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福建海边一个渔村。因为家里孩子多,父母挣的工分抵不上一家人的吃穿用度,经常入不敷出。那时候除了我父母必须下田劳动外,两个姐姐也不得不辍(chuò)学参加劳动,挣工分以缓解家里的“超支”。
我五六岁起就成天泡在海里,每次大海退潮后,就忙不迭(dié)地去海边,捡那些来不及退回海里的跳跳鱼、牡蛎、螃蟹,然后到公路上卖给往来于福州—厦〔xià〕门的司机,给家里换一点零花钱。我每天带着我的弟弟和一群孩子在海边跑,人的性子也变野了。
9岁那年,我进了乡村小学。因为年龄大,在班里个子最高,我被其他孩子“选”成了班长,这也多少约束了一些我比较野的性格。因为要“以身作则”,人又不笨,我的学习成绩一直还不错。到小学毕业那年,我们班只剩下8个人。读完中学,1978年恢复高考后,我又走进大学。
现在想起来,小时候的艰苦生活对我的性格和科学事业影响都很大。我现在做事有韧性,不怕吃苦,就来自那些艰苦时日的磨炼;而我对野外和大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又与童年那些在海边奔跑的日子息息相连。
真正意识到知识有价还是到美国以后。在那里,特别是研究领域,薪水和你的学历直接挂钩,知识被明码标价,没有文化你可能根本找不到工作。中国也在慢慢进入这样的时代。今天的人们已经对知识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26岁回国,被聘为北大生物系副教授,两年后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正教授。我32岁时做北大生物系主任,35岁成为北大副校长。想一想,上学晚的我,似乎在此后的人生中总被什么催着,有一种马不停蹄的感觉。
我现在仍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大概集中在这样两方面:一是揭示人类生老病死的规律,探索减少疾病,延缓衰老的方法;二是通过基因工程改善提高农作物的质量,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人类渴望更长寿,更健康,但又被很多疾病所困扰,特别是像肝炎、癌(ái)症等,而要揭示这些病毒发生扩散的规律,寻求抑(yì)制及解决的办法,不可能离开生命科学。现在人们注射的乙肝疫苗已经可以通过细菌或酵(jiào)母菌来培养生产,不再从人体血液中提取,用药安全得到了保障,价格也低廉了很多。目前我们北大人口研究所已经收集了100位长寿老人的遗传物质,我们将对这些遗传物质进行分析,并希望就此破译长寿的密码。
生命科学对于农业的意义十分巨大。棉花病虫害是顽症,目前世界已经培育出抗虫棉花,我国也已开始引种。基因工程的这一成果,将极大地解放人类的生产力,获得这次引种机会的棉农欢喜得不得了。
我们研究的基因工程西红柿,目前已经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大家都知道西红柿成熟了以后会变软,而实际上西红柿的“熟”与“软”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是在其成熟后产生了一种破坏细胞的酶,正是这种破坏导致西红柿变软。我们通过研究抑制了这种酶的产生,延长了西红柿的储藏期。普通西红柿能搁放一周,我们的基因西红柿可以储存十四五天。这项技术成熟后,还可以应用到草莓、桃、苹果等很多产品上,将极大地延长一些水果蔬菜的保鲜期。基因工程对花卉生产也十分重要,通过控制基因,我们可以让一个枝条上开不同颜色的花,一朵花有不同颜色的花瓣,还可以控制花期,控制花瓣的数量……
目前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正在协同作战。以后,我们人体的遗传密码将被全部破译(yì),还有很大一批农作物是基因工程的,很多动物是克隆的。那时,人们会过上更有质量、更长寿、更健康的生活。
选择这样一项事业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所以,我特别感谢自己的父母和两个姐姐,如果不是他们的付出,我可能就没有机会认识这个广阔的世界,更没有机会领略科学的美好与神奇。
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知识改变了我”,再说一说你的体会。
2.课文在写到“生命科学”时,先写了什么,接下来又是怎样写的?
认 辍 迭 〔厦〕 抑 酵 译
写 抵 辍 迭 螃 蟹 厦 聘 授 蹄 肝 搁 瓣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