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了印度科学家拉曼从地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的好奇心中得到启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并从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表现了拉曼不断探索,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


课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写在地中海的轮船上拉曼向一个小男孩解释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第二部分(第9—13自然段)写拉曼对自己向小男孩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后来研究出海水对阳光进行散射而出现蓝色,从而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男孩的故事提醒人们:新的发现就在你的“已知”内的“未知”之中。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根据议论性散文的特点,紧扣“好奇心”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读中体验,以读促悟,让学生在研读中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感受拉曼的心路,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了解“好奇心”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树立学生勤学好问的求学观念。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3、帮助学生学会“惰、忌、讳、液”4个会认字和“惰、疚、液”3个会写字,掌握“惰性气体、愧疚、液体、闭目塞听、阳光融融、暖风徐徐、源源不断”等词语。


教学重点:


拉曼是如何发现光散射效应的。思考“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让好奇心成为学生求知的不竭动力。


教学难点:


理解拉曼的发现给人的警示,体会课文中给人启迪和教益的句子。


教学准备:


1、查找印度科学家拉曼的资料。


2、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提问引入,揭示课题


1、海水是蓝色的,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板书课题: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2、印度著名的物理学家拉曼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明了“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的原因,由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简介拉曼的资料。


【从海水是蓝色的这一常识性的问题导出课题,引出印度物理学家拉曼,并介绍拉曼的资料,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哪些字词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如,讳(huì) 疚(jiù)等。


3、指名轮流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先写在地中海的轮船上拉曼向一个小男孩解释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再写拉曼对自己向小男孩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后来研究出海水对阳光进行散射而出现蓝色,从而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


最后写男孩的故事提醒人们:新的发现就在你的“已知”内的“未知”之中。


【在学生充分自由读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思维的条理性。】


三、默读课文,感受男孩的“好奇心”


1、指名朗读1—8自然段,思考:从男孩与母亲的谈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1)抓住男孩的问题,感受他总能从已经知道的知识里产生新的问题,想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2)这对母子的对话引起拉曼的兴趣,他给孩子做出解释:海水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2、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说说男孩留给自己的印象。


3、男孩源源不断的“为什么”引起了拉曼的思考,唤醒他的“好奇心”,使他对自己向孩子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并着手进行科学探索,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这一发现被英国皇家学会称为“20年代实验物理学中最卓越的发现之一”。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好奇心“的看法。


我们每个人都应保持一颗好奇心,让好奇心成为我们求知的不竭动力。


【由男孩的问题切入,引导学生感受男孩的“好奇心”,这为学生步步深入学习全文奠定基础。】


四、布置作业


1、教师范写“惰、疚”字,提醒学生注意字形,学生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感受男孩和拉曼的好奇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拉曼受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男孩的触动,唤醒了科学的好奇心,经过科学的探索,终于探明了“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原因,由此拉曼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


二、研读课文,感悟好奇心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地中海轮船上的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


2、小组讨论。


交流汇报:


预设:


(1)探究“男孩的问号”,了解拉曼的心路。


导言:男孩的问号与拉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什么关系?


指读课文9—11自然段,


理解句子:


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感愧疚。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儿那种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他的心不禁一震。


学生读句,师:拉曼回答了男孩的问题为什么会“愧疚”?“他的心不禁一震”说明了什么?


学生联系上下文谈感受。


拉曼愧疚是因为“海水的蓝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颜色”这一解释是英国大科学家瑞利提出的,而且几乎所有的人也包括拉曼都认可这一解释。拉曼为自己没有像男孩儿那样提出“为什么”而感到愧疚。[]


男孩儿那些源源不断的问号使拉曼敏感地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丧失了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因此“他的心不禁一震”。这“一震”使他警醒,他意识到作为一个科学家具有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是多么重要。


C、小结:正是由于他从男孩的问号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才使他在科学研究中有新的作为,从而获得诺贝尔奖这一殊荣。


【好奇心使拉曼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思考、感悟好奇心对拉曼的作用。对课文中的难理解的句子,让学生质疑,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拉曼的心路以及他取得成功的原因。】


(2)研读“拉曼效应”,体会拉曼的科学研究精神。


A、读12自然段,说说拉曼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的经过和结果。


首先,拉曼否定了瑞利的解释,认为他的解释证据不足。


接着,他经过深入研究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呈蓝色的原理。海水看上去呈蓝色的原因是海水对阳光进行了散射。


后来,拉曼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


B、拉曼发现了“拉曼效应”,为人类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你认为拉曼能取得这样的研究成果,最关键的是什么?


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是:拉曼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和不断追求、积极进取的自觉性和探索精神。


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4、结合课文内容,回答:如果在科学研究中失去好奇心会怎么样?


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最大忌讳,会带来闭目塞听、止步不前的可怕后果。


教师简介约里奥·居里和李比希两位科学家因失去好奇心而错失良机的事例,让学生进行对比,领悟好奇心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学生研读拉曼研究的经过和结果时,通过默读、思考,让学生感悟拉曼的成功除了好奇心外,还有他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之后,举例说明科学家失去好奇心带来的后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好奇心的作用,加深对文本内容的领悟。】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读一读课文中对自己有所启迪和教益的句子,再结合生活实例,谈谈好奇心对学习的重要性。


2、介绍科学家拉曼的相关资料。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给人以启迪或教益的句子。


板书设计:


13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男孩的问号 → 诺贝尔物理学奖


“已知”中追求“未知”


好奇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