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时代,作为FDI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跨国公司的技术领先和垄断优势。纵观其d展历程,跨国公司的几乎所有特性,都与技术的控制、开发和使用有关,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愈来愈依靠跨国投资作为载体。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跨国投资都与某种形式的技术转移联系在一起。通常,FDI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技术转移;二是技术挤入。本文拟从以上两方面影响入手展开对FDI对东道国技术进步影响从而影响东道国经济发展的研究。 关键词:FDI,技术转移,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与FDI、技术的关系研究 在众多的FDI研究中,不论是从跨国公司的投资视角还是从东道国引进视角分析,对技术转移的讨论是最多的,而技术是影响一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一)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Chen(1990)关于发展中国家技术发展与FDI的模型是众多该领域研究模型中最俭约的一个。Chen的模型是在熊彼特“技术革新为长期经济增长决定性因素”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在模型中Chen认为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工资水平和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即:假设函数Y=F(T-W),其中,Y是经济增长率,T是技术水平,W是工资水平。在图1中,上半部分显示了技术水平和工资水平的长期趋势。技术水平的S形曲线显示:在开始时增长率递增,当经济发展成熟后增长率会递减。工资水平也是曲线的,开始时,会有大量的失业存在,工资水平是递减的,但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成熟阶段,因劳动力的稀缺而导致工资水平递增。 图1的下半部分描述了T-W决定的增长率;技术水平与工资水平差距越大,增长率就越大。这是因为T-W决定了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国家竞争力。这个理论说明,任何国家不可能永远靠贸易保护来生存和发展,技术水平和工资水平的缺口是与国家的竞争力一致的。也正是因为T-W缺口的存在,支持了一国经济发展初期工业化的完成。 从图1中同时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Ⅰ阶段,因为技术水平比工资水平低,经济增长缓慢,不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属于这个阶段;第Ⅱ阶段,这个阶段因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资水平的相对稳定,导致经济增长较快;第Ⅲ阶段,这个阶段技术水平趋于平稳而工资水平开始迅速提高,因劳动力短缺或劳动力对薪酬要求不断提高,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这个阶段属于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发达国家一旦进入经济增长的成熟期,往往通过选择在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方式,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的特点,来实现本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目的。 (二)FDI通过技术转移刺激东道国经济 FDI的技术外溢和东道国的后发优势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技术进步,实际上是扩大了T和W之间差距,从而促进了东道国经济的发展。如图2所示,在Y1点显示因FDI带来的技术转移,发展中国家因为技术吸收和技术应用从而获得技术进步,T和W的差距逐渐加大。在Y2点发达国家因获得了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也使得T和W的差距加大,也刺激了经济的增长。由此可以判定,FDI不论是对投资国还是东道国的经济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三)关于技术转移的理论描述 FDI的主要表象是跨国公司的成长和发展,跨国公司是指在不只一国拥有和控制企业的公司。当今世界,跨国公司不仅是主要的技术源泉,也是主要的技术转移机构。归纳起来,跨国公司技术转移途径有两种:一是组织体系内部的技术转移,即通过FDI在由母公司及其所拥有和控制的子公司构成的组织体系内部进行;二是向组织体系之外的技术转移,包括拥有少数股权的合资企业、特许经营、资本品销售、许可交易、技术援助、分包或委托制造安排(OEM)等方式。 内部化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主要寻求技术转移内部化,其原因是技术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由此而来的昂贵的市场交易成本。从技术转移过程来看,技术市场是一个中间市场,交换的产品是过程产品,如专利、图纸、技术诀窍、组织和营销技巧等。技术市场有三个根本特征:一是信息的非对称性,指技术交易过程中,技术合约当事人一方拥有另一方不知道或者是无法验证的信息和知识;二是信息不完全性,指技术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固有的风险给合约当事人双方同时带来的难以预期的变化;三是技术的公共物品特性,指技术的消费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这三个根本特征导致技术市场昂贵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一旦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低于市场的交易成本,企业便获得创造其内部市场的动力,即内部化过程。因此,跨国公司是替代市场交易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 相关实践显示,国际技术转移的确具有强烈的内部化倾向,表现为跨国公司的技术主要流向其拥有全部股权或多数股权的海外子公司。如果以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来衡量,约有80%的国际技术转移是由跨国公司通过内部技术贸易方式进行的。1985年,美国获自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收入中,有81%来自美国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在德国,该比例则高达90.4%,由此可见,FDI是当今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途径。 FDI技术转移对东道国影响的两重性 FDI技术转移的两重性,指的是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内部化对东道国本土企业技术进步的两种完全相反的影响效果:FDI既可能因技术外在性而产生技术促进效果,也可能因技术优势而产生技术挤出效果。 (一)技术溢出效应 MacDougall(1960)在分析FDI的一般福利效应时,第一次把技术的溢出效应视为FDI对东道国经济影响的一个重要现象。随后的研究及跨国公司的实践中,对技术溢出效应运用和控制成为东道国与投资国的漫长博弈。作为投资国,除了减少交易成本的考虑,其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内部化必然权衡其总体战略布局的战略因素。实施内部化技术转移,可以减少技术向外扩散,有助于维护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但是,技术转移内部化不可能完全防止技术泄露。外商投资企业在东道国的经济活动中,会因为各种外在经济而出现技术外溢,促进东道国本土企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根据Kokko(1994)研究结论,可以总结出FDI技术溢出的四种渠道: 竞争。来自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或示范效应,刺激本土企业更加有效地使用现有资源,推动本土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但是,竞争强调的是技术效率的改善,而不是技术水平的提高。 示范—模仿。跨国公司以先进技术生产的产品,由于满足了市场需要并有较好的获利能力,示范效应刺激本土企业以各种方法获取该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通常,技术生产面临相当大的一次性成本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但技术复制(模仿)成本很低。有两种技术模仿:单纯技术复制,如西方国家企业连锁的“系统、流程复制”的经营模式;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即通过对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加以细致研究获取相应技术。FDI技术转移扩大了东道国的可得技术库,这是当地企业模仿乃至创新的前提。 产业关联。产业关联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之分:前向联系指外商投资企业向下游当地企业提供了更先进的投入品,向经销商传授先进的营销方式等;后向联系指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技术转让、人员培训、建立质量标准等,帮助当地供应商改善产品质量和产品多样性以及劳动生产率。通常,外商投资企业会向当地供应商或客户收取一定的费用,但不可能攫取全部的生产力溢出得益。与技术溢出的其他途径不同,产业关联需要通过市场交易而发生。通过后向联系,外商投资企业促进了当地中间品产业发展,进而由于前向联系提高了本土竞争性企业的生产力。 人力资本流动。人力资本流动导致技术溢出,用“干中学”来描述这一路径是:外商生产性投资—→人力资本平均水平提高—→劳动力流动—→FDI技术溢出。FDI有助于当地人力资本=展,一方面,FDI先进产业的定位扩大了对人力资本的需求,通过劳动力市场和价格信号(工资)推动当地人力资本发展;另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对当地雇员的培训(包括“干中学”以及正式培训)扩大了人力资本供给。当雇员离开外商投资企业流向其他企业或自创企业(即附加效应,Spin-off Effect)时,在外商投资企业受雇时所学的各种技术也随之外流,发生技术外溢。 技术溢出是技术差距的非线性函数(Fredrik,1999),显然,技术溢出要求某种技术差距。当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较小时,技术溢出随着技术差距的增加而增加(Kokko.A,1994);当差距增大到某一水平以至于本土企业无法在现有的经验、教育水平及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对国外先进技术加以吸收时,溢出将与技术差距的变化背道而驰。Borenztein等(1998)以及Blomstrom等(1994)将这一转折点称为发展门槛,即东道国应具备最低的技术学习、模仿和创新能力。
(二)挤出效应 跨国公司母公司通过内部交易向海外子公司进行技术转移,提高了当地子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技术差距的存在使技术落后的东道国本土企业市场份额萎缩,甚至完全从市场中退出。外商投资企业的挤出效应有三个途径: 产品市场上的直接竞争。同本土企业相比,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三方面:产品更具吸引力,如质量更佳、品种更多等;产品更具成本和价格优势。通过FDI,外商投资企业不仅能获得东道国本土企业已具备的成本优势,同时具备本土企业所不拥有的技术优势;转移定价优势。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所特有的现象,指根据全球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而人为制定的组织体系内部交易价格。利用转移定价,外商投资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实施低价倾销。 与本土企业合资合作。与本土企业合资合作的要求是许多东道国政府争取技术溢出的重要政策,同时也成为外国投资者挤出本土企业的途径之一。以我国为例,通过合资或者合作,跨国公司主要采用三种办法挤出本土企业:一是阆Т价使合资企业发生巨额亏损,削弱本土控股企业经济实力;二是收购本土知名品牌并将其从市场中撤出;三是控制核心技术,使本土企业沦为跨国公司的技术附庸或者加工制造基地。 实施跨国购并。这是挤出本土企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跨国购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横向购并,直接收购当地竞争对手。这一方式直接破坏竞争,容易受到东道国政府的反垄断警觉;二是纵向购并,即收购潜在客户(前向购并)或者供应商(后向购并)。通过后向购并,外资企业得以控制原材料供应;通过前向购并,跨国公司得以控制营销渠道;三是混合购并,实现多元化经营。混合购并由于收购方与目标公司没有直接的业务关系,故而不常成为东道国反垄断法打击的对象。由于其内在化技术溢出效应和市场扩张的有效性,跨国购并已成为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在我国,利用FDI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被形象地称为“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即指外商投资企业由于其内涵技术的先进性,对国内企业市场份额的挤占。因此,挤出效应的实质是FDI技术转移对本土企业技术进步的抑制效果,这是东道国利用FDI的成本之一。 从经济外在性理论出发,除非跨国公司采取跨国购并方式进行直接投资,而且将所有可能因技术溢出而获益的竞争对手全部收购到自己产业组织体系中,才不会发生技术溢出效应。显然,即使东道国政府不采取反垄断等任何干预性措施,跨国公司这样做的可能性也极小,至少在短期内不可能做到。由此,技术转移内部化并不能完全内在化技术溢出。因而,FDI技术转移对东道国企业具有了两重性:技术溢出带来的技术促进效果以及因为挤出效应而对技术进步的抑制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沈坤荣.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