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小山村》一课,为京版第2册教材中第七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低段在阅读和写话两方面的要求: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中的词语。基于两点我在课中设计了“每课一句”的写话,不仅让孩子通过朗读对课文的学习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阅读写作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教学分析背景
  (1)学习内容分析:
  《小山村》一课是北京市实验教材第二册第7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一个小山村的美丽景色,反映了农村的新面貌,表达了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全文共5个自然段,重点是2、3、4三个段落的理解和阅读。由于学生多数都居住在城市里,除了高楼大厦、街道小区,没有真正的山村生活,因此想象地去体会美就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适当的运用一些多媒体课件以及彩色贴图,这样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是第一课时,所以本班只有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但对于课文的初步学习:正音、识字、通读全文,他们掌握的比较好。为了能让学生最后将文章的朗读水平提高,我利用生动的板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在新课导入环节,我结合班中学生的情况,采用了回忆自己故乡的景象而进入本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随文识字的方法贯穿全课,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掌握所学生字。对于最后一个环节抄写字词,主要是诊测学完本课,学生掌握的如何,将课堂学习效果真实地展现出来。
  (4)技术准备教具:课件出示小山村不同位置的景色,从而促进学生感受小山村的美丽。
  (5)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说明:
  本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其中描写农村景象的有《小山村》和《我们的田野》,对此课文要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渗透爱家乡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读中领悟美、感受美,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初步认识13个生字及新词。学会“村、住、果、苹”四个生字,抄写“村、住、果、苹”以及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村、住、果、苹”四个生字,抄写“村、住、果、苹”以及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抄写词语。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有的来自高楼林立的城市,有的来自田园景象的农村,还有的来自依山傍水的山村。那你的家乡在那里呢?(指名几人介绍自己的家乡)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美丽的山村看一看,看看那里的风光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山村景色课件)
    1、齐读课题(板书:小山cūn)
    2、自由读全文,把字音读准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互评(标清自然段号)
    2、按段落分别指名朗读,师评。
    3、结合课题中拼音学习“村”字。
     ● 分析生字结构,通过偏旁引导学生按照“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学习生字。
     ● 依据笔顺表格,学习组长带领组员描红感受,提出注意的地方。
     ● 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教师评价。
  三、逐段读文,学习字词
  (一)通读全文,学习第一段
    1、再次通读全文,说一说都描写了小山村哪的景色,在树上划一划。
     ● 指名说一说,教师板书:山坡上、山脚下、村前
    2、巧妙引出“住”字,引导学生利用熟字加偏旁说识字方法
  (二)学习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
    1、指读第二段,学习汉字“苹、果”
     ● 指导“苹”的书写,强调“平”的第一横要短。
     ● 指导“果”的书写,强调“竖”是一笔完成。
    2、指读第三段
    3、指读第四段
  (三)通读全文
  四、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总结语:老师这里有几张美丽山村景色的照片,你们想看吗?可是有一个要求,要先将屏幕上的词语读正确,图片才能出现。有信心挑战吗?
   1、以游戏的形式读词复习
   2、指导观察四个生字的结构、笔画的规范占格。(投影生字卡片)
     ● 结构上观察四个汉字的特点)
     ● 组织学生说说重点笔画的注意
   3、学生完成书写卡片,老师巡视指导。
   4、展评,以学生说为主
  五、布置作业
    简要说一说学完本文的感受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17 小山
               山坡上
               山脚下
               村前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生生互评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根据本节课目标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最后一个书写环节,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将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快速诊测,充分体现了课堂的实效性,我个人认为本节课预设的目标已经基本上达到。当然,这节课在有些环节上处理的还是有着不足之处的,为了让一节课讲得更精彩,学生受益更多,所以还需要精心揣摩思考,这样课堂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