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案例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背景: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上海新教材二年级下的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获取,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教诲儿子要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最后揭示出:“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生活哲理。作者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意清新,含义深刻, 寓理于事。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能力目标: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的特点,能边读课文边展开丰富的想象。


三、 情感目标:


通过诵读感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的教学重点,我把它落实在高尔基在院子中赏花和高尔基写信教子两个部分;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高尔基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愉快……”。


在教法方面,随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等新课改精神的深入开展及素质教育的逐步完善,符合课改精神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应运而生。本课通过采用这一学习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学法方面,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研究语言文字。


实例:


(一)接触课题


1.板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以教师提问引发学生提问——看了这课题,大家已经知道些什么?正在思考些什么?谁来说说?


其间:①抓“和”,明确两个人及彼此间的关系等。


板书:子、父


②简介高尔基及他的儿子


过渡:一起来看“父子之爱”的具体情况。


(二)走进文本


1.组织自读(编好自然段),齐读,初步感知两件事。


随机板书:栽花、写信


2.抓住要害,引领研读。


A.研读第2~5自然段。


以教师提问诱导学生提问——在读这部分时,大家有没有碰到困难?有哪些困难?谁来讲讲?其间,尽可能处理好以下几点:


①了解家乡→意大利的距离。


②掌握多音字的念法(标调);留心生字“妻”、“庞”笔顺(书空)。


③让开放五官(投入情感、运用想像、结合看图),读好第4~5自然段,同时较准确地理解“全都”“姹紫嫣红”等词义。[]


④比较、讨论:“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与“心里说不出高兴”的异同。哪句更符合事实?为什么?(花→儿子;鲜花的美丽→儿子的可爱;高兴得无法用语言表达)


随机板书:留下美好被称赞


B.研读第6~9自然段


以教师提问鼓动学生提问——读了这部分,谁有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讨论讨论?


其间:尽可能生成并领会以下几点:


① 关注“信里说”及“……”,让明白:这不是信的全部,而是选出来的重点内容。


② 留意引号有多种写法(双、单、半)。此既表示多段连续引用,也为了强调、突出,让更好地引起注意。使 用时,要看具体需要。


③ 借助“无论……都……,那……”,让明晓:花是美好的东西,但美好的东西不止是


花……


④ 抓住“‘给’永远比‘拿’愉快”(比),让明确:“给”:付出,关心、帮助别人……;“拿”:得到、索取……此可理解为:得到人家的关心和帮助……如是正当的


得到,那也是愉快的;要是不正当得到的,比如:借了人家的不还、捡到有用的不交,


甚至是骗到的、偷到的、抢到的,那不仅不愉快,而且是可耻的。但不管怎么样,给”


肯定永远比“拿”愉快。这是“父”给“子”信中的关键赠言,是值得“儿子”永远记


住,并照着去做的至理名言。


随机板书:(改原“写信”为“赠言” )“给”永远比“拿”愉快!


(三)揿住要旨


1.齐读全文;分P女生及指名读第6~9自然段;范读第7~9自然段;齐读全文。


2.以教师提问激励学生提问——学到这里,特别爱思考的同学肯定还会有问题,谁来证明自己是个特别爱思考的同学?


3.注重生生对话。必要时,启动以下程序——


师生模拟“父子”通话,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文本的有关内容、意会赠言的基本意义,并为课后写回信作相应铺垫。


①选生拟“父”,师拟“子”——语路参考:好?存活?花开?开得怎么样?看着高兴?其他人?喜欢?如要,愿给?为什么?我?为什么?……


②师拟“父”,选生拟“子”——语路参考:劳累?好?信收?为什么要写信?识?懂?不懂?在院中→在岛上?哪句印象最深刻?背?“给”?“拿”?愉快?为什么?记?做?……


③让发挥主见,各同桌间相互“通话”。


4.视情作结:“子”忙着栽花——留下美好被称赞;“父”写信赠言——“给”永远比“拿”愉快。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写好两个生字;


2.朗读并背诵课文第四和第五小节;


3.摘抄自己特别喜欢的词句;


4.代“儿子”给“父亲”写封回信(注意信的基本格式)。


反思:


课堂上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先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件事:栽花、写信,然后抓住要害,引领研读,使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在课堂上,我始终以教师提问诱导、鼓动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发真问,解真疑。师生模拟“父子”通话,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文本的有关内容,同时也实现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通过这样的课堂对话,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更教会了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做人。


但现在想想,当初的预设和实施中有一点被我疏忽了——不管是我拟“子”,还是我拟“父”,都由我主控,这未免影响了学生的更自主发挥。倘若其中一环考虑改由学生主问,那效果也许会更加合理、实在。还有,不管是我问、学生答,还是学生问、我答时,都可动员起更多学生“随便插嘴”,那效果也许会更加生动、自如。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