程。


⑶ 合作学习。


⑷ 汇报合作学习情况。


⑸ 在课前我曾经叫大家搜集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或者科学家发明过程受到挫折的故事。大家来交流一下。


(6)(当代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看来,有的科学家小时候也曾有过课文中作者类似的经历。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你们都带来了吗?)


⑴ 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2)你们的资料从哪里来?



小组合作归纳发现过程



20



4、拓展延伸,引导“发现”



(1) 请用一两句话写写自己的感受。(写好后请学生读一读,如果写得好,给予鼓励并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看。)


(2) 引出“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一句。


(3) 理解课文中“驱逐”和“迫害”的意思。


(4) (引导“发现”):从同学们所介绍的科学家以及课文中作者的故事看来,他们的发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科学的热爱。“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作为同龄人,你们又在生活中有什么发现呢?


(5) 教师总结


听了同学们说了自己童年的发现,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而这一切的发现源于敢于提问,反复思考,大胆想象。



迁移拓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