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下列词语:劝、中、假、兴、跬、功、绝、金、虽;归纳下列词语的义项:绝、强、假、望、闻、而。


2.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要求背诵第4自然段。


3.认识本文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方法的论述,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


4.体味本文充分运用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用了20个比喻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1.先让学生找出全文的所有比喻,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在此基础上找出各分论点下属的比喻句,加深对比喻句的理解。


2.加强诵读,在反复诵读中充分体味比喻的意义和妙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设置一定的思考题布置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但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他主张“性恶论”,由于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努力地追求礼仪,才能出现推辞礼让,达到社会安定。因此,荀子非常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荀子的一篇文章──《劝学》。


二、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释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可能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三、题解(提问、教师点拨)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学生自由朗读


2.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投影)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2)吾尝跂而望矣。 ()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4)其曲中规。 ()


(5)虽有槁暴。 ()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7)君子生非异也。 ()[]


指定学生回答后,明确:(1)kuǐ;(2)qì;(3)lòu;(4)zhòng;(5)yò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


3.指定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4.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5.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


【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注重积累,要有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四自然段。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4自然段背诵


二、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投影提示重点)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古今异义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②声非加疾也


③假舆马者④蟹六跪而二螯


⑤金就砺则利⑥用心一也


(2)通假字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


(3)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 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点拨翻译注意点)[]


B.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D.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组织讨论(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重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第一段五个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强调了“闻者彰”、“至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正反、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四、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用比喻说理的鉴赏。


【点拨】


①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


指导学生诵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五、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六、课上练习


1.下列加横线词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槁暴(pù) 使之然(róu)舟楫(jì) 舆马(yú)


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


C.镂金(lóu) 驽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


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áo) 参省乎己(xǐng)


2.下列加横线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 以为轮(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 须臾(片刻)


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劝学(勉励,鼓励)


C.绝江河(渡)跬步(古代的半步) 驽马(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 镂(雕刻)圣心备焉(完备) 渊(深水)风雨兴焉(起)


3.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D.人强马壮。


4.下列各组中加横线词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


A.无可寄托者寄寓于表 女寄言于母 临崩寄臣以大事


B.风雨兴焉 忧劳可以兴国 兴利除弊 夙兴夜寐


C.不能十步 步其韵奉和一首 乃自强步 步余马兮山皋


D.下饮黄泉 中军置酒饮归客 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日食饮得无衰乎


5.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组()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祝曰:“必勿使反”。⑥老妇必唾其面。⑦秦伯说,与郑人盟。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A.①③⑤⑦B.②④⑦⑧C.③⑤⑥⑧D.①②④⑥


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属于古今词意全不同的一项是()


①金就砺则利 ②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


③鸡豚狗彘之畜 ④是社稷之臣


⑤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⑧封之以膏腴之地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①②⑤⑥D.③④⑦⑧


7.跟“忌不自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未之有也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学不可以已


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字跟“则修文德以来之”中的“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越国以鄙远


C.没死以闻D.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七、课后作业:


阅读下文,回答以下9-13题


兵贵附民


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卿子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临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善用兵者,感所悠暗,莫知其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哉?”孙卿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者也,君臣上下之间,滑然有离德者也。故以桀诈桀,犹巧拙有幸焉;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故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扞头目而覆胸腹也。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用百里之国,则将有千里之听;用千里之国,则将有四海之听,必将聪明警戒和传而一。故仁人之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断;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圜居而方止,则若磐石然,触之者角摧,案角鹿土垂陇种东笼而退耳。且夫暴国之君,将谁与至哉?彼其所与至者,必其民也。而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其好我,芬若椒兰。彼反顾其上,则若灼黥,若仇雠。人之情,虽桀、跖,岂又肯为其所恶,贼其所好者哉?是犹使人之子孙自贼其父母也,彼必将来告之,夫又何可诈也?故仁人用国日明。诸侯先顺者安,后顺者危,虑敌之者削,反之者亡。《诗》曰:‘武王载发,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此之谓也。”孝成王、临武君曰:“善。”[]


《荀子•议兵》


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莫知其所从出。 莫:没有。


B.滑然有离德者也。 滑:通“猾”,浮而不实。


C.则若灼黥 黥:以刀刺人面额后用墨涅之。


D.婴之者断 婴:通“撄”,触犯、遭遇。


10.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


A.兵法所重视的,是势头强劲;所施行的,是诡诈多变。


B.兵法所看重的,是力量强劲;所行使的,是诡诈多变。


C.用兵重视势头强劲;施行诡诈多变。


D.用兵看重的,是力量强劲;行使的,是诡诈多变。


11.以下句子从分句间的语意关系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②此用兵之要术也。


③用百里之国,则将有千里之听。 ④圜居而方止,则若磐石然。


A.①②③④全不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12.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比喻句的一组是( )


①譬之若以卵投石。②若子之事父。③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 ④而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⑤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⑥兑则若莫邪之利锋。


A.①②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 D.④⑥


1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荀卿与临武君在议论用兵方法上分歧显而易见,荀卿侧重于战争时人的精神,人心的向背,而临武君则侧重战术与谋略。


B.荀卿在阐明自己观点上注重运用类比法、喻义法,使之深入浅出,说明道理。


C.荀卿在文中始终强调的是:仁人的军队,是王者的意志,而用诈术只能是诸侯的做法。


D.荀卿用了大量比喻句说明战争中军队的上下团结是多么重要,军民团结是多么重要,突出了他的“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的观点。


参考答案:


1.B(A 项中“楫”应读为jí;C项中“镂”应读作lòu;“驽”应读作nú;D项中“锲”应读作qiè);2.C(A项中“ ”意为:使……弯曲;B项中“疾” 意为:强;D项中“备”意为:具备);3.D(A.强大、势力过大;B.勉强;C.有余,有多;D.健壮,强壮);4.A(A项,第一、第四句的“寄”相同,皆为“托付”义;二、三句中的分别为“寄居”、“转达”义。B项中的“兴”依次为发生、使昌盛、兴办、起来义。C项中的“步”依次为举足两次、追随(按照)、行走、使行走义。D项中的“饮”依次为喝、使喝(读yìn)、没入、喝的东西义);5.B;6.C;7.B;8.C;9.A;10.A;11.C;12.D;1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