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兵马俑》教案(5)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事物常用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体会用想象写出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举世无双的秦陵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今天上课一开始,老师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二、全面感知,整体进入。


1、世人之所以把这么高的评价给予秦陵兵马俑,是因为它有两大特点,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出最能概括描写秦陵兵马俑特点的句子。


2、媒体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板书)


3、请一位同学把这句话读一读,其余同学思考一下这是一句什么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4、师:这句过渡句在第二和第四小节中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句话同时也是全文的中心句。作者运用了关联词“不仅……而且……”表示出了秦陵兵马俑的特点。你们知道“不仅……而且……”是表示什么关系的吗?(递进关系)重点应该在前面还是后面呢?


5、我们再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三、学习课文第2节,感受秦陵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师:那么课文是怎样写出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二节,划出有关的句子。


2、你从哪儿体会到了兵马俑的宏大?指名交流


(1)媒体出示第二小节


(2)以读代讲,体会数字说明的作用,感受“规模宏大”。


面积大: 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我们学校的操场上有2个篮球场,那么就是相当于有25个我们这样的操场连成一片)


数量多: 坑内有兵马俑近7000个(相当于我们控二分校总人数的十倍)


(3)是啊,从这些具体的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兵马俑真是——规模宏大


(4)指名读、点评、再指名读


(5)继续交流:我们平时站在高处看下面的东西觉得他们——(生答:很小)


而我们站在高处鸟瞰秦陵兵马俑,坑里的——(生答),排成了——(生答)


(6)借助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军阵”。古代作战非常注重阵法。一号坑是个前锋、护翼、卫士齐全的方阵。二号坑是车、骑、弩三者结合的军阵。三号坑由车马房和南北厢房组成,平面呈“凹”字型。


(7)秦军就是依靠这规模宏大的军队获得无数胜利的,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小结:这一小节运用数字写出了兵马俑俑坑的面积之大,数量之多,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节,再一次体会它的恢弘气势。


四、学习4—9小节,体会秦陵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令我们惊讶不已,更让我们折服的是:走近一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请大家快速读4-9节,圈出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兵马俑呢?


2、交流:秦陵兵马俑类型众多,有 、 、 、


、 ,还有 。


3、作者笔下的这些兵马俑个性鲜明、各具特征。老师请同学们仔细默读4、5两节,用“——”划出最能表现各类兵马俑不同特点的词句。


4、媒体出示4、5两小节,读了课文以后你们能判断这两节分别写的是什么俑吗?


(1)出示: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2)预设问题:这段话中你是从哪里看出这是位将军的?你印象中的将军是怎么样的?和你印象中的一样吗?它站在队伍前列,让我们感觉到他是位怎样的大将军?(威风凛凛、视死如归、胸有成竹、沉着冷静)


(3)指导朗读:面对这样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我们由衷地感到敬佩,谁想来读读这句话。男同学一起来读。让我们每个人都来当一回将军,站起来,全班一起来读一读。


(4)再来看看武士俑。


出示:(武士俑)高1.8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一律挽成了偏向左侧的发髻。他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5)预设问题:这段话中你又是从哪里看出这是武士俑的呢?从它的穿着可以看出什么?与将军俑比较一下。他们的体格怎样?武士俑动作各异,让作者不禁联想到一场大战即将来临啊。


(6)指导朗读:是啊,武士们个个英勇无畏、整装待发,谁想来当一回武士,读读这句话耘同学来读一读。全班同学一起配上动作来读一读。


(5)媒体出示老师这里有两个缩小版的兵马俑,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学习的内容,迅速地判断出它们分别是什么俑?


5、小结:4、5小节中作者抓住将军俑和武士俑的外貌、动作和神态把他们描写具体的。


6、来,请大家读读6—9节,看看这些介绍的是什么俑?(边问边答)


出示: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


张弓搭箭,随时准备射击——


分为驭手和军士——


与真马一般大小——


7、小结:正因为同学们牢牢抓住体现兵马俑个性鲜明的语句,所以都很准确地完成了练习。


五、学习课文第10节,再次感受兵马俑的惟妙惟肖。


1、过渡:据说在这么多兵马俑当中竟找不出两个神态完全一样的陶俑,7000尊兵马俑就有7000种神态。默读课文第10节,看看书上写到了哪些神态?


2、生交流,媒体出示:第10节中神态描写的内容,女生齐读


3、我请男同学来读红色字的内容,想想这又是作者的什么描写呢?(想像)


4、作者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象呢?(不同神态不同想象)是啊兵马俑千人千面不禁让人联想翩翩,(有的面色凝重,好象……)


5、出示:“走近他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请同学们读读这句句子,试着提提问题。


6、预设:兵马俑是没有生命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它们的“呼吸声”?“似乎”一词起什么作用?(兵马俑是不会呼吸的,所以不可能听到呼吸声,但作者用“似乎”一词,表达作者的想象的情景,生动地写出了兵马俑的栩栩如生的样子。)


7、师小结:要知道这些兵马俑只是一些陶土烧制出来的而已,古代雕塑家们把他们雕得像或的一样,作者又妙笔生花把他们写活了,你们能把他们读活吗?全班一起来试一试。


8、作者把兵马通过神态、动作、外貌和想象等描写手法,把兵马俑描写的栩栩如生,今天老师也从杜莎夫人蜡像馆请来几位朋友,小朋友也来学习课文里面描写兵马俑的办法来尝试写写这些朋友。


1)出示五张蜡像图片。


2)利用小电脑当场写作


3)上讲台交流


六、总结全文: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近一步走进了秦陵兵马俑,探索了其中的奥秘。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举世无双的(指板书)——秦陵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