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英才小学 刘春玲


教材分析:《半节蜡烛》生动的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机智勇敢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的事。课文以“半截蜡烛”为线索,描绘了一场虽然没有硝烟,但异常紧张而又激烈的战斗。文章字数不多,但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尤其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得非常成功。所以,教学本课,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定的动作、神态、语言和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等描写,朗读体会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可贵性格和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险的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险境中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增进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2分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说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之处?(装有情报)


2、是呀!正是这与众不同的半截蜡烛,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惊心动魄的战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精彩的战斗过程.


二、出示教学目标:(1分钟)


1、学习课文,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跟德军周旋的。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三、自学导航:(10分钟)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3-7自然段,完成练习:


1、说说伯诺德夫人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用曲线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心理活动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描写她动作神情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特点。


2、想想大儿子杰克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体会人物的特点。


3、找出小女儿杰奎琳的语言、动作的句子,想想从中反映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四、交流探讨(15分钟)


1、当德军点燃蜡烛后,伯诺德夫人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呢?


出示句子:(1)“伯诺德夫人知道……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指名读,理解句子意思,体会伯诺德夫人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点出重点词指名读。


出示句子(2)“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把蜡烛吹熄。”指名读,现在你从伯诺德夫人的言行中又体会到什么呢?(镇定机智、临危不惧)抓住哪些词读好?(急忙,轻轻)


2、引读过渡: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似乎”是什么意思?能去掉吗?为什么?


是啊,危险过去只是暂时的,但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此时大儿子杰克再也坐不住了,他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


出示句子:(3)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屋子里顿时暗了许多。


指名读。你体会到什么?(大儿子杰克的机智)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好吗?


出示句子: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指名读:从这句你又感受到什么? 让我们再次聆听你的朗读,分享你朗读的感受。


联系上下文,说说即将到来的厄运是什么呢?指名说。


引读:“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面对即将到来的厄运小男孩是如此从容,如此镇定,真让人佩服呀!谁再读读这一句?


3、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气氛的紧张?


出示句子: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大儿子杰克与德军的周旋真是惊心动魄呀!指名学生通过朗读把紧张的气氛读出来。


过渡:我们似乎听到了伯诺德夫人砰砰的心跳声。出示句子:“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蜡烛上。”句子中的“似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这时候小女儿杰奎琳用她的聪明才智保住这半截蜡烛,保住了情报,化验为夷。


4、我们来分角色朗读第六自然段,同桌练练


5、评价“娇声”(娇声读好了有什么作用?)


五、课堂练习:(6分钟)小组同学合作,将故事演一演。


六、小结:(1分钟)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在这场战斗中凭着他们的镇定与机智最终战胜了敌人,真让人敬佩。


七、课堂作业:(5分钟)


练笔:课文中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腻地刻画,当杰奎琳把蜡烛拿上楼去,一家三口心里又会怎样想呢?展开想象的翅膀,选择一个人物,写出他(她)此时的内心独白。


板书设计: 6 半截蜡烛


伯诺德夫人:换油灯 吹熄 临危不惧


杰克: 搬柴火 端起 从容镇静 }巧妙周旋


杰奎琳: 去睡觉 端走 聪明过人 热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