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与介绍
1、学习内容概述:
《诗六首》为语文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八课,其中包括了六首宋、明、清时期的诗,《书愤》为本课第三首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为第五首诗,本节课将完成这两首诗的学习。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对国家的挚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诗意理解难度不大,重点在于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2、学生分析:
学生为东北育才学校高一年级英语特长班的学生,语文素养较好,能够理解诗歌中意象的概念,初步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对宋代及清末历史有简单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文本理解作者情感。
2、运用朗读的方法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品析诗句。
4、能够背诵《书愤》。
——过程与方法目标:
诵读,想象,运用比较的方法品味语言。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先贤对国家的挚爱和对理想的执着。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2、初读《书愤》
解决字面意义,质疑提问
3、听读
听配乐朗诵录音,体会朗诵者所传达的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学生分组互相朗读,体会与所听朗诵是否一致?
学生讨论,朗读,教师点拨。
4、品读
选择你最欣赏的诗句来鉴赏分析,注意运用想象拓展、语句替换、相关比较等方法。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5、齐读
6、教师范读,指导朗诵。
7、背诵
8、引入《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简介写作背景
9、引导学生体会诗意
10、比较这两首诗。
11、总结
四、教学后记:
1、教学内容的选取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这似乎是不是问题的问题,表面上看,教学内容就是这两首诗。当然我们也都知道,实际上关于这两首诗可讲的内容非常丰富。在过去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我们往往只能以来参考书和教师个人的学识。于是语文课堂曾经经常被批评为参考书搬家、千人一面。当然这不仅仅是内容问题,还有教学方法的问题。于是我们相信一句话,怎么讲比讲什么更重要,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教法便会有不同的效果。
而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教师能够很方便的占有更丰富也更深入的教学资源,我们能够及时了解教学篇目相关研究的最新动态,于是当前的语文课堂内容便正在朝丰富化、深刻化发展。应该说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问题,就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芜杂和远离学生的接受水平。目前丰富的语文课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一种矫枉过正的混乱,而且教师也很容易沉迷于这种丰富与深刻的讲述之中。鉴于目前课程标准的简略,缺少明晰的教学目标体系,尤其是缺少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序列,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甚至具体的学段教学内容和目标的确定仍然要依靠教师个人的经验,那么教师便尤其应该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是在哪一学段的课堂上,而不是在专业的学术研讨会、报告会上。
对本课而言,教学材料为中国古典诗词,在小学和初中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一般来说高中诗词教学应适当的注重鉴赏方法的指导,对一些重要的诗词鉴赏术语应有明晰的认识。面对高一下学期的学生,我们的教学重点是初步一定的文本欣赏方法,并了解重要的诗词表现手法。进入本单元学习以来,我们重点学习了三种诗词欣赏方法,即想象拓展、文本替换、相关比较,本课教学目标即确定为运用这三种方法初步完成诗歌文本的鉴赏,并了解意象叠加这种表现手法。
2、诗歌教学中的诵读
诗歌教学中情感与美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诵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在诗歌教学中对诵读的注重可以说是目前语文教学界的共识。从情感体验的角度来说,声音能够直接影响到人的情感波动,而文字则要经过大脑的思考、想象的过程,一个有很高文学素养的人,这个思考想象的过程可能非常短暂,但对初学者而言,显然声音更容易打动他。
而且,学生如果认真的进行诵读的话,是必须基于一定的理解的,反复诵读的过程便也是逐步深入理解的过程。但这个反复并不等于简单的一遍遍重复。在这课教学中,诵读是通过疏通诗意、情感理解、文本欣赏等几个阶段反复进行的,每经过一个阶段,大部分学生的诵读便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大部分的诗歌教学中,充分的诵读是一种必要的过程。
除了学生的诵读外,我们常常会为学生作范读或播放配乐朗诵的录音,这显然能够更直接的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正是这种帮助也使学生减少了自我理解与感悟的过程,在某些时候可能反而会成为一种束缚。我们可以认为,范读也是一种教学中的脚手架,它的运用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来确定。对本课而言,《书愤》并不是一首非常难于理解的诗,应该更多的给学生自主理解与感悟的机会,因此本课中教师的范读环节并没有出现在教学的开始,而是在学生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后进行,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情感体验。而在课堂导入后播放的配乐朗诵录音并不是作为范读出现,而是一个问题情境的创设,这也是我要讨论了下一个问题。
3、多媒体的运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曾经是教育研究中的热点,也曾引起许多争论,应该说目前已达成了某些共识。仅就多媒体技术而言,这是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它的具体运用实际反映了教师的某种教育理念。一般来说,从知识传递的层面而言,恰当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的主要作用是:
1.激发学生兴趣,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心理参与程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降低认知难度,将抽象的化为形象的、直接的,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内容。
而从学生知识建构的层面而言,可以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的认知过程。
但我们需要注意,无论如何,就课堂教学而言,多媒体技术首先是达成某种教学目标的手段,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关注目标的明确。就诗词教学来说,从小学到高中应是从注重内容、情感的理解到注重文本鉴赏逐步变化的过程,应该越来越多的引导学生仅仅以文本本身为媒介体味诗词,这样相应的音乐、图画、动态视频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情感的技术手段应该随着学生年级或者说诗词欣赏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减少,同时也避免图画等确定的形象限制学生的想象与感悟的空间。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基本没有出现图画、动态视频等,学生初读文本后呈现的配乐朗诵录音并不以降低认知难度为目的,而是为了引发学生的质疑,从而触发学生自我深入理解诗歌情感的过程,也就是一种问题情境的创设。
四、关注学生的思考
诗歌教学中情感体验应该是一种重要内容,但对高中生而言,更要学习用语言去表达这种体验,鉴赏这种体验。让学生感动并不是语文课或者说高中语文课的目标,也不是衡量一堂课的标准。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在情感体验之外更多的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本课而言,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的掌握,这种运用注重的是过程与方法,因此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练习,这个过程比给学生结论显然更重要。教师可以适当作出示范,给学生展示这种方法运用的思维过程。然后可以让学生当堂在练习本上书写,而不仅仅是口头的讨论,书写可以放慢思考的速度,但也提高了思考的强度,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更有利于思维的成长。
有人说,每一节课都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它已经是不可更改的,但也正是种种遗憾让我们反思,让我们有新的领悟,也让我们有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