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培养说话能力。
2、朗读课文,感受“我”是一个爱动脑动手、有远大理想的小朋友。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孩子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结合课文进行说话训练。
3、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通过朗读感受“我”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小朋友。
2、根据句式说话。
教学准备
1、字词卡片。
2、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玩具导入,板题、读题。
教师出示不倒翁玩具并拆开玩具,让学生了解不倒翁之所以不倒的秘密。
板书课题,读题,读准“弄”字。
二、检查生字预习情况,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分节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1、安安有哪些玩具。
(1)出示“火车缺车轮,手枪少板机,坦克没炮筒,轮船散了底……”读这句。
(2)质疑:哪个词不懂?省略号表明什么?
2、出示“奶奶怪我太淘气,妈妈说我小调皮。”
(1)想象:奶奶和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
(2)模仿奶奶和妈妈说话。同桌互说,指名说。
(3)指导读这句。
3、小结:奶奶和妈妈会认为安安是个怎样的孩子?指导读第一节最后两句。
4、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第二节。
1、导入:“我”喜欢拆弄玩具,是因为不爱自己的玩具吗?
(1)出示“说真的,我很爱这些玩具,/连做梦也在开坦克、飞机。”
(2)指导读,读出对玩具的喜爱。
2、读句与说话练习。
(1)出示“汽车为什么会自己拐弯,/肚子里到底有什么东西?/
飞机为什么能腾空飞起,/翅膀上到底有什么秘密?”
(2)指导朗读,读出重音。
(3)说话与培养问题意识训练:模仿“为什么?/ 到底有?”说话。
(4)小结:安安拆弄玩具是想弄明白玩具的秘密。你们这时还会认为安安是个只会淘气的孩子吗?(相机进行安全教育:带电的东西不能拆。)
(5)读第二节。
(三)学习第三节。
1、过渡:安安有话对奶奶和妈妈说,听他说什么?
读第三节。
2、感受“我”的远大理想:
出示“哼!总有这么一天,/我会把它们重新装起。/不过,要比它们大上好多好多!那是真的大轮船、大飞机……”
(1)讨论:“总有这么一天”是什么时候?“重新装起”的是玩具吗?
(2)领悟:安安想长大后造真的大轮船、大飞机。这是他的远大理想。
3、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
4、指导读这一节,读出神气、自信的语气。[]
四、拓展读文。
引导: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从小就爱观察,爱动脑动手问个“为什么”。读故事:《爱迪生“孵蛋”》、《达尔文爱观察》。
五、作业:
读一读古今中外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青年路小学李宁的参赛课评析
李宁圆满地完成了这堂竞赛课,她那沉着自如、稳重而不失活泼的风格受到评委的称赞。这堂课教学过程清晰流畅,导入与每个问题的设计都从学生的学法出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的重点难点处理得当,不仅有语言的训练,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教学法效果受到评委的充分肯定。
这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处:
一、以学定教,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
一上课就出示学生很感兴趣的米老鼠玩具。把这个米老鼠放在展示台上摇晃,原来是个不倒翁。
师:“看到这个玩具,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想知道这个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师:“让我们把这个玩具拆开。”
于是教师拆开玩具与学生一起探究问题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这个导入牢牢吸引住了学生,既顺利地引出了课题,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又如学习“奶奶怪我太淘气,妈妈说我小调皮。”先启发学生想象:奶奶和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然后让学生模仿奶奶和妈妈说话。同桌互说,指名说。一开始学生说得较平淡,教师说:“学着你妈妈或奶奶的样子说。”学生就越说越好了。
整堂课都体现了“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出发”设计教学,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主动。
二、以生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至始至终能关注学生。每一次学生的朗读教师都给予恰当的、及时的评价,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到亲切,让学生增强信心。
又如学习“火车缺车轮,手枪少板机,坦克没炮筒,轮船散了底……”这句有两个教学点:一是词语的意思学生可能有不理解的;二是省略号的意义。这两个知识点都是先让学生质疑,然后再讨论解决的。
学习完第二节后,学生知道了安安(为了学习方便给“我”取的名字)拆弄玩具是因为想弄清玩具的秘密,都很佩服安安。这时,教师及时进行了安全教育:“电器和带电的玩具不能拆。”
三、因势利导,落实“三维”目标。
语言的训练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学习“奶奶怪我太淘气,妈妈说我小调皮。”学着奶奶和妈妈说话。另一处是学习“汽车为什么会自己拐弯,/肚子里到底有什么东西?/飞机为什么能腾空飞起,/翅膀上到底有什么秘密?”用“为什么?/ 到底有?”句式说话。因为兴趣被激发,朗读训练到位,目标明确,这两次说话训练学生争先恐后,越说越好。
态度与情感教育表现在:随着学习的推进,学生从认为“我”是个调皮、淘气的孩子到逐步弄明白“我”是个爱动脑动手而且有理想的孩子,学生对“我” 产生了佩服的感情。在读最后一节时,教师又引导学生用神气、自信的语气读,体会有理想的孩子是多么神气、多么自信。
树立理想——价值观的教育。随着对“我”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学生知道了“我”是个有理想的孩子,教师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想”——平时若问学生关于“理想”的话题,学生(特别是二年级的孩子)很可能没什么话说——而经过这堂课的学习,这时学生都发言踊跃,说话流畅而果断,这种教学法效果不亚于一堂真正的“理想教育”品德课。
当然,这节课也有还要注意的地方。可能是教师认为时间不够——试教时遇到这难题-----这节课同样还有拓展阅读没时间出示,所以有个别地方教师没等学生讨论完就自己作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