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是人教版第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亲切、富有童趣的文笔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的三种语言,让学生了解一些大自然的现象,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美妙,激发儿童对大自然的兴趣。低年级的讲读课文区别于中高年级,本课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朗读训练,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


2、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自读感悟,运用启发性教学原则。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结合学生年龄特征,本课的教学要求是:


1、掌握课文生字,知道课文中的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2、看懂图意,理解课文,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生对大自然的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句子较难理解。


教学设计:


一、生词引入,解题激趣。


1、出示生词(语言)谁能把生字读一读?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两个“口”)说明和什么有关呢?(嘴巴、说话)


2、CAI课件展示公鸡打鸣、黄叶纷纷往下落、乌云漫天电光闪,说说都告诉我们什么?引入课题: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大自然的语言还有哪些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去发现吧!


展示接近学生生活的自然现象揭示课题,使深奥的自然现象变得接近,容易理解。


二、组织初读,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看拼音把每个字读准,特别是生字的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诗读通。


2、交流生字读音情况:指名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并领读。


3、交流通读句子的情况:把你认为读得最通顺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结合交流情况重点指导以下三句。


(1)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有一个个圈圈。(注意轻声音节)


(2)古老的“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注意名称连读)


(3)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啊”变音读n音)


(4)正确流利的读诗句,并说说从诗中你又了解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提醒大家读生字的时候注意什么,读得最好的一节读给大家听,这种方式尊重学生的意个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品读诗句,指导朗读。


1、自渎体会,哪一种大自然的语言你最感兴趣。


2互动交流、点拨指导。(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教学)


(第二小节)


(1)CAI课件展示(一个个静态的“逗点”变成摇着尾巴的“逗点”)这是什么?仔细看看这是什么?


(2)引导想象: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动,招呼朋友多高兴呀,它们会说什么呢?你听了心情会怎样呢?该怎么读这句话呢?


这时学生兴趣高涨,急不可待想读书。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展示,让:“逗点”瞬间变为富有生命的小蝌蚪,展现了春天一派生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又理解了课文,内化了语言。


(3)自由练读、指名朗读、结合点评。


(第三小节)


(1)CAI课件展示一条大鱼,谁知道这条鱼有几岁?你是从哪句诗看出来?该怎么读让大家都知道这种大自然的语言呢?


(2)学生练读、指名朗读。


(第四节)


第四节主要讲的是三叶虫化石,告诉我们喜马拉雅山曾是汪洋一片,这种漫长的地壳演变,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师生动的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对地壳的演变有感性认识,从而达到产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1)指名试读,说说这一节告诉我们大自然的什么语言?


教师结合课件讲解“三叶虫”理解“镶嵌”,简单介绍“喜马拉雅山”。


(2)“喜马拉雅山”是那么高,那么大,可见远古时候那儿的海又大又深,诗句“那儿曾是汪洋一片”该怎么读呢


(3)指名试读、点评指导。


教师在引导学生反复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捂,在读中培养语感,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独立思考,体会感情。


四、回归整体,赛读拓展。


(1)赛读:把三小节连起来练读,比比看谁读得好。


(2)其实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它们千奇百怪,妙不可言,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齐读第一小节和最后两节诗。


(3)拓展: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回家也可以查找有关大自然中还有哪些语言。


好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本课教学意在引起学生对大自然感兴趣,激发学生查找资料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