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鹬蚌相争》教学案例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师: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就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机会。


生:听故事。


师:一个故事,居然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生:鹬蚌相争。


师: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鹬蚌相争》这篇课文。


师出示学习目标(略)


学生齐读。


师出示自学指导一(略)


生1读自学指导。


师指名分段读课文


师: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1:课文讲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一群蚌。。。。。。


生2:课文讲了一个一只鹬和蚌相争,最后一个渔翁把它们都捉住了。


师:这则寓言有很多四字词语,课后已经罗列出来了,现在我们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这则故事。先小组内交流。


小组内学生说故事。


师:现在我们分别请各组同学来汇报。


生1汇报。


生2汇报。


生3汇报。


师出示自学指导二:(略)


生读。


师:鹬蚌相争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读:鹬想吃蚌肉,蚌夹住了鹬的嘴。它们互不相让。


师:鹬蚌相争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吃了。、


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有一只死鹬鸟在沙滩上了。


分男女生读。


师:读得很好,正是因为他们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他们互不相让,才让渔翁得利了。


。。。。。。


从上述教学过程可以看出,教学的重点没有把握住,难点也没有突破。原因在于教师在安排教学环节时忽略了各环节的教学时间,也就是说复述这个故事所花的时间过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以讲代学把重点部分带过了。同时,教学过程中,未重视学生自读自悟,未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