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实录(4)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老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观潮》。分为三段,还学习了第一段。老师按照第一段的内容制作了一个音乐风光解说片,同学们想看吗?(播放“潮来前”音乐风光解说片)


老师:老师为了做这个片子,亲自来到海宁。(生没反应)辛辛苦苦做了这个片子。(生还没反应)还把包给丢了。(众生哗然)哦,非得把包给丢了才有反应啊!(众人笑)过会儿我们也要学做这个片子。那个胖乎乎的人是谁啊?


学生:是虞老师,而且还不会动。


老师:那怎么让虞老师动起来?


学生:可以连续拍几张照片,把每张照片连起来。


老师:原理类似拍电影。这样的片子有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要有背景音乐、解说词、图像。


老师:这节课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以2、3段为依据,来制作一个音乐风光解说片。同学们感兴趣吗?


二、合作研究,完成制作


老师:2、3节是潮来时的景象,请把2、3节描写潮来时的四字短语划下来。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就是不可以乱读。


(生有些边读边划,有些性子比较急,没有读就在划了)


老师:停。先有滋有味地读才能划啊!


(生都边读边划。师边巡视,边说要仔细分辨描写钱江潮的词语。)


老师:小组交流一下你找到了哪一些词?


学生: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浪翻滚、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白色城墙。


老师:一开始就有一个。


学生:闷雷滚动、飞奔而来。


老师:如果把刚才同学划出来的词,把每个词当成一个战士的话,把他分成两个排:第一个排是闷雷滚动、山崩地裂。另一个排放其他词语。为什 么这么安排?


学生1:因为2、3节是从两个方面讲的。


学生2:第一排是声音,第二排是形状。


老师:声排、形排。再找一个词当总司令,把两个排都管起来。(生思考)这个词悄悄地躲在第一段里。


生(恍然大悟):天下奇观。


老师:既然大家认为钱江潮是天下奇观,是无比壮观的,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这两个节,小组讨论一下,哪一些句子可以连起来组成解说词,才能体现钱江潮的壮观?


(生这些句子下面划上横线,划好的同学交流一下。)


老师:接下来我们的任务是怎么样把解说词练好。选择最想读的,反复朗 读,1分30秒钟。


(生练)


老师:时间到。可以交流了吗?你的任务是通过朗 读使人感到齐、壮观。


(请学生学学生朗读)


生1读: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闷雷滚动。


老师:他读得怎么样


学生:一般。


老师:既然一般就再读一遍。(生再读)谁听出来了,这句话齐就齐在…?


学生:闷雷滚动。


老师:想个办法表演出来,可以通过手、脚。


(众生用脚连续蹬地,表演“闷雷滚动”)


老师:还有谁读别的句子?


生2读: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老师:齐在哪里?


学生:浪潮很高,好像战士。


老师:这两个句子话谁能把它读得更好?


(请学生一学生朗读,后全班一起读)


老师:我们班同学谁最高?(该生有一米六多)六七米高要在他上面站四五个人。


(练读──交流──整体读)


老师:接下来,我们来挑选音乐。三段音乐,先听听,怎么样?


(放音乐甲)你觉得可以用吗?


学生:斗牛式,不可以用。


(放音乐乙──《土耳其进行曲》。师随着音乐配上解说词,众生笑)


学生:太悲伤了。


(放音乐丙)


老师:你觉得哪段音乐好?但我告诉你们:音乐丙中第1段音乐是虞老师海宁观潮现场用实录,第2段是西博会开幕式上唱的歌《钱江潮颂》。


(小组选择音乐)


老师:你们觉得第一副图怎么样?


(有生下面议论不好)


老师:挑选图片一定要按解说词。离开了解说词,就不能说哪副图好或坏了。


老师:刚才有同学在下面嘀嘀咕咕:说说叫我们做片子,其实不会让我们做的。同学们不相信是吧?那我做给你们看。


(老师现场制作。学生还不相信,老师只好放映。生来劲了,小组合作,自主选择音乐和图片,加上解说词,制作片子。)


三、组际交流,师生评价


(小组展示:选择了6副图片,音乐丙,解说词一生说一句,有书上的,也有即兴创造的。师作点评。)


老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二、三节,领略了潮来时的景象。下节课我们讲学习潮去时的景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