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课堂实录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上课铃响,任老师扫视了一下全班,学生逐渐集中精力安静了下来。)


师: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用神秘的语气说)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放录音)


(学生专注的倾听,脸上渐渐露出欣喜的表情,有人举起了手。)


评:用多种感官研究事物——学生容易忽视用耳来倾听风的声音。


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


生:是刮风的声音。


生:还有风吹在电线上的呜呜声、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的号叫声。


师:看来同学们都对风的声音很熟悉。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你对风有多少了解呢?(板书课题:风)


评:引出研究课题,并了解学生的已有水平,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有些学生略显迟疑。)


师:你看到刮风时有什么现象?


(学生似有所悟。)


生:刮大风的时候塑料袋都被吹到了很高很高的空中。


生:风会把地上的土和沙子吹起来,污染空气形成沙尘暴。


生:海面上刮起的台风会把渔船掀翻。


生:我看见电影里演过:龙卷风把汽车和奶牛都卷到了天上。


评: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及知识经验,为新的研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师:看来同学们平时就很注意观察刮风时的现象。一位名叫克利斯丁娜的加拿大孩子还写了一首小诗呢,你想听一听吗?


生:(很热烈的喊)想。


师:(用舒缓的语调朗诵)谁见过风?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当树枝摇曳时,风正从我身边走过。谁见过风?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当树叶飘落时,风正与我擦肩而过。


(学生情不自禁的鼓掌。)


评:在用语言文字描述、记录风的现象的同时,欣赏和体会文字的韵律美。在学科的整合中理解“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师:大自然的风可真神奇!我们把这位客人请到教室里来好吗?


生:(快活地)好!


师:那怎样才能在教室里“制造”出风,并让大家感受到风的存在呢?


(学生默默的思考,举手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高举起手。)


生:用扇子扇。


生:用电扇吹。


评:学生在结合生活经验寻求解决办法。


师:往哪儿吹?


生:吹到脸上,或者往一个塑料袋上吹。


师:塑料袋会怎样?


生:会被吹鼓了,还会象风筝一样飘起来。


生:跑起来就有风了。


师:你是说当你跑起来时,你就会感受到风了?


生:旁边的同学也会感到我把风“带起来”了。


(老师略微点头肯定。)


评:不论哪个学科的教师都应注意训练孩子们说完整的话。这不仅对其表达能力有帮助,还会影响其思维的深度。


生:把气球吹起来以后一撒气就会有风吹出来。(见老师在期望的注视着他等待倾听)可以再风吹到长头发上,头发就会飘起来。如果一撒手,气球就会“飞”出去了。[]


师:(微笑着点了点头)看来同学们还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是吗?想不想把你的好办法告诉小组里的其他同学?


生:想。


师:老师还为每组准备了一份活动材料,等你们小组商量好了可以亲自动手做一做。


(学生很激动,教师待其平静下来。)


师: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当风吹起来的时候你能观察或感受到什么;当风静止的时候有没有这些现象。


(有些学生听完后就想举手,老师停了一下。)


师:希望每个小组都能作出自己完整的解释。如果还需要其他材料,可以来找老师。好,开始吧。


评:引导学生不仅注意发生的现象,还要进一步作出思考和分析,最终形成自己的认识、理论。


(学生活动,教师深入到各个组观察。活动材料有:扇子、气球、一张纸、一个漂亮的“向日葵风车”等。)


师:(示意学生终止活动)哪个组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和思考跟大家说一说啊?


生:我打开电扇往手上和胳膊上吹气,觉得凉凉的。


师:(带有疑问的神情)吹“气”?


其他学生一起帮他纠正:吹空气!


师:用电扇“吹空气”的时候就有风了?!


(该生点头表示同意。)


评:在寻求科学的表达的同时,也是在进行科学的思考。教师对其描述内容的强调使一些学生意识到了风和空气之间的联系。


生:用扇子往这个小风车上扇风,风车就转了起来。


师:没有风的时候呢?


生:没有风的时候小风车是不转的。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风能让小风车转起来。


评: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逆向推理。


(教师等待后该组没有做新的的解释。)


师:其他组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把这张纸卷起来,再用透明胶粘成一个筒。用嘴向它吹气的时候,它就往前滚动。


师:这个办法挺特别的!(建议其演示)我们都发现风能让纸筒滚起来。那么你们是怎么分析的呢?


生:我们认为风有“冲力”,是风的“冲力”使纸筒滚了起来。


师:你们认为风有一种“力量”?


生:(坚定的说)是的。


师:其他组也这么认为么?(叫刚才那个组)你们组现在是怎么想的?


评:对曾经遇到困难的学生不能放弃,我们要把这样的学生当成“主流”,对其付出更多的耐心,直至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迈出前进的一步。


生:我们同意他们的说法,是风的力量让小风车转的。要想让小


风车转起来,就得有一个“推力”推动它。


师:(演示:用手指推动小风车的叶片,风车转了起来。)是这样吗? 那风吹的时候呢?


生:风吹的时候,风的力量给了小风车一个“推力”,小风车就转了起来。


师:(演示:用扇子扇,小风车又继续转了起来。)我们能看见小风车在转,也能感到风的吹拂和力量,可是我们却看不见风。在风车和扇子之间存在有什么?为什么用扇子一扇就有风了?[]


评:将学生的注意力再一次引向空气,引导学生体会风从“静态”变成“流动的”。


生:(几乎同时脱口而出)是空气!(教师请学生举手代表大家说。)


生:在扇子和小风车之间有空气。扇子一扇,空气就“跑”了起来。


生:我不同意他的说法!空气又没有脚,它怎么会跑呢?是像水一样“流动”了起来。


师:你们觉得哪个词更准确呢?


生:(纷纷表示)是“流动”。


师:(用肯定的目光鼓励他)我们扇扇子的时候空气就流动了起来。


刚才有的同学用嘴吹、有的同学用扇子扇、还有的打开了电扇……看来同学们都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制造”出了风。同学们制造风的方法和工具各不相同,其中会不会包含着共同的道理呢?


评:由现象的分析进入综合推理阶段。但是,显然刚才的问法比较成人化,学生不易领会。


(学生略显迟疑)


师:想一想,风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换句话说,风是怎样形成的、风是什么?


生:(恍然大悟)风就是流动的空气。


生: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


师:让老师把同学们的发现记下来。(板书:空气流动形成风,风有力量。)看来大部分同学们都发现:当空气处于流动状态时它就具有了力量。那么同学们,这种力量在空气处于静止状态时具有吗?


生:(略作思考)没有。


师:风可以让物体运动起来,它具有能量。风能是一种能源,而且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它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学生露出好奇、神往的表情,有一些学生略显迷惑。)


评:把风作为能源介绍给学生,可以使学生以更开阔的视野理解世间的事物。但学生原有的程度水平不尽相同,不必强求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


人们常利用风的力量来做事情,风车的使用就是一根好的例子。(打开课件:风车外形、构造、转动后排水、磨面、提起重物……)风车在风的力量的推动下转动,从而可以提起重的东西。你是不是也想自己动手做一个能提起东西的风车模型呢?


生:(热切地)想!


师:(出示一个做好的风车模型)先仔细观察一下:小风车由几部分构成,每部分是用哪种材料制成的?


生:小风车由六部分组成。有纸风车,是用比较硬的纸做的,用一颗图钉固定在一根细木棍上。


师:我们可以叫这个细木棍“轴”。


生:这个轴是一根圆的带橡皮头的木头铅笔。轴把风车支撑在一个纸盒上,风车和纸盒之间有一颗珠子。轴的另一端有比较粗、不很长的圆柱。


师:我们可以称它为“轮”。


生:在轮上用透明胶带粘着一根线,线的下面系着一个塑料小桶。


师:观察得很认真,描述得也很详细。请你为大家演示一下它的用法,好吗?


评:只有实际演示才能使学生从风车模型的转动、提起物体等现象中理解风车的工作原理,体会风的力量,理解风中蕴含的能量。[]


(该生演示,有的学生惊叹不已。师生一起数了数,发现这个风车一共提起了10颗豆子。)


师:如果每个小组完成一个风车模型的制作,你们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有没有什么应该注意的事项?需要小组里的每一个人做什么?


老师这里有六幅制作过程图供你们参考。(出示图)等这些问题你们都考虑好了,就由组长到前面来取一套材料。希望每个小组都开动脑筋,对风车加以改造,使它能提起更多的重物。如果你们需要老师的帮助,请举手示意我。我们开始吧!


(学生制作,教师相机给与必要的帮助。)


评:制作过程图会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小组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师:(示意学生终止活动)谁愿意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生:(演示)我们组的风车能提13颗豆子。


评:前面演示时师生共同“数豆子”对学生产生了影响,学生意识到了数字的意义、数字统计的作用。


生:我们组的风车转得不太好。(演示)


师:让大家都来帮你找找原因。(举起那个风车)


生:他们组把风车装反了,应该让扇叶朝前,平的那面向后,不然不能“兜住风”。


师:谢谢你。我还发现由一组的风车转得不太灵活。(展示那个风车)你们看这又是什么原因?


生:他们的孔打斜了。轴应该和纸盒垂直,你看他们的轴跟盒子都快成45度角了!


生:老师,我们的风车不知道为什么老“蹭”盒子。


师;谁能帮他们找出问题?


生:在风车和纸盒之间应该装上一颗珠子。


生:我们就没有用珠子。


师:那你们的风车转起来的时候不会和纸盒发生摩擦吗?


生:我们在风车后面加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


评:因为的第一次动手制作这样一个机械装置,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应允许学生失败,也允许学生不会做。但失败的,我们要帮学生找到原因;不会的要给他放一块“过河用的垫脚石”。当然,还有另一种解决办法是在制作前将各种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提示给学生.


师:原来是这样的!你们都很善于动脑筋。虽然有的组成功了,有的组暂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老师觉得同学们一定会成功!


课下继续改进你的风车,下次上课我们比一比谁的风车提起的豆子作多,行不行?好,下课。


附:本课概述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有的认知背景是:1.认识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2.对“水可以流动”、“流动的水有力量”有过探究。本课在学习时,从刮风时的现象入手,通过“感受风的力量”,引导学生在亲自体验的基础上认识风的力量,又利用风车模型将风所具有的力量呈现出来,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接下来的课中,师生还将继续研究有关风车以及人对风的利用、观测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