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想像诗中描绘的秋色景色。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4、学习诗人描写景物与抒情的方法。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意思。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受魅力。


1、 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江苏省苏州城西部,有一座桥,叫枫桥,有一个寺,叫寒山寺,一座桥一座寺,看似很寻常的地方,然而却成为令古今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直到今天,凡是去的苏州人们大多都要去枫桥和寒山寺去寻梦,甚至连日本朋友也会远涉重洋去亲耳聆听寒山寺的钟声。同学们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1200多年前,唐代诗人张继在这里写了一首十分有名的诗,叫《枫桥夜泊》。


课件播放3:枫桥夜泊 (板书)


《枫桥夜泊》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课件播放4)


2、解题:


师:齐读题目,注意“泊”的读音?


师:结合注释理解题意。


生:夜晚,小船停泊在枫桥岸边。


师:就在那个夜晚,诗人张继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枫桥夜泊》


二、一读读通,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效果放。读准生字。


师:请大家翻开书自己读一读。(生读诗)


师:老师有个建议,请大家先看看注释,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这样你读起来一定会更出色。


学生自读古诗。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


2、指导朗读(课件播放5),读出韵味。


师:读得还不错,要使诗歌读得有韵味,可以按照"平仄规律"来读。一二声称为平声,遇到平声尽量把字的声音延长。。三四声称为仄声,仄声读的时候声音出来后马上收,读得短一点。这样可以把诗读得更有韵味。


学生试读


师:乌啼--,钟声-- (生与师一起读,声音延长)


师:月落,夜半,城外。 (生跟读,声音短促)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有些韵味)


三、二读读懂,明诗意。


诗不仅要会读,还要了解诗的意思。接下来,我们来理解诗句意思。


1、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课件播放6)


师:点名学生来读,其它学生认真看,注意关键词。


生读


(1)每行诗划成若干个词,看书中注释,查字典及资料,准确理解句中的每个词语。


(2)联系上下文,把词语的意思连起来,不顺的地方,用现代语言习惯调整语序。


(3)要根据诗的意境进行想象、联想,括写句子补充空白。[]


2、理解诗句意思,课件演示:


师:(课件播放7)根据提供的注解,点名让学生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生:月亮落下去,乌鸦叫着,寒霜弥漫在夜空中。


乌鸦在哪里?怎样叫?


生:栖息在树上的,不停地。


师:连起来再说说诗意


生: 月亮落下去(的时侯) ,(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不停地)叫着,寒霜弥漫在夜空中。


师:想像诗的意境,光线变化,惊醒了栖息的乌鸦。


(课件播放8)


师:第二句理解起来有点难度,需要调整顺序,哪位学生敢试着说说。


生:江边的枫树和渔船的灯火,心情愁闷,久久不能入睡。


生:(面对)这江边的枫树和渔船的灯火,心情愁闷,久久不能入睡。


(课件播放9)


师:诗中的地名一般不用译,移下来就行了,谁能说说第三、四句诗意。


生: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半夜的时候,传到了客船上。


师:再怎样调整一下呢?


生:半夜的时候,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客船上。


师:自己再读读诗歌,说诗句意思。


学生读诗,说诗句意思。


四、三读品味,感受画面


祖国古诗历来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本诗包括题目仅32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1、听古诗,想像画面


师:听老师读诗歌,一边听,一边闭眼睛想像画面。画面中有哪些景物?哪些是诗人看到的,哪些是听到的?(课件播放10)


生:我看到了月亮就要落下的时候,一群乌鸦飞过来的景象。


师:她看见了月落,还听见了什么?(板书:月落)。


生:乌啼。板书:乌啼。


师:还有谁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寒山寺,听到了钟声。师板书:寒山寺、钟声。


师:什么样的钟声?


生:清脆、明亮、悦耳……


师:谁接着说--


生:我看到了渔火。板书:渔火


师:怎样的渔火呢?


生:点点的渔火。一闪一闪的渔火。


生:我看到了霜和客船。


师:霜给你的感觉怎样?


生:很寒冷。


生:张继的客船停泊在枫桥边。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江边的枫叶。枫叶火红火红的,一片片落下来。


师:你说得真好!诗人的心里会怎样?


生:温暖。


师:也许是温暖的,也许还会是怎样的?


生:忧愁的。


师:好,大家从诗中看到的,听到的,能不能用想象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境?这是一幅怎样的江南秋夜图?


生:这是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秋夜图。


师:你从哪儿感受到呢?


生:月儿已经落下去了,乌鸦在树上啼叫,夜半的钟声敲响,这个声音使夜显得更加宁静。


师:张继漂泊在他乡,这时他心里有点儿(生:思乡),有点儿(生:忧愁),有一点儿(生:孤独),有一点儿(生:寂寞)。


师:作者通过这几个意象--月落、江枫 霜满天,渔火、客船 、寒山寺,乌啼、钟声。诗中看到景物由远而近,听到的由近而远。闭上眼睛,轻读古诗,想像诗歌描绘的画面。[]


(课件播放11)和你想像的一样吗?


生:描述了一个宁静、幽暗、寒冷、凄凉、遥远、美丽的江南秋夜图。


2、看图画,想古诗。


师: 看着这副宁静、美丽的江南秋夜图,你能想起诗名吗?


生诵读诗句


看着这副图画,我们来读这首诗。。


这幅画是这样的美丽,但是,它在诗人的眼里却不是这样的,这和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关。诗人是怎样的心情呢?诗中的哪个字写出了这种心情?也最能触动你的心呢?


五、四读悟情,朗读背诵


师:读着读着,哪些字眼触动你的心?


生:愁。(板书:愁)


师:已经愁到了怎样的地步?


生:张继愁到睡不着的程度。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愁呀?结合张继简介(课件播放12),思考问题。


生读简介,思考。


生:思乡之愁。


师:他读出了乡愁,真了不起!还有谁读出了怎样的愁?


生:孤独之愁。


师:你从哪里知道?


生: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怎么说?


生:半夜一个人坐在船上,没有人陪他。


师:孩子们,还有一种怎样的愁啊?


生:落榜之愁


(课件播放13)


师:全诗着一“愁”字,使得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染上“愁”的色彩。月落乌啼,寒霜满天,枫叶火红,渔火点点,面对这样的江南秋夜,张继却独自乘坐客船漂泊在枫桥边,心中能不愁吗?能不对愁眠吗?


正在这时,(课件播放钟声:"咚--咚--")从寒山寺传来了夜半钟声,一声声,敲打着张继的心,诗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提笔写下《枫桥夜泊》流传千古的诗歌。


师:每个人在人生都会有很多愁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少年人也会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总之,人生会有很多求所不得之愁。


师:同学们,你们有让你愁闷的事吗?说给大家听听?


生:在家里父母整天在耳边唠叨个不停,让人愁闷。


生:我家离学校很远,全托在学,一星期才能回家见父母一回,一来学我想家、想父母,又见不到,心里发愁。


……


师:是啊,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很多求所不得之愁,当我们读起这首诗,想起这首诗时,一个“愁”字,总会让我们心中涌起一种别样的情愫。


全诗也正是一“愁”字,伴随着寒山寺悠扬的钟声,引起古今中外无数读者的共鸣。同学们,这能引起你的共鸣吗?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朗读一下古诗。


(课件播放14)(古典音乐《汉宫秋月》起)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师:把自己的理解带进去,边背边想象情景。


学生背诵。


师: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金榜上的状元是谁?哈哈,管他是谁,今天真正被我们记住的是张继和他的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请同学们再次背诵这首诗。


学生深情背诵。


六、拓展、欣赏


师:张继的这千古一愁,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老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根据《枫桥夜泊》创作的书法作品。聆听《枫桥夜泊》这首歌曲。


课件展书示法作品,播放《枫桥夜泊》歌曲。


师:边欣赏边展开想象,你可以走得很远。


歌曲: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这三幅作品中,这幅是古代的作品(指右边),这两幅是现代作品。同学们欣赏了书法作品,听了音乐,学了诗,说说你心中的感受。


生:心里很宁静。


七、布置作业。


师:老师给同学们出了这样几道作业,你们可以从中选两项完成。


1、以《枫桥夜泊》为题材创作硬笔书法作品。


2、根据诗意创作一幅图画。


3、诗配画,制作一张精美的书签。


4、学唱《枫桥夜泊》这首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