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网络    时间:     
[关键词]教育理论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医学生理学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针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模式: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易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实现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相关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
这种教学模式混淆了高级学习与初级学习之间的界限,把初级学习阶段的教学策略(如把整体分割为部分、着眼于普遍原则的学习、建立单一的、标准的基本表征等)不合理地推及高级学习阶段的教学中,使教学过于简单化。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偏向:①可加性偏向:将事物从复杂的背景中隔离出来进行学习,误认为对事物的孤立认识可以推及更大的背景中,忽视具体条件的限制。②离散化偏向:即将本来连续的过程简单地当成一个一个的阶段处理。③将整体分割为部分:忽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必要的简单化对教学来说是有意义的,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过于简单化则会使学生的理解简单片面,这也正是妨碍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迁移的主要原因,而建构主义就是要寻求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途径。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2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考与实践
该教学方法试图通过实施建构主义教学策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变讲堂为学堂,使学生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尤其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反思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重点向三个方面努力: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探索精神;②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③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教学设计。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教师的主要功能不是传授现有的知识,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高校的学生尤其如此,应为他(她)们毕业后的自学打下基础。我校是一所专科医学院校,面对的学生是高中毕业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较强的自学能力。在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试探性地采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模式上围绕“情景、协助、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做出设计,并运用到医学生理学的教学中,具体教学模式见下图:
在该模式中,以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确定学生的学习主题,同时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为获取较好的教学效果,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特性。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情景”。及时呈现需解决的问题。教师站在稍高于问题的水平上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启发思维,通过“会话”、“协作”解决问题。最后达到“意义的建构”的目的。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
主动建构,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最后通过适当的练习题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纠正学生对新知识理解的偏差。
建构主义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生理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该门学科按照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章节,每一章都是讲授正常的人体机能,但也涉及到某些疾病的临床症状和机制,因此学习生理学应该和临床病人密切联系。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备较强的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据此特点,笔者在医学生理学的教学中尝试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如在第四章“循环系统”中,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分解。①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与临床疾病密切相关的心脏、血管、淋巴的生理学知识。②情境:实验室模拟病房;学生扮演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老师扮演大夫。③问题呈现:面对不同病人如何听心音、测血压、做心电图,以及各自的意义。④根据情境,启发思维:学生即时联想已有的有关心脏如何泵血、瓣膜如何开闭、心电如何产生及传导、血压如何形成、淋巴如何回流及影响血压的因素等理论知识,通过讨论、会话、讲评达成共识,实现新知识的建构,最后由同学们总结并给出患者降(升)血压的途径、水肿的原因及治纱胧┑取 创设情景,启发思维。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主张情境教学。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与现实环境相似的背景,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感受到问题的真实性,此时教师再直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觉得更具有挑战性。如ABO血型的检测,首先展示给同学们输血的动画,并说明输血和血型之间的关系,讲解ABO血型如何分型及检测血型的方法。然后,把检验血型的器材发给大家,请学生相互以及给自己检测血型,老师同时结合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原理。同学们把ABO血型搞清楚之后,老师再进一步提出问题:Rh血型如何分型、如何检测?这样老师从浅至深为学生创设情境,学生利用情境,启发思维,结合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将当前问题逐个攻破。学生因有成就感,提高了学习兴趣,并通过身临其境,亲自动手,从中探索出不同问题或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且在情境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巩固知识,避免了“学”与“用”脱节的弊病。
协作学习,产生共鸣。建构主义提倡协作,包括师生之间、同学之问的协作。在老师的组织下,围绕教学目标,学生群体探索协商,彼此互功。如:同学之间彼此互相测血型、测血压、做心电图、听呼吸音、测视力、瞳孔对光反射等。操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能力,认真操作领会,旁观者对操作者进行评价,提出各自见解,教师给予适当引导,最后达成共识。其间充分发挥个人潜能,通过组员讨论、会话等,启发学生思考,体现既分工又团结协作的精神,大家共同进步。然后通过角色互换、信息的反馈使学生能亲自感受剑操作不当给病人(被试者)带来的痛苦,从而存以后的操作中更加细心、耐心,增加对病人的爱心和责任心,有利于良好医德医风的培养。
创建会话机会,提高交流技巧。掌握和运用交流技巧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协作学习过程也是进行互相交流的过程。上例中,学生对测血型、测血压、做心电图、听呼吸音、测视力、瞳孔对光反射等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通过情境嗣绕问题各抒己见,互相进行信息反馈、评价,小组意见取得一致后,再选派代表发言或演示,组与组相互比较,达到更深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给予恰当的评价或根据课堂情况对问题的理解程度,适当增加提问,让更多的学生发表意见。通过互相讨论,调动思维,锻炼了胆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激发思维,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知识加入至原有知识中,使原有知识得到充实;二是新的知识与原来知识重新组合,构成新的知识。其理论核心在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展和对新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存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学生的扮演、实物、模型、操作等具体情境,使学生的感官先受到刺激,后即引发联想、激发思维,使学生调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的新知识,用语言方式表达出来。在学习血型、血压、心音、心电、呼吸音等知识时,学生通过身临其境、亲自动手和角色互换以及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补充、修正,完善了原有的认识,构成新的知识,让学生主动地将原有的知识如心脏解剖、血管的组织结构、心肌生物电、医用物理学等结合起来。使当前的知识学习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折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全面性。
强化练习设计。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这类材料和练习应经过精心的挑选,即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生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改变了旧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有时甚至是“满堂灌”、“填鸭式”,老师的作用只是把知识从老师的头脑中传递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感官被动获得的而是认知主体的主动建构,其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学生都是认知主体,教师是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和引路人。通过建构宽松、愉快、民主、活跃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机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勇于修正自己的不足,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力。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印象,牢固掌握的知识,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中运用建构主义的“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通过情境设置,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维,引发联想,使学生在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设置使学生体验不同情景下的角色扮演,体验到病房的气氛和病人的感受,促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际沟通等方面的知识,主动、全面、整体地去考虑病人的身心问题,真正做到使病人身心舒适,从而衫于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生通过会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个性发展的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并锻炼了胆量;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问的协作,也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
总之,意义建构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形成一种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打好基础。

文章搜索
本类热门
本站所列资源部分收集自网上,本站与内容的出处无关,内容版权皆属原作者所有,如果你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