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实录及反思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设计意图】


《我要的是葫芦》写的是一个种葫芦的人因为没有治葫芦叶上的蚜虫,所以他的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从而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文的内容短小,蕴涵的哲理浅显。因此,我把以读促悟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汇和培养语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初读课文:


直接导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想想课文里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品读感悟,交流感受:


⑴ 种葫芦的人喜欢他的小葫芦吗?他的小葫芦可爱吗?


⑵ 种葫芦的人和他邻居的对话。


3、拓展延伸,感悟哲理:


教师扮演种葫芦的人向扮演邻居的学生发出疑问: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怎么就要了我的小葫芦的命啊?


4、把自己画下来的句子抄写两遍。


【课堂实录】


一、直接导入,初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十四课《我要的是葫芦》。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我要的是葫芦。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想想课文里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生自由读课文。读后学生陆续举起了手。


师:好,请几个同学来说说。


生:课文讲了种葫芦的人和他的小葫芦。他的小葫芦都落了。(师板书:种葫芦的人 葫芦)


生:还有他的邻居。(师板书:邻居)


师:哦,那我们把它说完整。


生:课文讲了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他的葫芦叶子上爬满了蚜虫,邻居劝他治一治,他不听,结果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


二、品读感悟,交流感受


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读完合上课本能够说出来课文里讲了什么,这说明你读书的时候动脑筋了,这叫会读书。(生比较兴奋)


师:种葫芦的人喜欢他的小葫芦吗?他的小葫芦可爱吗?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画出来有关的语句。


(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而后举起手)


生:先说哪个?


师:哪个都行。


生:我先说他的小葫芦可爱吗。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这句话直接写出小葫芦可爱,看标点是什么?


生:叹号。


师:叹号怎么读?


生: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


生:(齐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


师:谁来说说可爱的小葫芦长什么样?[]


生:(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句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请同学们看课文第一幅插图。小葫芦的藤、叶子、小葫芦。


生:细长的藤上长满了绿叶,藤上挂着几个可爱的小葫芦。


师:葫芦开什么花?


生:雪白的小花。


师:(板书:雪白)“白”是什么?“雪”是什么?“雪白”是什么?


生:“白”是白色,“雪”是雪花,“雪白”是像雪那样白。


师:我们学过的《欢庆》里也有带“白”的词语。


生:洁白。


师:(板书:──洁白)雪白和洁白是一对同义词,可以交换,说洁白的小花也可以。


师:请同位两人带着自己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互读一遍。


生自由读。


师:多可爱的小葫芦,种葫芦的人肯定更加喜欢他的小葫芦。谁画出来啦!


生:(读)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师:为什么?


生:因为喜欢,所以一天要看几次,越看越喜欢。


师: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


生:(齐读)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


师:还有一个地方也写出种葫芦的人对他的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生:(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读的真不错。同学们听到她读得声音高还是低?


生:低,因为是自言自语。


生:自己给自己说话。


师: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


生:(齐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男生读,女生读。


……


师:是呀,这么好的葫芦,叶子上爬满了蚜虫。好心的邻居劝他快治一治。


生:(读)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师:种葫芦的人听完有什么感觉?


生:奇怪。


生:(奇怪地、惊讶地)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师:(惊讶地、夸张地)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师:什么意思?


生: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师:同学们看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


生: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不屑地)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什么意思?


生: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师:同学们读一遍。


生:(齐读,不屑地)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


师:(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请男生读一、三句,女生读二、四句。


男: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女: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男: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女: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师:同位互读一遍。


生互读。


三、拓展延伸,感悟哲理


师: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稍停顿,面向学生)好心的邻居呀,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怎么就要了我的小葫芦的命啊?这是为什么呀?[]


生:咳,你呀,为什么不听劝,后悔了吧!


生:他们是一体的。


生:叶子给小葫芦提供营养,没有了叶子小葫芦怎么生长啊。


师:我明白了,我不该不听你的话,谢谢你。


师:(播放录相)请同学们看屏幕,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四)布置作业。


师:把自己画下来的句子抄写两遍。


【教后反思】


本堂课学生读书的兴趣很高,感情很投入,读得特别到位,教后我感到非常满意,学生的表现让我很兴奋。


我觉得这堂课上得扎实。课文之初的情感基调定得准。


我主要利用了观察法和范读法,两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两种教学法,在只有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缺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农村小学特别适用。


1、观察法: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我没有对课文进行繁琐地分析,而是结合课文的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课文描写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朗读时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为后文与邻居的对话情感打好铺垫,后文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不用再进行指导朗读技巧,学生却能掌握并熟练运用朗读技巧来传递感悟到的文字间包裹着的思想感情。


2、范读法:


除了运用课文形象的插图外,教师的范读也起到不小的作用。教师范读时的情感就直接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一些朗读的技巧渗透到教师的读中,学生在无意地模仿中就学会了朗读的技巧,在多次地练习里形成朗读的技能。这样做比纯粹地教给学生空洞的朗读技巧的效果要理想得多。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的愉快(精神的愉悦)。


以前我认为只有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师不讲授,才是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弄得自己在课堂上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讲,有时该讲的地方也不讲,学生感悟不到的地方得不到教师的点拨,学习效果很差。一节课下来,学生疲乏,教师劳累。在这堂课上,教师范读的地方不少,谈话煽情的地方也有几处,但是并没有妨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学得很自主。


现在我才明白,教学的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范读、谈话,这些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同样让学生学得自主。在课改的今天,在崇尚新形式的课堂上,却得不到好效果的困惑里,我们该反思什么才算真正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