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词的基本含义。
2、抓住重点语句想象场景,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故事的惊险,并从中受到启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顺序,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师启发谈话、引导、点拨。
2、学生读书感悟、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学习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在《跳水》这篇课文里,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谁说说这个故事大致是怎样的?
(指名简要说一说初读后的感知。)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四人小组读课文,交流预习中的问题。
⑴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写错的字。
“吓唬”应读 xià hu “龇”的读音 zī
“猴”书写时不要多写一竖。
⑵交流不懂的词语,(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醒悟:认识由模糊而变得清楚,由错误而正确。课文中指明白。悟,理解,明白。
……
2、谈谈课文中描写的跳水场面与你印象中的有什么不同?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1、轻声读课文,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是怎样引起的,经过如何,结果怎样。
2、认真默读课文,把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画下来,并做简单的批注。
①自读,批注。
②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
③在全班朗读句子,然后进行评读。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第二部分事情的发展过程,感受心情的变化——担心、紧张。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形容处境危险或情况紧急,可以用哪些词语?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3、查找资料:了解列夫·托尔斯泰这位伟大的作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入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碰到过困难或经历过一些危险吗?当你们面临这些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你们是怎样处理问题的?下面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8课《跳水》这篇课文,学完后,它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板书课题)
二、 指导朗读精彩句段。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感觉?(趣、险、智……)
你认为这个惊险故事中的关键性人物到底是谁呢?
找出有关句段读一读。
教学预设:
1、 猴子。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是啊,猴子太放肆了,它有哪些放肆的举动?请你读出来。
(引导学生想象猴子放肆的动作,进而让学生读的绘声绘色。)
2、水手。体会水手的三次大笑,使学生能够分析出水手的三次大笑对猴子的放肆和孩子身临险境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3、船长。(分析船长的经验丰富、机智果敢、头脑冷静)
就在这危急时刻,船长出现了,他是怎样做的?想象一下,当时船长是怎么想的?
① 学生读相关的句子体会:“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一!二!”
想法:a、孩子掉在甲板上必死无疑;跳入海中,虽有危险,但因海水的缓冲作用,可能还有生存的机会。b、要快,否则孩子就会失足掉下来。c、用枪逼迫孩子,使孩子不犹豫,马上跳下来。
指导朗读:语气坚决、语速快、声音响亮。读出船长的机智、果断。
②启发提问:这是不是救孩子的唯一办法,为什么?(联系上下文,想到情况的危急,孩子的危险,船长的镇定,机智)
③ 孩子得救了。理解体会句子
“孩子像颗炮弹……”
“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1)孩子像颗炮弹说明了什么?
(说明孩子从很高的横木上跳下来,就像炮弹一样猛,如果掉在甲板上一定会死。由此可见船长机智、果断。)
(2)40秒钟,为什么让大家觉得时间太长呢?
(40秒钟虽然不长,但大家由于担心、害怕、紧张,因而觉得时间太长了。)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孩子得救了,我们每一位读者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提示:可以对孩子说,对船长说,也可以对水手们说……)
2、假如你当时在场,你还有别的办法救小孩吗?
(让学生各抒己见,逐个分析,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有把握。)
3、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和同学交流。
(遇事不要慌,不要束手无策,要想办法,用最好的办法解决。
四、 作业布置:
以《孩子被救上甲板之后》为题,续写课文。
以谈话的方式,创设一种轻松的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情境,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
小组学习,有利于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互帮互学。
抓住“惊险”让学生细读课文。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事情的发展过程,感受心情的变化——担心、紧张。
拓展积累词语。
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不同阶段的关键性人物不同。抓住关键词进行朗读感悟。
朗读时要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学习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