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殽(xiào)函  膏腴(yú)  合从(zòng)(以下“约从”“从散”之“从”皆读zòng)翟景之“翟”读zhái(凡姓皆如此读)墨翟之“翟”读dí(名) 召(shào)滑之“滑”、王寥之“寥”皆依今读。
镞(zú)  笞(chī) 因利乘(chéng)  万乘 (shèng)之势 将(jiàng)数百之众
二、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2.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
君主——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一)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二)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可以一边讨论一边板书要点,最后形成下表(表中圆括号的数字表示段落顺序):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②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③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①“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②“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r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三、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①  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  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③  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①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②“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四、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二、诵读第3段。
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①  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  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③  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补充解释:“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④  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说明〕以上内容可以在分层诵读中依次讨论。诵读和讨论是交叉进行的。在全班学生基本成诵之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三、诵读第4段。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提问: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说明了什么?(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仁义不施”。)
再问“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说明了什么?(“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在学生基本成诵后,还可以问:你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
教师小结时主要谈两点:①贾谊是对陈涉起义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②阶级的偏见也是有的。
四、留作业。
1.背诵第3、4段,准备诵读第5段。
2.下面两段话均摘自《过秦论(中)》,只要求看懂大意。读后就以下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①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应当怎样解释?
②  作者是怎样分析陈涉起义的?
引文(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r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引文(二):“二世……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珠,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课文第3、4段。
2.答问:读过引文(二)后,再看课文第4段中关于陈涉的叙述,你认为“瓮牖绳枢之子……倔起阡陌之中”这段话的总体意思是什么?(他不凭借高贵的地位和杰出的才能,却很有号召力,就是因为他的奋起反抗符合人民大众的心愿,但“才能不及中人”这句话却带有明显的贬意。)从全段来看,其内容可用引文(二)中哪些字眼来概括?(“民危”“易动”——这就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而“民危”“易动”,正是暴政所造成的结果。由此自然转入议论。)
二、诵读第5段。
补充注释:①“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意谓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政权,其力量是不小的。②“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雍州的地势、殽函的险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意谓秦地的优越地形并未发生变化。③棘——课本注,“棘”通“戟”。此与上文“斩木为兵”矛盾。按:“棘矜”应合解,即伐棘为矜,矜仗也。“鉏耰”又作:“耰鉏”,是一种农具,类似今之长柄大锄。这样解释,正好跟下文“钩戟长铩”对应成文。④同年而语——又可以写作“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之意。⑤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这句说的是秦统一全国以前的事。万乘,战国时的大国也称“万乘”。同列,秦与山东各国皆诸侯,故称“同列”“序”“朝”为互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秦很强大,所以八州诸侯都来朝拜它。按:从秦孝公到秦统一全国之前,共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说“百有余年矣”。至“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才说到秦统一天下。⑥攻守之势——“攻”,指统一六国以前;“守”,指统一六国之后。
划分层次: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诵读诣导: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说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
①  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口气。
②  以下连用六个“也”,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
③  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属(于)”“非銡(于)”“非抗(于)”和“非及”。(“非及”后其实也可加“于”)。
④  “向时之士也”后作一顿,为下句转折畜势。
⑤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也”后有较长停顿。如去掉“也字”,再增“何也”一句,答案即是全文结句,可见作者有意为下文蓄势,所以述而不问。
⑥  “试使”三句,重复上文之意,换假设口气,再作一鉏。
⑦  “然秦”三句作低回之势,以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于顶峰,稍作一顿,再逼出“何也”一句。
⑧  “仁义不施”是一篇纲领,用深责语气读;“攻守之势异”用解释语气读,寓“不知天下之势”之意。
以上内容都穿插在诵读过程中说明。
三、总结全文。
1.归纳全文中心。
让学生答课文后练习第一题。答案:第二种。
注:人教社教参认为答案是第一种,误。理由参见前面的引文(一)。要尊重作者原意。
再问学生: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借古喻今,劝谏西汉统治者实行仁政以安民。)试从前面的引文(二)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2.分析本文论证方法。
①  以史实为论据。
问:本文前三段纯属叙史,这跟作者要论证的观点有什么关系?(秦统一全国前对诸侯处于攻势,统一后对全国人民处于守势,是为了说明“攻守之势异”这一点的。)秦王朝在这不同的两个时期内所采取的政策有区别吗?(处于攻势时期采用的是诈力政策,处于守势时期采用的是压迫人民的政策,二者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试用引文(一)中的话来说明。(“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包含了怎样的意思?(仁义不施。)
板书:用史实作论据。
②  对比论证。
问:第5段以九国之师跟陈涉做对比,有什么作用?(九国之师拥有大批谋士、精良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无法战胜秦国,而一群斩木为兵的农民军却战胜了秦国,这说明秦的暴虐无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试用引文(二)中的话来说明。(“民危”——陈涉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燎原烈焰)。
问:本文还有哪些对比?(秦人“开关延敌”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的对比;“会盟而谋弱秦”与“争割地而赂秦”的对比;“序八州而朝同列”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对比。)指出:这些对比跟论证只有间接的关系。
板书:对比论证。
3.语言特色。
先让学生举出若干对偶句和排比句,再举出若干散句,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归纳:骈散结合,读起来声调铿锵,而又不觉呆板。
四、做课文后练第三、四题。
附答案如下:(个别题答案与教参不同)
第三题
1.AC
2.AD
3.四“利”字均有细微差别:A.利益,与“害”相对。B.锋利。C.顺利。D.有利条件。
4.BC
第四题
1.席(名词作状语)卷天下,囊(名词作状语)括天下(注:
人教社“教参”以此二字在文言文中作动词用,误。)
2.争(动词作状语)割地面赂秦。
3.会盟而谋弱(形容词用如动词)秦
4.弱(形容词定语)国入朝。
  
  
过秦论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导入新课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批评了那种“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的主观主义学风,教导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为什么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一句话,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预习指导
印发预习提纲,以学生自学为主。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并完成下面练习:
(1)给下面加黑字注音:
①合从(  )缔交  赢粮而景(  )从(  )
因利乘(  )便    万乘(  )之势
②宁(  )越  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宁(  )静  乐(  )毅  安乐(  )
③翟(  )景  墨翟(  )  召(  )滑
累召(  )不应  蒙恬(  )  銡(  )
④逡(  )巡  鉏耰棘矜(  )矜(  )持
度(  )长絜(  )大  度(  )德量力  内立法度(  )
(2)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或查字典(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给课本上没有注释的下列加黑字词作解释:
①务耕织(    )  守战之具(    )
②会盟(    )  重宝(    )
③明智忠信(    )  尊贤而重士(    )
④兼韩、魏……之众(    )  杜赫之属(    )
⑤于是六国之士(    )  于是从散约败(    )
⑥开关延敌(    )  天下诸侯已困矣(    )
⑦因利乘便(    )  延及孝文王(    )
⑧享国之日浅(    )  陈利兵而谁何(    )
⑨铸以为金人十二(    )  自以为关中之固(    )
⑩斩木为兵(      )  同年而语
闾煜路切∪跻玻    )  为天下笑者(   )
(3)说明下列加黑词的用法: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面句中加黑的词语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
③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
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⑤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5)在横线上填空: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句省略了主语  。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  。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句,“一夫作难”指  ;“身死”后面省略了  词  ;“为天下笑者,何也?”是  修辞句。
(6)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黑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黑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黑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黑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D.加黑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说明:预习提纲部分最好印发给学生,特别是作者和时代背景部分,教师不必再赘述。课本“预习提示”部分对本文结构、中心及文采已有简要说明,要引导学生结合“提示”基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附〕  练习答案
(1)①zòng  yíng  cóng  chéng  shèng
②Nìng  nìng  níng  yuè  lè
③Zhái  dí  shào  zhào  tián  xiān
④qūn  qín  jīn  duó  duó  dù
(2)①致力,从事;防御和进攻  ②诸侯间聚会而结盟;贵重  ③懂事理,有远见;尊重  ④同时并有;类  ⑤介宾短语,在那时;介宾短语,从此  ⑥迎接;因窘,困厄  ⑦凭借有利的形势;延续  ⑧享有;时间短暂;陈列;锋利;兵器  ⑨以,连词;为,做;认为  ⑩树木;兵器;论  愎家;变小,缩小;削弱,变弱;介词鞅唬惶煜碌娜
(3)①名词作状语  ②使动用法  ③名词作状语  ④使动用法
(4)①夸张  ②夸张  ③夸张  ④比喻  ⑤借代
(5)①秦孝公  ②之  ③陈涉起义;介;于;设问
(6)C
研习新课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句如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回答,教师提示:读单元知识短文第318页的最后一段。)
3.提问: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习”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2.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检查讲评作业: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
……”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研习新课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译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公、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5.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
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附〕  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镝”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5)A有误  ,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墙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6.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并吞八荒”之举。
7.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服务的。
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译。
〔附〕  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译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殽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殽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  (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的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士人”。(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继续研习新课:
1.第4自然段导读:如果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猝、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    ”,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    ,也不是因为秦国的    不强大和    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    ”;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    ”和“    ”,而是因为秦“    ”。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    ”;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来看,“山东
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    ”之贤、“    
”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    ”“    ”“    ”
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
2.第5自然段导读:
课文“预习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练习: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    ”及“    ”;第2段的:“    ”、
“    ”及“    ”;第3段的:“    ”及“    
”;第4段的“    ”。
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    ,    ”的九国
较量的结果是    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    ”
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
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
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    ”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附〕 练习答案
1.(1)

(2)余威震于殊俗;力量强大;力量;地理。(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振长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仲尼、墨翟;陶朱、猗顿;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仁义不施。
2.(1)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赂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余威震于殊俗。
(2)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胜;同年而语;何也。
(3)(略)
布置作业(作业指导和补充练习):
1.完成“思考与练习”题”。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1)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2)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据此,教参所供答案似欠妥。
2.补充作业:
(1)对“思考和练习”第三题作如下补充: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3)以“思考和练习”第三题加黑字为重点,自制文言字词卡片,积累知识。
(郭发栋  王燕章)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