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梦》说课设计说课稿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一、说教材


1、 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


《蒲公英的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社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以“人与自然”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科学童话写的是在城市的街心公园,一棵蒲公英开花了,但是她深受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渴望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后来在梦中实现了她的愿望。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


本单元以“初步了解文章叙述顺序,更好的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训练重点,是继第二单元“注意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这个训练重点之后再次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教学目标任务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初步理清课文顺序,了解全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更好的落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阅读本单元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更好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新课的要求,我制定本课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2、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受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多种形式的朗读为主线,加深课文的理解,落实”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小课题。2、通过朗读,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渗透。让学生通过品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词句,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上成有语文味道的语文课。


二、说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15课《蒲公英的梦》。让我们大声齐读课题。


2、请同学认真回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梦”


1、提问: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美梦)


2、你是从哪知道的?(课文中的第十一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十一自然段,想想梦中的蒲公英是( )出示课件。


3、学生汇报:


(三)、学习“开花前”


1、过渡语:


2、全班交流:


(四)、学习“开花后”


1、过渡:


2、学生合作学习。


3、全班汇报:


4、过渡: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蒲公英的遭遇。请看大屏幕。播放FLASH课件。


5、瞧,开花后蒲公英的遭遇的确是不幸的,让我们再来通过作者的语言文字感受一下吧!


小结: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保护环境,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五)、总结课文,理清顺序,拓展延伸。


作者通过一棵蒲公英开花前的担心,开花后的痛苦,以及做的美梦,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向人们呼吁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请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续说故事。


(出示课件)


第二天,蒲公英从梦中醒来了,她惊喜地发现……


(六) 作业超市(出示课件)


1、留心观察你周围的环境,了解一下有没有被污染的情况,人们采取了哪些保护环境的措施。


2、请你为保护环境设计一条宣传语。


(出示课件)


三、说小课题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谈“蒲公英的梦”的课堂细节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本身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而课堂学习是学生生命历程的生成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力图让学生通过朗读的方法走进文本,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将自己勃发的思想感情再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为了达成目标,我对教学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并在课堂实践中得以充分的展现。


为了使这堂课更加完美,特对此课教学细节有效性作如下安排:


一)、阅读指导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这不仅需要教师在读前进行充分的引导,也需要对学生阅读文本情况进行评价、指导,使学生的情感真正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达成共鸣。


这堂课上教师在学生每次阅读活动前都进行了充分的指引,语言极富感染力,所以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每一次情绪都还是显得很高昂,如在 “蒲公英梦见自己生活在大草原里,太阳在看着她,微风在给她伴舞,蜜蜂和蝴蝶在她的身边飞来飞去,她快乐地笑了。”“他低下头,看看愁眉苦脸的蒲公英,关心地问:“蒲公英,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啊?为什么叹气呢?”“ 蒲公英看着嫩黄色的花,兴奋极了,迫不急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等等教学语言的刺激下,学生的激情被点燃,时刻等待着通过朗读而爆发,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此得到充分体现,情感的升华受到局限。


二)、评价语言的有效性。


教师在学生的阅读活动结束后进行及时、积极的评价与引导。学生从第一遍到最后一遍朗读的层次性较强,学生从不激动到激动的感情生成过程得到充分体现。如“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 “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 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 “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 “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一会儿翘起大拇指,一会儿鼓掌,一会儿与学生握手,祝贺学生的精彩回答,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语言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引导感悟的有效性


学生边读边在文中圈点勾画,后交流学习收获。一是学生找出了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话,老师要求学生认真读这个自然段,并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想象画面,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课文中引导学生对文中“愁眉苦脸”、“震耳欲聋”、“迫不及待”,等词进行理解,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细细品味这些词,对句子进行美读。二是同学们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积极思维和在情感活动中理解、欣赏,受到熏陶感染,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解、欣赏和朗读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四)、课堂拓展的有效性


新课标理念强调在加大思维容量的同时,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到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如本节课设计的作业超市是:1、留心观察你周围的环境,了解一下有没有被污染的情况,人们采取了那些措施保护环境,再跟同学们交流一下。


2、假如蒲公英的生活环境一夜之间改变了,请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第二天,蒲公英从梦中醒来了,她惊喜地发现……突出了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落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