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课文原文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我爱北京,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因为北京话好听。后来到了北京,一坐公共汽车,发现周围的人个个都像播音员(从售票员开始),而且日常的口语另有一番生动活泼的效果。跟当地人交谈(哪怕仅仅问一次路),确实能带来听觉上的享受。在游览北京诸多著名的公园、街道、建筑之前,我便完整地感受到一个听觉中的北京。或者说,北京最初是以声音的形式进入我的听觉———用最快的速度占据了我的内心。我像一滴方言的水珠,融入北京话的汪洋大海中。我在北京话的诱惑中,改变着自己。
  中国地域广阔、方言各异,能讲普通话,似乎就获得了语言上的通行证。严格地说,北京话也是一种汉语方言———不过是最接近普通话的方言。尤其在北京这种包容了各地移民的国际大都会,普通话是有优势的。几乎每个外来者,都会面临这种口音上的改造。
  我有一位由湖北来京的朋友,起初他打算用三个月学会普通话,在小旅馆里关起门窗,拉上窗帘,坐在电视机前悄悄地练习。后来发现,播音员的语速太快了,紧追快赶也跟不上。于是便像被一列火车甩在半道上一样沮丧。据他自己说,过去梦想过到中央电视台说相声,现在再不敢做这种梦了。有一次朋友们在鼓楼聚餐,在座的有一位研究汉字的美国博士生,这位朋友刚跟他交谈几句,便有人举筷指出:你的普通话还没有这位美国朋友说得好。此言一出,引起哄堂大笑。在北京时间长了才发现,北京其实是较少方言歧视的城市,与北京人交谈,他们很多人愿意在谈话的间隙(xì)猜测一下你是哪个省的人。如果猜中了,他们甚至会表现出一种天真的快乐。因为北京汇集了各种方言,使北京成为一座最富于乐感的城市。不管怎么说,正宗(zōng)的北京话确实是好听的———这种“好听”还包含着易懂的意思。北京人说话,也是很艺术的。我在学说话时也难免流露出模仿的痕迹。这注定我永远只是北京话的模仿者。当然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有越来越多的模仿者,不也正是北京话得以强大的原因吗?如果说我是因为爱听北京话而来此地的,那肯定太夸张。但北京话好听,也使我更爱北京了。听觉中的北京,似乎比视觉中的北京更为深远、广博。一个世纪以来,北京的街景、居民、建筑以及风格在变,唯独琅琅上口的北京话没变。在一代又一代讲述者的口中传承着———语言是否才是最不容易被岁月改变的事物?是否才是一座城市最明显、最本质的特征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话是不朽(xiǔ)的。

  1. 熟读课文。小组讨论:作者喜爱北京话的原因是什么。
  2. 文章中说“北京话是最接近普通话的一种方言”。你家乡的话与普通话有哪些不同,找出两三处比较一下。
  3. 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具体意义。
    陶醉 诱惑 包容 改造 歧视 汇集

  认:隙 宗 朽
  写:票 效 诸 诱 隙 宗 痕 唯 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