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打扮一番,我准备带女儿出门:“宝宝走,妈妈带你去上街。”女儿立刻奔向小床抱起布娃娃,不走样地学舌:“宝宝走,妈妈带你去上街。”
我把女儿放进自行车的后座,对她说:坐好。女儿把布娃娃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拍拍它:坐好!对这一切我已习以为常。在女儿数年的坚持下,我们家的所有成员都默认这个布娃娃是有生命、有人权的。女儿叫小乔,她的布娃娃叫咪咪乔,咪咪乔是女儿的女儿,小乔早已成功地为咪咪乔争得一席之地。
第一次争取人权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我见咪咪乔已经旧了,就好心好意地对女儿说:“不要它好吗?妈妈另外给你买一个更大更漂亮的。”女儿沉默了好一会儿,转头问爸爸:“妈妈是不是也对你说过不要我,她另外给你生一个更好的?”我和丈夫面面相觑,十分惊讶这话出自5岁小姑娘的口。看到女儿那张小脸满是愤恨,我们都没敢吭声。
那天,女儿和咪咪乔并排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丈夫走过去一屁股坐下,女儿马上瞪大眼睛大叫:“哎呀,疼死了!”丈夫吓了一跳,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自己坐在咪咪乔的身上,女儿是在替布娃娃叫疼。总之,女儿持之以恒地使家里每一个人都不敢忽视咪咪乔的存在,都承认咪咪乔的生命及生存权。这种承认多少有些虚伪和应付,因为每个成人实际上都不可能把布娃娃当作有生命的活人。
我们哼哼哈哈地附和、将就,但女儿要是不在跟前,我腰酸背痛时会一把拎过咪咪乔垫在后面,丈夫看球赛一激动就对身边的咪咪乔又打又拍。女儿发现后自然是伤心无比。而我们只在女儿眼泪汪汪时做出惭愧和道歉的表情,事过之后一切如旧。
假日的街头,热闹和拥挤数倍于平时,我的自行车是在绿灯变化前最后一刹那驶过十字路口的。在路口中央岗亭的交警注视下,我猛蹬了几下骑了过去。
不料,背后的女儿尖声叫起来,小身体也使劲地往后撑。原来,咪咪乔不知怎么掉下去了。我回头一看,它正手脚朝天地躺在路口中间,远远看去,真像无辜又无助的婴儿。
这时,两边排着长龙的汽车已经发动,“突突突”地向咪咪乔驶去,眼看它被轧得粉身碎骨已是无法避免的事,女儿大哭着朝它奔去。我连忙死死按着女儿不敢松手。女儿放开嗓门,朝那位交警大声哭喊:“叔叔,救救我的娃娃!”
我本以为女儿的喊声不会有什么效果,不料奇迹发生了:那位交警朝我们看了看,迅速转身,果断地做了一个手势,两边的汽车发出一片紧急停车的刺耳声,最前面的车子急刹在离咪咪乔不到1米的地方。年轻的交警敏捷地跳下岗亭,把布娃娃拾了———不,抱了起来,然后示意汽车继续前行,自己则快步来到已经惊呆了的我们母女俩跟前。
我赶忙迎上前。交警立正,举手敬礼:“请照顾好您的孩子!”他并不把布娃娃交给我,而是转身两步走到女儿跟前,郑重地把布娃娃交给她,又是一个立正敬礼:“请照顾好你的孩子!”这次是对女儿说的,他所说的“孩子”分明是指布娃娃咪咪乔。
那一刻,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眼前这个年轻的警察可以如此郑重认真地对待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布娃娃!他懂得小女孩视布娃娃为自己的孩子相比较起来,我平时对女儿的敷衍就显得虚伪多了。
当天晚上,我守在熟睡的女儿身边,布娃娃咪咪乔照常躺在女儿的枕边,仍是一副憨态可掬的笑模样。我拿起布娃娃,脑海里不停地重播白天那一幕:年轻的交警举手敬礼:“请照顾好你的孩子!”
正感到十分惭愧,我触到布娃娃的小裙兜里有什么东西,轻轻掏出来一看,原来是用白纸细心包好的咪咪乔断了的指头,是女儿为之伤心痛哭的手指。我心头隐隐作痛,马上起身去想法补好那只小手。那不只是普通的布娃娃的手,而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女儿的“女儿”病了,受伤了,外婆还会无动于衷吗?肯定不会。
夜深了,怀抱修好的咪咪乔,看着熟睡的女儿,夜色竟是那么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