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巧记“拨”与“拔”的教学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三顾茅庐》,读到“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这一句时,全班将近一半的学生把“拨”读成了“拔”,看来学生对“拨”与“拔”严重混淆不清。我随即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拨”与“拔”,引导学生进行了比较:


师:同学们,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比如“拨”与“拔”就是一对同胞兄弟,你看它们长得像不像;


生:(齐)像。


师:那你们看得出谁是哥哥吗?


生:(先一愣,然后豁然开朗,争先恐后地说)拨!


师:为什么?


生:因为“拨”比“拔”多一短竖。


师:(启发学生想象)你觉得这一短竖代表哥哥的什么呢?


生:代表哥哥比弟弟多吃一碗饭。


生:代表哥哥比弟弟长得高一截。


生:代表哥哥比弟弟的力气大一点。


师:是呀,如果弟弟要用力“拔”,那哥哥只需要轻轻用手一“拨”就行了。(生大笑)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刚才那句话,看看文中请来的是“哥哥”还是“弟弟”。(生齐读,再没有人读错。)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以上教学片断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及已有的生活知识,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辨别了“拨”与“拔”,增强了识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