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让路》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分析
    本课是略读课文,讲述了两千多年前,孔子在学生的陪同下途经郑国。路上,被一个叫项橐的孩子用碎石烂瓦堆砌的一座“城池”挡住了去路。开始,孔子叫孩子让路并责怪孩子不懂礼节。可项橐却反问孔子,“世上是车给城让路呢,还是城给车让路”。孔子想,孩子是把摆的城池当做真正的城池,当然是车绕道过去,自己还不如这孩子懂礼节,便心平气和地夸奖孩子说得对。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项橐在礼节上可以做他的老师。于是,师生驱车绕“城”而去。故事内容有利于教育学生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设计理念
    本文是略读课文,更要突出学生主体,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想、去说、去写,教师在关键之时适当地点拨引导:语文课要突出整体感知,让学生在多读的情况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多读多想,强化语感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0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
  教学重点:品析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从对话中体会孔子是一个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人。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让过路吗?你让过几次路呢?你是怎样让路的呢?(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得出,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孔子让路》一文,你和孔子比较一下,谁做得更好(板书课题)。
   2、出示挂图,简介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留传于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思考题和新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
    ①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用一句话概括)。
    ②指名学生认读本课生字词。
   2、课文记叙孔子给项橐让路。
   3、开火车读生字词,纠正读音不正确的字,特别注意多音字:喝hē(喝水)hè(吆喝)
  三、品读句段,朗读感悟
   1、在课文中找出下面这两个句子,对照下面的思考题,比较朗读分析。
     喂,小孩,快让开,我们的车要过去!
     孩子,给我们的车让让路好吗?
      a、这两句话,分别谁对谁说的话?
      b、句终号有什么不同?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c、安排学生扮演角色朗读,看谁读得像读得好。
     ①小组讨论交流。
     ②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在课文中找出下面两个句子,体会朗读,分析孔子和项橐的特点。
    孩子,你怎么不懂礼节?你挡住了车,误了我们赶路啊!
    我不懂礼节?那么请问老人家,世上是车给城让路呢,还是城给车让路呢?
    教师点拨:这两个句子是孔子和项橐的对话。项橐抓住孔子讲“礼节”一句,连用了两个反问句,提出是车给城让路,还是城给车让路,答案是明白的,因为城是不能动的,车是可以绕道,且在城面前,车应先让路,这也是一种礼节啊!由此可见,七岁的项橐是多么的机智、聪明。
   3、指名学生朗读第1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分析孔子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
    (这一段是孔子内心独白,记叙了孔子的思想变化过程,是孔子的内心活动。孔子敢于向孩子认错,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还说自己不如孩子懂礼节,可见孔子是多么的谦逊)。
   4、找出“三人行,必有我师!”一句,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a、指名读句子。
    b、你是怎么理解的?(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一个可以做我的老师。这个句子成为千古绝唱的名言名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
  四、总结全文,评价人物
   1、带着感情朗读全文,从这个故事中,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2、你认为项橐是个怎样的人?
   3、面对项橐这个孩子,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五、课外拓展
    课外搜集有关孔子的故事,准备召开“孔子故事知多少”故事会。
  六、课时作业:
   1、我会连:
      周游    而过
      知识    礼节
      懂得    渊博
      绕道    列国
   2、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包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