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语文出版社小语课本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但故事所润含得道理是理解的难点。传说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睛,说点了就会飞走。听到的人不相信,偏叫他画上。刚点了两条,就雷电大作,震破墙壁,两条龙乘云上天,只剩下没点眼睛的两条龙。“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一两句重要的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本篇文章用两课时完成。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故事;


3、了解寓意,懂得在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一、两句重要的话,会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的道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南北朝时期,有这样一个当官的人,提起他的官职许多人都不知道,但是提起他的画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你知道他是谁吗?(张僧繇)对了,这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他画龙的故事。(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复习字词:


(1)字:简单(反义词)、迹(扩词)、疑(扩词)、墨(出示图片)、催(字音)、爪(出示课件,区分字音)


(2)词:


A、逼真:


引导:书上是怎么说的?什么意思?同样表示这个意思,你还知道哪些词?书上是怎么说“活灵活现”的?


B、半信半疑


【意图:在游戏中检查学生认字的情况,即可让学生得到放松,又趣意盎然。】


2、复习传说:张僧繇画画的本领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民间关于他的传说也是屡见不鲜,大家越传越神,老百姓是怎么传的呢?


3、人们的传说太神奇了,尤其是他画龙出现奇迹的事传开以后,人们半信半疑,看,张僧繇又在画龙了,咱们赶紧去看一看吧!


3、学生朗读并分析课文五、六段


(1)张僧繇画出的龙是什么样子的?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


(2)你觉得他画得怎么样?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自由练习朗读这两句话。


【意图:给学生创造一个多角度的想象空间,打开思维的大门,激发表达的欲望,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有感情朗读。】


(3)这么好的龙却没有眼睛,这是怎么回事呢?听听张僧繇是怎么告诉我们的?到书中找一找。(指名读)


(4)听了他的话,你有什么想法呢?(展开讨论)在场的观众却认为他在说笑话,谁都不信。张僧繇见大家都不信,就拿出笔来给其中两条龙点上了眼睛。结果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意图:直观形象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5)你们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6)看到这种情况,人们会说些什么呢?


(7)总结:是啊,龙画得再逼真,如果没有点上眼睛,它也不会飞走。可见,点睛是多么重要!


4、指导复述课文:


(1)画龙点睛的故事多好啊!你们想不想讲给爸爸、妈妈听呢?


(2)我们共同来回忆一下这个故事。(出示课件)


(3)自己练习复述故事。


【意图: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能保证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5、了解成语知识:


(1)同学们,你们喜欢画龙点睛这个故事吗?人们仅仅用了简单的四个字组成词语,就把这个故事概括出来了,我们把这样的词语叫做成语。有很多成语它们的后面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成语吗?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要学会恰当地使用成语。


(2)传说中画家可以给龙点上眼睛,让龙变活,其实你们也可以,想试试吗?(出示课件)


三、总结:


平时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上一、两句重要的话,文章的内容就会变得更加生动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