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阅读中理解关键词句,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35分钟学一篇课文,最难把握的是阅读理解的问题。有时候,我们重视了字词,对课文就囫囵吞枣不辨滋味,甚至连读书也没有到位,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自然受到影响;有时我们又因为条分缕析而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语文教学要追求效益,具体来说即:学习语言、理解课文。这个“理解”,不是“解剖麻雀”式的在内容上烦琐提问,而是应该突出难点,注重感悟。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要能从女主人把盘在脚上的蛇引出门外的故事中,体会她的镇定,从而懂得在危急时刻要沉着、冷静、用智慧解决问题。所以在一开始设计时,我以“镇定”为抓手,出示课题后,就请学生读读课文,找找女主人的“镇定”表现在哪些地方?大部分学生找到的是“眼镜蛇盘在女主人脚上,她却能毫不慌张,仍然保持有说有笑”,而对其他的相关内容,如“女主人在紧急关头能利用眼镜蛇爱喝牛奶的特点将它引出门外“及她与保姆和客人反应的鲜明对比都关注不够,因为根据字典上的解释,“镇定”的意思是“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忙。”学生对它的理解也就停留在这一层面。结果整堂课我就成了主角,一味地牵着孩子们向前。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不能以教师的理解去代替学生的理解,以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经过反思,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重点抓了“吩咐”这个词语,“吩咐”一词看似不起眼,实则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不仅产生了以简驭繁的解读效应,而且也真正赢得了“学生自主感悟”的时间和空间。具体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借助字典,理解“吩咐”
要深入学习,必须先了解“吩咐“的意思,通过查字典,学生知道了“吩咐”就是“口头指派或命令”。
1、 联系下文,自阅读中进一步理解“吩咐”,体会镇定
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请学生根据下文保姆所做的事情展开想像,借助提示说说女主人当时是怎样吩咐保姆的。学生先仔细读着相关的课文内容,然后借助提示对内容进行整理、加工,最后规范、连贯地表达出来――“女主人把保姆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有一条眼镜蛇盘在我的脚上,你把一碗牛奶放到阳台上。因为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你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喝牛奶,就马上把门关起来。
”
这一训练,既指导学生规范、完整地说话,又引领他们通过对3-6节内容的自主解读,感悟到女主人在毒蛇盘脚的紧急关头仍能想到眼镜蛇爱喝牛奶,并能针对这一特点及时采取措施的举动,从而体会到她的镇定。
3、辨析吩咐的内容,深化感悟[]
请学生仔细读读女主人吩咐保姆的话,想想在当时紧急的情况下,哪些内容是必须要吩咐的,学生在仔细研读之后发现“有一条眼镜蛇盘在我的脚上”一定要说,因为要讲清楚发生的事情;“你把一碗牛奶放到阳台上,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喝牛奶,就马上把门关起来。
”也一定要说,因为这是要让保姆做的事情,一定要明确地交待清楚. 这一辨析是在学生进行了独立思考之后,我再引导他们展开全班的交流,这样的交流让我们在彼此的聆听与诉说中再次进行了深层次的感悟,使阅读这一动态感悟过程走向深入。最后再通过我的引读――“女主人一定会这样吩咐保姆,先告诉她发生的事情――再告诉她分两步做,第一步――,第二步――从这里可以看出女主人对蛇的习性了如指掌。”使他们进一步领会到女主人话语的言简意赅,进而加深对“镇定”的领会程度。
4 想像女主人吩咐时的表情,与保姆、客人的反应形成强烈反差
出示“( )地吩咐”,学生有的说“镇定自若地吩咐”;有的说“不动声色地吩咐”……这与前面保姆的“脸色煞白”形成强烈反差,眼镜蛇毕竟剧毒无比,普通人看见它一定会惊慌失措,而我们的女主人仍然可以“镇定自若”,“不动声色”。至此,无需再多说什么,学生们已完全能自主地领悟到女主人身处险境,仍镇定自若的品质是多么令人敬佩。这时再指导学生朗读女主人吩咐保姆的这番话时,他们已完全进入角色,读得形神兼备。
整个环节中,完全改变了原先老师一味讲,学生一味听的模式,而是通过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以读促悟。这样的感悟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学生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人。
(二)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
当前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语文课堂,常常令我有这样一个思考:当教师引领着学生驰骋于多媒体声情并茂的声画氛围中,传统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是不是已经悄然退出了现代语文课堂。在经过了本课的教学实践后,我发现板书对今天的语文教学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我们往往认为低年级ㄗ秩挝裰兀又是学生初学汉字,教师应当重视当堂板书。无论是字的间架结构,还是字的笔顺笔画,都注意通过板书进行教学。但是进入三年级后,随着教学重点的变化,教师着力于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化语言,相对而言,对学生书写的示范就避重就轻了。虽然字词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词语的理解以及运用上了,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对笔画、笔顺的复习。
如板书“镇定”一词时,我边写边提醒大家“镇定”的“镇”左边是个“真”,里面有三横;又如板书“慌张”一词时,又自说自话地告诉学生“慌”的右边不要多加“一点”。这些细节看似无意,实则有意,老师的板书是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和示范的极好机会,现身的示范,有“润物细无声”之感。[]
2突出重点,理清脉络
一个好的板书,也是一个优秀的微型教案。它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把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教师的教学思想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了解课文内容,突破重点、难点,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所以,我们也往往把板书看成是一堂语文课的“眼睛”,是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与口头诉述,形象演示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在这节课上我先通过对“镇定”一词的理解,为课文拉出了两条线索:当时有什么危急情况,女主人是如何冷静、不慌张的?危急的情况这一线索:按照课文的顺序,先是知道有一条眼镜蛇盘在她的脚上,知道眼镜蛇的毒性后,想象到我们常人遇到这种险情后,通常会有什么举动;随后在相对应的位置上板书女主人的表现“吩咐保姆,引开眼镜蛇;有说有笑,稳住客人”如此简洁、清晰,确实在本堂课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功。
3、随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
一个好的板书,为课堂高潮的出现创造时机,有“催化剂”之效。
即使在课前我们预设充分,但是课堂生成的情况往往是始料未及的。比如说知道眼镜蛇的毒性后,想象到我们常人遇到这种险情后,通常会有什么举动:学生的发言灵活多样,此时我就要捕捉他们霎时间闪出的思维火花,敏捷迅速地作出判断,当即板书,这样的板书定能为课堂高潮的出现创造时机。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人们都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我认真地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感到课堂上仍存在不足:课堂上,教师要有预设,但不能固步自封始终处于教案的圈圈之中,要勇于跳出教案,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我在教学中对于学生一些出乎意料的回答,处理得还不够巧妙。如教学开始时,让学生想像如果你是这位女主人,发现脚上盘着一条眼镜蛇会怎么做时,有位学生说要拿餐刀去砍它,当时我就立即予以否定,说餐刀这么小怎么能砍这么粗的蛇呢?学生顿时哑口无言。后来细细一想,用餐刀去砍或许确实是这个孩子本能的第一反应,但是因为他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才不知道这种做法是不可行的,我不该轻易地否定他的想法,而是应该引导他学完课文之后再回过去看看自己当初的想法,自行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需求具有他相应的灵活性,我们的课堂应该努力实现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自由开放发表自己见解的素质,把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因此,我们要及时捕捉到“非预设生成”的火花,让他绽放生命的活力,使课堂因“灵光一现”而变得更加精彩,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