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教案与点评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学生会写生字8个,会认生字6个,积累课文中的好句子。


2.学习本诗要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按要求上网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用叙述的手法描绘了三个不同的画面,写出了小朋友对国徽的爱护和崇敬。诗歌巧妙地告诉孩子,庄严的国徽在生活中出现在什么地方,让孩子感到国徽是那么亲切,自己虽年纪小,也能用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


〖设计思路〗


1.体现“以读为本”的理念。读是学习语言,理解课文,感悟文本的根本方法。这节课上,学生通过默读、合作读、分角色读、互动表演读,教师范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自悟自得,在读中感知体验,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内化。


2.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设计在学生自读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点,在自主探究基础上,进行多向对话,实现合作阅读、探究性阅读。课上学生先用自己的方式把课文多读几遍,说说读了这首诗你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写在卡片上。然后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分享彼此思考,教师适时点拨,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3.放大语文教学,树立大语文观。把课外资料引进课内,挖掘语文课程资源。课上设计了“我想说”(说一说自己学习本课后的思考或收获)“我想读”(美美地读一读诗歌)“我想演”(与别人合作,一人朗读,一人表演)“我想背”(背诵这首诗歌)“我想写”(根据课文内容再试着写几句诗),使我们的课变得“充实”“厚实”起来。


4.发挥网络优势,改变学习方式。这节课我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上学生直接上网查阅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扩充了教学知识量和信息量,培养了学生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要用好这些教学设计,必须注重两点: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课改意识,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准确把握自己的课堂角色,做“平等中的首席”。其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制作和使用课件的基本技能,这样,能更好地达到营造课堂情境的目的和处理学生操作中的问题。


〖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活跃、见识多,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平日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学生有一定的小组合作的经验,包括学习小组长如何带领小组成员学习,如何在讨论的时候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并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小组长用游戏的方式,检查本组同学的识字情况。


3.师抽读字卡,全班抢读,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读音。


[这一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所以安排了“默读课文”。]


(三)自主学习,质疑问难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您知道了什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多读几遍,说说读了这首诗你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写在卡片上。


3.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交流。


问题预测: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我们在哪里可以看见国徽?


②国徽图案里有什么?


③为什么要把钱币上的污泥擦干净?


④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增添光彩?


[过去,有些学生没有经过认真读书和深入思考,就急于提出问题,结果经常提的不着边际。对此,我要求学生质疑前,先留有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平静地读书和思考,并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使学生养成认真读书,静心思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然后让学生把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再提到全班讨论。这样,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就有一定的深度。]


(四)合作交流,互动探究


1.梳理疑难,明确研究方向。


在学生质疑时,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问题卡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师生一起梳理:


①按诗的内容顺序梳理。


②对和国徽有关系的问题进行梳理。


[要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质量,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提问题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哪些问题提得好?再对问题进行归类。比如词语理解、常识性问题、与课文内容联系密切的问题等,逐步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


2.合作探究、多项互动。(解决与内容有关的问题)


①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圈画、思考,寻找答案。


②小组讨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长带领交流。


[课堂上,要还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及选择内容的方法的权利,使教学过程更具有“弹性区间”促进教学资源的生成。]


③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分享彼此思考,教师适时点拨,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教师要学会倾听,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及时做出合适的应答。]


④在学习过程中你都得到过谁的帮助或者帮助过谁?(教育学生互相帮助,增进友谊)


3.搜集信息、自主探究。(解决与国徽有关的问题)


①学生直接上网下载或摘录有关的资料。[]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上学生直接上网查阅资料,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极大地扩充了教学知识量和信息量,培养学生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结合平时观察和收集的资料,说说在哪里可以看见国徽?


③讨论:我们做什么可以为国徽增添光彩?


4.感情朗读、情感升华。


下面我们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你们想怎么读?


[教师以征求的口吻与学生商量以哪种方式读书,一来,尊重学生,体现师生的平等,把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学习方式选择。二来,也激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


(五)个性展示、体验成功


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两种,也可以自己创造方法表达。


①我想说:说一说自己学习本课后的思考或收获。


②我想读:美美地读一读诗歌。


③我想演:与别人合作,一人朗读,一人表演。


④我想背:背诵这首诗歌。


⑤我想写:根据课文内容再试着写几句诗。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既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教学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是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多向对话过程。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以学定教,把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新的生成点。这节课,原本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安排在解决与国徽有关的问题时。但在学习为什么要把钱币上的的污泥擦干净时,有个学生提出:“老师,可不可以现在上网查阅一下与国徽有关的资料?”这一下子,打乱了我预定设计的思路。但学生提得很合理,现在查阅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表扬了这个学生很会学习。 其他小组也受到启发,纷纷上网查阅有关的资料。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颁布的时间与内容,我国国徽图案的诞生,我国国徽的组成和寓意,国徽的悬挂和使用等内容。我又引导学生进一步读书,联系生活,从而明白了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尊重爱护国徽,就是尊重自己的祖国。总之,在我们的课堂上,目标尽可能让学生确定,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提出,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总结,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只有这样,“以人为本、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才能得以体现与落实。


因此,作为教师更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课堂应变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和学生同步前进,实现“双赢”。[]


在今后备课中,教师要经常预测学生学习中可能提出的问题,“备可能”也是我们应对课堂质疑问难的一个有效方法,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案点评〗


《国徽》是 “祖国在我心中”单元的一首儿歌,语句短小精练,读起来琅琅上口,内容也较浅显。针对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教师设计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努力创设自主、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中,唤起了热爱祖国、关爱他人的情感,激发了学习兴趣。整堂课较好地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1.积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平等、互动的教学形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地显著特征。针对教材特点,在学习生字和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时候,教师都大胆的放手给学生,采用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长带领交流。在全班交流时,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分享彼此思考。这样就使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了语文材料,在自主实践中,运用方法,形成能力。使课堂形成动态生成的融语言训练、情感熏陶于一体的集合。


2.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本节课教师就注意体现“以人为本、学生主体”教育理念,课堂上给每个学生敢于质疑,张扬个性的机会,使学生体验成功之乐趣。教学中教师多次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比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自己选择展示的方式等,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3.体现资源优势,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这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上让学生直接上网查阅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加了对文本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极大地扩充了语文教学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培养了学生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