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二. 学习内容与目标: 
(一)阅读 
  1.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说明事理的文章。这类文章着重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提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学习本单元的说明文,不仅要了解有关生物、环境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还应初步了解:说明事理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果关系加以说明,这样才能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2. 体会热爱科学的情感,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3. 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心环保,在跨学科的整合学习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水平。 

    学习重点: 
  1. 初步了解事理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学习阅读和写作事理说明文。 
  2. 激发探索自然、观察社会的兴趣,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深刻认识到无论过去和未来,创新都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根本动力,勇于挑战权威。 
  3. 增强环保意识,引发学生思考祖国和人类的未来,进而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4. 学习以逻辑顺序安排事理说明文的结构,并从多角度说明事理的方法。 
  5. 学习通过解释性的表达方法,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学习指导: 
  1. 事理性说明文往往都是为了解决某方面的问题而写的,实用性很强,有明确的写作目的。阅读这类文章要注意它们的目的性,阐释的是什么事理,想要引起人们关注的是什么问题及怎样解决问题的。 
  2. 写作事理性说明文,要着重说明事物的本质特点,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课文说明: 
一. 关于课文 
课文选自《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出版。该套丛书由著名(化学)科学家、原中科院院长卢嘉锡先生担任总主编,21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担任编委。《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选自《十万个为什么·地球科学》(新世纪版),该分册的主编是上海气象局研究员严济运。《十万个为什么·地球科学》中关于海洋资源有一组文章,分别阐释了海洋为什么是个“粮仓”“大药库”“聚宝盆”等,课文因篇幅限制仅选了其中第一篇。 

二. 内容与结构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阐释了海洋能成为未来粮仓的原因,科学地说明了海藻和海洋丰富的浮游生物以及众多的鱼虾等,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潜力巨大,可以满足人口不断增加的需要。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指出广阔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第二部分(第3—6段)阐释海洋可能成为未来粮仓的原因。 
    这部分可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3段)总说。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但这粮仓的粮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 
    第二层(第4—6段)分说。逐一说明粮仓中的粮食——海藻。浮游生物和鱼虾。 
    第4段:藻类能为人类提供充足的蛋白质。 
    第5段: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第6段:为人类所熟悉的食物海洋鱼虾,还有捕捞潜力挖掘。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文的说明,强调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三. 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课文在阐释事理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1. 采用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阐释事理。 
    第一部分(第1—2段)和最后一段,就运用了这样的说明方法。如,第一部分中主要是议论,它清楚地阐述了开发利用海洋是人类摆脱人口剧增、耕地不足、资源短缺等生存危机的希望所在。在提出说明重点“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前,先以议论的方式强调: 
(1)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将直接关系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2)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这样写能引起读者的重视,为下一步具体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作了铺垫。再如,最后一段在总结全文所述的基础上,重申文章开头的看法:人们相信,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这议论性的结论照应了文章开头,总结了文章的说明部分,有利于读者进一步认同海洋开发利用的价值,增强“海洋意识”。 
  2. 运用作诠释、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第二部分(第3-6段)具体阐释为什么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总说部分(第3段)首句先对“粮仓”中的“粮食”作诠释,接着举例子、列数字说明这类“粮食”产量之多、质量之好。 
    分说部分(第4—6段)逐一说明。第4段先用分类别的方法,说明藻类种类之多;然后举海带的例子,列数字说明其增产潜力之大;再举国外培育出藻类新品种的例子,并列数字说明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最后拿一公顷水面生产的藻类与陆地上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作比较,突现海洋的开发利用价值。第5段主要用举例子与列数字相结合的说明方法强调肉眼看不到的浮游生物也是人类丰富的“食品”源。第6段举了南极鳞虾的例子,列数字说明鳞虾产量高,再将其与全世界的捕鱼量作比较,说明鳞虾资源的丰富。 

四. 过渡衔接 
    段与段之间过渡既自然又精致,有时一两个字便使上下文连接得天衣无缝。如:第2段,首句总结第一段内容,第二句“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这样”指代首句,即把文章转入列出人们对生存危机的看法。第3段首句“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承上转入介绍文中特指的“粮食”。第4段首句“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承上所举例子导入详细介绍藻类。第5段首句“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中,“除海藻类”承上文,后面一句则揭示本段主要介绍“浮游生物”。第6段首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用“至于”更换话题,转入详细介绍“鱼虾”。末段则以“综上所述”概括全文的阐释,然后水到渠成地再次道出本文所要说的事理。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课文说明: 
本文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一次学术报告的节选。世纪之交,杨振宁先生回顾了近两百年来世界上出现的许多新事物,分析了近两百年,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原因,并循此提出了“科”和“技”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进而溯源说明了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 
    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l—9段)回顾近两百年来出现了哪些新事物,并分析说明出现许多新事物的原因。 
    这部分又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l-2段)近两百年来新发明屡屡出现,新事物层出不穷。 
    第1段,引用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话,说明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新发明、新事物必然会不断出现。 
    第2段,列举近两百年来,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说明近两百年出现的新事物几乎是无穷无尽。 
    第二层(第3—9段)分析出现新发明、新事物的原因。这一层先总说(第3—5段),后分说(第6-8段),再总说(第9段)。 
    先总说(第3—5段)部分:主要说明工业发展促进了生产力。 
    第3段,以设问句承接上一部分提出这一部分说明的重点:为什么在这两百多年间能够产生这么多的新事物呢?自问后自己做出简单回答:是因为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 
    第4段,举例子、列数字说明上述观点。将“一百年以前,世界的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与“今天,美国的农业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到2%(且他们生产出来的粮食自给有余)”作比较,有力说明了“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 
    第5段,再引资料举例子、列数字说明。引的是世界上著名的有影响的《财富》杂志的资料,“近30年来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这里的“近”“接近”等表示约数的词,使所列数字更具准确性。末句“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日俱增”则更形象的说明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之快。 
    分说(第6-8段)部分:具体说明工业发展如何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其一,科学、工业和经济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着世界发展;其二,基本原理转化为工业的速度在这50年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大大增加。     
第6段提出世界是由科学、工业和经济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前进的,并对此事理作简单释义。第2句具体解释工业和科技的关系。第3句,具体说明科学研究与经济的关系,并举了统计学在诸多经济领域中起决定性影响的例子加以说明。第4句对上述说明作小结,指出“科技、工业、经济这三个互相连锁的因素,是近代世界发展的总的趋势”。第5句由第4句中的结论,推测科技、工业、经济这三者对将来世界发展的影响。第6、7句举b说明,并分析科技对“整个世界不可想象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第7段,提出在这50年尤其是近二三十年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第8段,举了半导体方面有名的“摩尔定律”解说上述事理。 
    再总说(第9段)部分:由分说部分的解说,推出结论。结论是:更新的事物将会层出不穷,一些今天不容易梦想到的东西不久将变成事实;人类的生产力将会大大提高,自然科学将会更蓬勃地发展;科学、工业、经济的连锁发展将会持续下去。 
    第二部分(第10——17段)循因推测分析世界现状,指出中美科技发展及教育哲学上的差异,鼓励人们创新,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这一部分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10——13段)说明“科”和“技”的关系。 
    第10段,提出这一层次说明重点。先联系第9段对未来结论性的推断,提出对于每个人、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应考虑多用“科”还是多用“技”的问题。再强调说明多用“科”还是多用“技”的问题,对个人、学校、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第11—12段,举1921年爱因斯坦第一次到美国的例子,侧面说明由于着眼点、价值观不同,对“科”和“技”重视的程度和需要关注的程度也不同。 
    第13段,得出结论:对“科”和“技”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即应因人制宜、因校制宜、因国情制宜)。 
    第二层(第14—17段)分析说明中国和美国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差异。 
    第14段,提出问题。由切身经历提出:中美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差异,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第15-16段,分析问题。 
第15段着重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两国教育哲学的异同点以及其适应的对象。 
    第16段以亲身经历、体会,举例说明中美两国教育在鼓励创新上的差异。 
    第17段,得出结论:由于中美两国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差异,所以对不同对象的学生,应根据受教育背景的不同,区别对待。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一. 知识积累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tuŏ(  )善   海zăo(  )   危言sŏng(  )听   不言而yù(   ) 
  2. 辨字组词。 
    限(  )褐(  )顷(  )辟(  )综(  ) 
    垠(  )裙(  )倾(  )僻(  )踪(  ) 
  3. 改正下列病句。 
    (l)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 
    (2)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 
    (3)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改进了2000多倍。 
    (4)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发展远洋渔场,开辟深海渔业。 

二. 强化阅读 
    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鹤鸩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鼓、游苦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4. 请概括选文第1段的大意。 
5. 选文第 1段与第 2、3、4段是什么关系? 
6. 选文第1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说明了什么呢? 
7. 选文第2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8. 选文第4段举了南极鳞虾的例子,列数字说明          ,再将其与全世界的捕鱼量作比较,说明                。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一. 知识积累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芯片(   )蓬勃(  )聘用(   )趋势(   ) 
  2. 解释下列词语。 
    (l)与日俱增: 
    (2)按部就班: 
    (3)胆怯: 
    (4)权威: 
  3. 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两个语句是:(  ) 
    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          ;体贴万物,          。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A.像柳丝的飘忽  像细雨的滋润 
    B.像细雨的滋润  像柳丝的飘忽 
    C.像飘忽的柳丝  像滋润的细雨 
    D.像滋润的细雨  像飘忽的柳丝 
  4. 下面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这流光溢彩的画面,反应了改革开放以来故乡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B.爱美是人之常情,爱美是应该受到鼓历的。 
    C.初二的学习却实繁重,同学们都知道厉害轻重,没人敢有丝毫的松解。 
    D.一个人家景贫寒并不可怕,只要有志气,一样能成为熠熠闪光的希望之星。 
  5. 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前提下,应删去的一项是:() 
煤气是煤燃烧时产生释放①的一种气体②,包含着许多有害成分③,包括有毒和无毒成分,其中主要的占很大比重④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它是煤燃烧时氧气不足⑤而形成的。通常说的⑥煤气中毒,实际上⑦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 
    A.②③⑥   B.①③④  C.④⑤⑦ D.①⑤⑥ 
  6.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第1自然段引用富兰克林的话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谈一谈。 
    (2)文章第2第3自然段都是以设问的形式阐释的,说说这样的好处。 
    (3)文章第3到第9自然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4)第12自然段说“这个故事要描述的是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这两个人,他们的着眼点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结合课文中的故事说说他们二人的着眼点和价值观分别是什么。课文认为他们有优劣之分吗? 
  
二. 强化阅读 
    在这种情形之下,对于每一个人、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国家,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你多用“科”、还是多用“技”?我们知道,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有“科技部”,科技部既要管“科”,也要管“技”,问题是对“科”多注一点资源,还是对“技”多注一点资源。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个人、学校、国家,都会是一个非常挠头的问题。 
在1921年4月,爱因斯坦第一次到了美国,准备到爱迪生的机构去做研究,抵美后受到盛大欢迎。他到波士顿的时候,有一个记者给了他一张纸,上边有一系列实际问题,包括谁发明“对数”,美国哪一个城市制造的洗衣机最多,纽约到水牛城有多远,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因为爱迪生对每一个要聘用的人要考试,问的就是这一类题目,所以记者就拿P┨饽坷纯家豢及因斯坦,结果爱因斯坦完全不合格。 
这个故事要描述的是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这两个人,他们的着眼点不一样,所以会发生刚才那个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7. 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内容。 
8. 选文第2、3段举1921年爱因斯坦第一次到美国的例子有什么作用呢? 
9. 通过说明,作者在第4段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 

三. 链接课外 
让科学之光洒满成长的心灵 

①面对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新时代的人才必须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必须具有较强的能力和宽厚的基础。这就对我们的学习和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生中掀起科普阅读的热潮,提高科普阅读的水平,已经是当务之急。 
②科普阅读是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十万个为什么》丛书主编王国忠先生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方:“初中生读书,我建议不妨学学狗熊。熊猫和狗熊这两种动物,没有人不认识的。前者可爱但娇气十足,挑食,只吃某一类竹子,因而体弱多病。一旦这类竹子大面积死亡,熊猫也会活活饿死。狗熊不一样,食性杂,上树下水,荤素皆吃,所以能补充各种营养,体质强壮,力大无穷,在森林里称王称霸。初中同学要多阅读科普作品,最好不要‘偏食’。要博览、泛取,收开卷有益之功。 
③少儿时期通过阅读科普读物培养起的兴趣爱好和获得的知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科普作家陈针鹏先生说:“初中是人生培养兴趣的重要阶段,一个人如果在初中阶段受到优秀科普读物的熏陶,从而爱上科学,凡事喜欢提出‘为什么’,那么他的人生也许会因之改变。如果将来在这些学生中能出一位对科学进步有所贡献的专家,那么对整个人类都是一大贡献。” 
    ④通过科普阅读,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法轮功痴迷者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中,19岁的女大学生陈果和年仅12岁的小学生刘忠影的悲剧,向我们发出了沉痛的警示:科学精神的缺失,比文化知识的缺乏更加可怕。是否具备科学精神。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高低有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练习“法轮功”的人员中,有一些是高级知识分子,就说明了这一点。一个人是否具备科学精神,体现在他对待世界和人生的根本态度上,体现在他是否能够用客观、科学的眼光去分析、处理问题,体现在他是否迷信所谓的“权威”以及虚无的力量。 
⑤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实施,初中生群体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也逐渐浓厚,但科普阅读的现状却依然不容乐观。初中生学业重,闲暇时间少,阅读科普文章的机会极为有限。大多数初中生只有啃课本的份儿,没有“闲心”去品味科普的清新与芬芳。在“请写出你所知道的科普作家及其作品的名字”的问卷调查中,只有少数同学写出了儒勒·凡尔纳、凡纳·卫斯理及其作品的名字。当然,我们不能怪罪这些“可怜的小鱼儿”,因为我们提供给他们成长的“空间”太小,无法使他们自由地邀游于“海洋”。我们的科普创作和科普教育均未能为科普阅读提供良好的条件。     
⑥应重视科普教育,让科普阅读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老师要带头读科普,要向学生推荐好作品,这可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形成科普阅读的风尚;各科老师讲解与科普有关的教学内容时,可以穿插讲解或引导学生学习一些相关的科普知识;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科普演讲或讲座活动。这些都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阅读科普的兴趣。 
     ⑦我们的初中生是喜爱科普阅读的,只要我们科普作者、出版部门、学校、老师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科普阅读就一定会得到普及。让成长的心灵洒满科学之光,我们民族的明天也将是一片光明! 
  10. 如果把本文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①段到第     段,第二部分先写          ,  再写            。最后号召全社会为普及初中生科普阅读共同努力。 
  11. 本文是从哪三个角度论证“在初中生中掀起科普阅读的热潮,提高科普阅读的水平,已经是当务之急”这一观点的? 
    (1)                                                    。 
    (2)                                                    。 
    (3)                                                    。  
  12. 揣摩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完成下面两题。 
(1)第②段中写熊猫“偏食”意在告诫我们,读书要                           。 
(2)第⑤段“可怜的小鱼儿”比喻的是                                  。“海洋”比喻的是                                                    。 
13. 作者在第④段中说:“是否具备科学精神,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高低有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14. 结合上文,根据你的见解,给学校图书馆提三条建议。 
(1)                                                 。 
(2)                                                 。 
(3)                                                 。 
  
  
【试题答案】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一. 知识积累 
  1. 略        2. 略 
3. (1)最后添“不足”(2)最后添“浮游生物” 
(3)“改进”改为“提高”(4)“发展”与“开辟”对调 
二. 强化阅读 
  4. 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但这粮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仓。 
5. 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6. 作诠释、举例子、列数字,说明海洋中“粮仓”产量之多,质量之好。 
7. 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表现海洋的开发利用价值。 
8. 鳞虾产量高    鳞虾资源的丰富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一. 知识积累 
1. 略      2. 略       3. A       4. C         5. B  
6. (1)说明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新发明、新事物必会不断出现。 
(2)引起注意、突出强调下文。 
(3)总说——分说——总说。 
(4)爱迪生重视实用科技,爱因斯坦侧重理论研究。二人无优劣之分。 
二. 强化阅读 
7. 说明“科”和“技”的关系。 
8. 从侧面说明由于着眼点、价值观不同,对“科”和“技”重视的程度和需要关注的程度也不同。 
9. 对“科”和“技”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三. 链接课外 
  10. ④  初中生科普阅读的现状;重视科普阅读的措施。 
11. (1)科普阅读是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2)少儿时期通过阅读科普读物培养起的兴趣爱好和获得的知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3)通过科普阅读,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1)博览、泛取,收开卷有益之功。 
(2)没有“闲心”去品味科普的清新与芬芳的初中生    丰富的科普读物(知识) 
13.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提示:就一般情况而论,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的高低是有联系的,但在某些时候或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请注意“有时”二字。如果认为科学精神与知识水平高低完全没有关系,则不给分。 
14. 如:增添更多的科普读物,介绍最新科普读物,提供科普信息,举办科普读物讲座等等。 
【励志故事】 
钉子 
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的,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于是,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父亲这件事情。父亲又说,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给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这些围栏将永远不能回复到从前的样子。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象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默想: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