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一本课特点分析:
  《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是冀教版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美国作家格拉迪·贝尔的作品。此文是一篇随笔.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形式,首先站在"我"的独特视觉,回忆了自己八岁时在一个春天夜晚,偎依在母亲的怀抱里,坐在门廊石阶上感受万籁俱寂的乡村夜色时对生命——这种神秘东西的独特体验,然后回到现实生活中,以一个成人的视觉,诠释了一个孩童看到的生命之形,听到的生命之音,触到的生命之感.
  文章以“人,在他的一生中总有一段最美好的时刻”引题,可谓是巧妙到了极处。在行文上,此语使下文出来得水到渠成,无修饰造作之感。在感知上,此语一处,读者不免进入了记忆中自己那段最美好的时刻,进而进入作者营造的感情氛围。同时,也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想要知道作者最美好的时刻是什么。因此在好奇心引导下,在恰如其分的环境中,文章的理解就变得容易了。作者认为最美好的时刻就是在母子相偎无语时的宁静中体味那“不那么宁静”的生命。本文行文流畅,意境优美,欣赏价值很高。其叙事简单,文字质朴,语言轻快流畅,洋溢着积极乐观情怀并能使人有所感悟。此文作为略读课目,其旨应该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
  二教师学生特点分析: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了解和掌握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收获更大的效益。对于学生来说,对课文理解程度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以及对文字独特的理解。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去体悟,多给学生朗读、思考、发表自己见解感受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但是,由于孩子们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生活条件的优越,很多孩子对亲情的体验不是很深刻,把家长对自己的关心看作是理所应当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把学生情感的激发出来,让他们用心灵去感悟,作者最美好的时刻是什么。
  三目标设置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
    (2).读课文,了解作者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指的是什么。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万籁俱寂”“烤炙”“莫名其妙”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2).学习运用抓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领悟文中所蕴含的感情的学习方法;并且写上批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四、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领悟第四至第六自然段中蕴含的意思.
  五、教具使用:
    彩色粉笔、图片.录音机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插图,播放舒缓的音乐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音乐和画面把孩子们引入了一个自主感悟的境界。同学们看到了一位母亲和一个孩子在享受幸福和温馨的时刻。
     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啊!美国作家回忆了自己八岁时在一个春天的夜晚,偎依在母亲的怀抱里,坐在门廊世界上感受万籁俱寂的乡村夜色时的独特体验。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格拉迪.贝尔的《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板书课题)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指名轮读课文中的二类生字.
  (三)、回忆方法,自学课文
     回忆我们学习前两篇课文的方法:
    1.抓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2.结合生活实际,领悟文中所蕴含的感情的学习方法。
    3.在感受深的地方,写上批注。
    4.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说一说文中“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指的是什么?找出文中的相关词句,读一读,了解文中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6、想一想,作者都感受到了谁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
    7、文中所描写的作者的感受,哪些是“我”当时的体会,哪些是“我”后来的认识?
  (四)、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1.学生运用上节课学习课文的方法,自主学习,找出自己对课文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感受。
    2.小组同学交流。
  (五)、全班交流,领悟情感。
    1.在学生交流时相机板书:“我”、动物、植物
    2.“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
     1)在一片宁静的气氛中,“母亲一只手拉着我挨她坐下,另一只手就势把我揽在怀里”。
       此时作者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理解。
       (结合文字指导学生看图理解,深刻感受那种温馨的场景,动人的画面。)
     2)、小结:这是多么温馨的母子相依图呀!(板书:母子相依),大家都来读一读,读出那种幸福、美好的感觉,可千万别打破这宁静的画面呀!
    3.“我”联想到的动物、植物。
     1)、师:小格拉斯?贝尔沐浴着月光,偎依在母亲怀抱里,感受着乡村月夜的宁静,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刻呀!那么,那些动物、植物们呢?(指生读文中描写动物、植物的文字)
     2)、交流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在学生交流中指导体会读书。
       在这种宁静的气氛中,却依然蕴含着一种生机,从文中“奔跳”“欢笑”“悄悄生长”可以看出小动物们的活跃,而那些桃树、梨树、野李子树等也都显示了生命的成长。(出示小动物们的活跃,和那些桃树、梨树、野李子树的生长的动态画面来感受生命的律动。)
       “那些红的桃花、白的梨花,很快就会飘散零落,留下的将是初结的果实;……你看见的将是一个个甜瓜,而不再是这些花朵了。
       “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只有大自然那无所不能、温柔可爱的手在抚弄着它——它在活动,它在生长,它在壮大。”
       (可出示这些植物花谢结果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经过大自然的抚爱,不断的成长壮大,这是自然的奇迹,是自然孕育了世间这么多可爱的生命!)
     3)、师:这是多么热闹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呀!同学们,文字是有声音的,它在告诉我们,动物在奔跳、欢笑(板书:奔跳、欢笑),植物在萌发、生长(板书:萌发、生长),你怎样把这种声音通过你的朗读来传递出来呢?(指生朗读)
   4.“我”解释的生命。
    (1)、教师通过过渡语言,引导学生接读第六自然段。
    (2)、引导学生理解生命。
       当他看见一颗星星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他也被迷住了;当他听见一只小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当他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安全、那么舒坦.
         星星雪松——被迷住了  
         小鸟啼鸣——说不出的高兴  
        母亲的手臂——安全、舒坦
      (这一幅幅画面讲述着一个共同的结果: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就在我们身边。)
      小结:当你发现生命力在涌动时,你就已经找到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这无边无际的宁静,这迷人的夜晚,这美好的感情使八岁的孩子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这就是生命。在母子相偎无语时无边无际的宁静中体味到那“不那么宁静”的生命,因此八岁的那个晚上,那段“待了很久,谁也没有说话”时间就成了作者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
  (六)、回顾全文,拓展写作
   1、引导学生回顾全文,配乐诵读课文。
   2、谈谈学习本课后的感受。
   3、师:孩子们,我们的生活往往是有许许多多的生活细节组成的,我们应该像作者那样,从生活的细节中感悟生活。其实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就在我们身边,当你发现生命力涌动时,你就已经找到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那么在你的记忆里有没有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值得回味?
    预设:
    有的谈到生病时妈妈把他抱在怀里;有的谈到写作业时奶奶为他轻轻关上房门;有的回想起生日那天和家人一起吹蜡烛……
    师:其实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就在我们身边,你感受到了吗?它又引起了你的哪些联想呢?请把你此时的感受写下来。
  (七)随堂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   ) 的目光  (   ) 的躺者
     (   ) 的清香  (   ) 的走来
     (   ) 的生长  (   ) 的举起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手脚动作很轻,尽量少发出声响. (     )
    (2).指遭受狂风大雨的袭击.也比喻遭受磨难.挫折或遇到危险. (     )
    (3).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     )
    (4).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儿声音. (     )
    (5).没有边际. (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无边无际的宁静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     ),也(      ),只有大自然那无所不能、温柔可爱的手在抚弄着它_____(     ),(     ),(     )。这句话说明(             )。
    (2).文中“这就是生命,这就是最美好的时刻。”指的是(             )。
   4.体会句中“既……也……”的用法,照样子写一句话。
     生命这美好的东西,既摸不着,也看不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
       僻静  宁静  幽静  安静
    (1).啊,在这无边无际的(   )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
    (2).请你们不要在病房里大声喧哗,病人需要(   )。
    (3).不知什么时候,雨悄悄的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   )。
    (4).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   )的地方。

  板书设计
       生  开篇点题:人的一生中总有一段最美好的时刻
       命
       中       “我”:母子相依
       最
       美  美好回忆: 动物:奔跳 欢笑
       好
       的        植物:萌发生长
       时
       刻  总结全文:发现生命涌动,找到最美好的时刻

  九、课后反思: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
  “过程和方法”成为三维目标之一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教学的意义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用。所以这节课更加重视“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达成,并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在教学中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引导学生注意对文章题目的理解,从而引出课后的问题“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指的是什么”,统领全文,同时,针对这一问题,要求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并再次阅读课文,在交流的过程中,要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在一片宁静的气氛中,“母亲一只手拉着我挨她坐下,另一只手就势把我揽在怀里”,此时作者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同时,也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理解。结合文字指导学生看图来理解,深刻感受那种温馨的场景,动人的画面。在这种宁静的气氛中,却依然蕴含着一种生机,从文中“奔跳”“欢笑”“悄悄生长”可以看出小动物们的活跃,而那些桃树、梨树、野李子树等也都显示了生命的成长,应该要求学生抓住文中相关的词句来理解,结合最后一段的内容,最后提示文章的中心,同时,指导学生发表对课首问题的看法!
  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谈一谈自己读后真实的感受,并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写下来!
  成功之处
  1、导入部分情境的创设很成功,学生都能迅速进入状态,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让学生交流“记忆里值得回味的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并让学生谈自己联想到的”这一设计很好地引导了学生结合实际体会生活,感悟文中的情感,很好地解决了中难点突破的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4.课堂充满了“语文”的味道
  课后,我自认为这节课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属于比较成功的一节课。其实,没有新鲜花样,多投入点时间,多思索思索,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抓住一条线顺藤摸瓜,实效课堂也能真正实效起来。
  不足之处:
  1.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不够全面
  2.板书设计的欠缺
  3.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缺失。
  不断的反思会警醒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力求课堂教学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