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 以听读想象、各种诵读等形式,感受古人眼中的江南山川之奇美,体验多角度观察体验


自然的魅力。


2. 通过文章首末议论句的讨论,感受运用对偶句及以动衬静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体验古人山川之美中蕴含的别趣情怀。


说明:


大都市中的预备年级学生对自然山水的感受虽有初步的情感体验,但要体会中国古人以凝练简洁之语寄情山水的别趣情怀,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有相当的难度的。为此,从六朝骈文音韵和谐,凝炼深邃的语言形式特点出发,通过听读想象,诵读联想来沟通语言与画面美景的联系;以文章首末议论句的讨论,结合对偶句,以动衬静手法运用目的思考,引发学生融情于理,融情于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用多媒体演示有关富春江、楠溪江等画面。



11.放多媒体,提出学习目标。


22.朗读课文。



1先看听画面,引发回忆。


2.配乐中听读课文。



激发学生进入文本


激发学生产生联想,感受文本所给予的画面之美,并有感而发,同时大致了解文意。



听读想象



以高峰清流的峡谷风光,两岸石壁,青林翠竹等五幅画面为综,反馈描述美景。结合语句及重点词语注释,启发学生的想象。



结合注释,文中语句解说自己想象的最美画面。



把语言的品位融到对美的图景的想象及表达之中,体验古汉语凝炼含蓄的美,并通过表达沟通古今,提高言语的质量、品位。



激疑探究



1. 比较文本表达何


以给人以无限“奇美”的体验?


2. 顺势引导,点拨


作者如何观察组织画面。



朗读文章主体,想象作者观察角度和视线变化的过程。


齐声朗读,分组对读对背对偶句,体会对偶句的作用。



利用激疑解疑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文本语言的魅力。


运用散读、齐读,“对读、对背”的多样形式亲身感受作者观察角度描写顺序之奇美和对偶句的精妙。



深入思考



1. 激发讨论:“乱


鸣”“竞跃”是否破坏了原画面的“奇美”?


2. 结合首末句顺势


小结文章主旨。



思考老师问题,.结合学习建议谈看法。



深入体会文章主旨,水到渠成,卒章显志。



布置作业



结合自己感受到过的一处奇美之景拟一幅对偶句或完成“表达”中的1、2。



回家完成作业



进一步深入体会山川之美的情怀和对偶句的凝炼之美。


思路点拔


本文的教学,也可从首末句的理解入手,听学生各方面的质疑,然后请学生重点思考“古今共读”的山川之美,为什么自谢灵运之后,就不再有人能欣赏体验这奇美之景呢?引导学生对画面进行感受体验回答。也可以抓住“奇”字,领会这处山川之美之“奇”有哪些方面的体现,以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练习举隅


1. 解释划线词语


①夕日欲颓 ②沉鳞竞跃 ③晓雾将歇


④五色交辉 ⑤古来共谈 ⑥四时俱备


2. 对联是运用对偶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下面摘引了几幅江南名胜的名联,请熟读


并挑选喜爱的加以背诵。


① 上海孙中山故居:“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洲。”(出自唐末诗人贯休


诗句)


② 苏州寒山寺:江枫渔火,胜地重来,与国清寺并起宗风,依旧钟声闻夜半。


木屐华冠,仰天狂笑,有寒山集独参妙谛,长留诗句在吴中。”(寒山为唐著名诗僧)


③ 杭州三潭印月:孤山与春回,许与梅花为后;寒潭秋静,邀来月影成三。


杭州孤山中山公园: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回文联)


④ 温州江心寺: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3. 以简洁的文字来描写自己观察感受到的一处山川别趣之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