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和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字,培养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一个葫芦


学生:课前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收集有关叶子作用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质疑,提示课题


1、课件出示画面:“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绿叶葱茏,小葫芦可爱;再出示画面:“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个都落了”。通过两幅图对比,引导质疑: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都变黄了,落了呢?


2、提示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读一读。[]


3、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自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1、再读课文,联系生字前后的词语或句子读谁字音。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读去掉拼音后的生字。


(3)轮读生字词语卡片。


3、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全班交流。


4、用生字口头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组得正确。


5、指导书写: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爬”、“谢”、“慢”等字。


四、熟读课文,了解文中的道理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2、出示课件插图,学习第一自然段。


(1)开始小葫芦长得怎么样?(很好、很茂盛)


(2)你从哪儿看出这棵葫芦长得好。


(藤长;叶绿多;花是雪白的,葫芦可爱)


(3)出示词组读一读


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葫芦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2、3句话,读出喜爱之情。


3、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逗人喜欢吗?从哪句可以看出来?


4、分小组比赛朗读第1自然段。


5、最后,种葫芦的人收到葫芦了吗?请看最后一自然段。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


2、说说读后有什么感想?


3、指导朗读,读出惋惜的语气。


4、过渡:为什么小葫芦开始长得那么可爱?后来却落了呢?请大家看二、三自然段。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


2、出示课件(插图二)观察后问:叶子有什么变化?这些蚜虫会怎样?可他是怎么想的?


(1)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2)读句子,注意读出反问的语气。


(3)猜猜他在想什么,引出陈述句。


(4)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不怕。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5)再读句子,注意加强肯定。


(6)开火车比赛读。


3、找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邻居的话。


4、分小组讨论,如何才能读好他们的话。


5、汇报。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以下内容:


(1)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①理解词语:盯着、自言自语,加上动作帮助理解。


②葫芦并不可能赛过大南瓜,由此说明那个人十分喜欢葫芦,希望葫芦快些长大。


③两个“快长啊,快长啊”读出迫切之情。


(2)那个人感到很奇怪……我要的是葫芦。


读好问句,体会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要葫芦。


(3)一个邻居看见了……快治一治吧!


劝告的语气,体会邻居着急的心情。


6、学生分角色表演读。


7、课件演示:


小葫芦和绿叶的对话——葫芦藤每天向叶子输送养料,叶子再将养料输送给小葫芦。蚜虫吃绿叶,使它无法输送养料。小葫芦因没有养料供给,随即变黄落下。


8、说说你对种葫芦人的看法。你想对他说点什么?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五、启发想像,拓展学习


1、讨论: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编故事:“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那个人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比一比,谁的故事编得好。


六、作业


1、朗读全文。


2、写一写你想写的词、句。


板书设计:


23、我要的是葫芦


(长了蚜虫的葫芦叶图片) (长了许多蚜虫变黄的葫芦叶图片)


(正常的葫芦叶图片) (正常的葫芦图片)


不怕


不治


(变黄枯了的葫芦图片)


教学理念:


《我要的是葫芦》通过一个种葫芦的人,不知道叶子与果实的关系,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学生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自读—发现与探究


自读是学生对课文最初的接触与认识,也可称为初读。它伴随着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和思维活动。自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根据自己的认识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发现问题,或借助工具自行解决,或课堂讨论。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去读,去发现,去探究。


2、讨论—理解与深化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主要问题进行讨论:(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谁喜爱葫芦?(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理解课文的重点。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中心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3、表演—积累与创造


表演就是要求学生辅以表情、动作,将课文所表达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适合表演。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都来做演员,都来做导演,在表演中,使学生的语感得到了训练,个性得到了张扬,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