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教学,在引领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时,可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老师分别扮演苏轼、学生的角色。比如学习课文1——3节,老师问学生:“您老为什么心绪不宁?”
学习第四节,问学生:“您在遥远他乡,思念亲人,您在埋怨什么呢?”学习第5、6节,问学生:“这些豪词,怎么能表达您的宽慰之情呢?”
课文的第4节,只是简略地描述了苏轼埋怨的话语,用省略号省略了其它埋怨的内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补白练习。学生会从各个角度揣度苏轼内心的惆怅之绪和伤感之情:“苏轼在埋怨皇帝,为什么让他到密州做官,以致于让他和弟弟身处两地?”“苏轼也在埋怨中秋的皓月,为什么偏偏在他与弟弟分离的日子里,变得这样明亮,圆满?”“苏轼还会在埋怨,时间过得太快,与弟弟一别,又是七个年头了!”“苏轼也可能埋怨密州百姓欢聚的气氛过于和谐、热闹,以致于引发了他的思亲之情?”……学生在品读文本后,感情与苏轼此起彼伏,融为一体。
我趁热打铁,追问学生:“难道苏轼在这风清月朗的中秋之夜,长久地沉湎在这痛苦的思念之中吗?”学生马上齐声否定:“不是!”“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话音未落,有一位学生大声地喊出了第5小节的开头:“他转念一想——”“继续读下去——”“苏轼转念又想到了什么?”在学生寻章摘句时,我顺水推舟,将词句“人有悲欢离合……千里共婵娟!”与词句的意义一一对应起来。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挖掘这几句词句的意蕴,我再问:“苏老先生,这区区数语,这些豪词,怎么能表达您的宽慰之情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火花被迅速点燃,“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如果没有分离,怎么又会体会到相聚的滋味呢?” ……我被学生极富哲理的话语而震撼,学生虽然年少,没有人生别离的曲折经历,但已走进了苏轼的心灵。于是,我接着学生的感悟,开始一边引经据典,一边出示古代关于别离的诗、词句:“是呀,自古以来,很多诗人、词人都已经学会正确的看待人与人之间的悲欢离合,像诗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词人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面对悲欢离合,还是让我们像苏轼一样把美好的祝愿送给别人吧!(齐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后,让我们一起追随苏轼的心迹来吟唱《水调歌头》(出示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学生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