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呼救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师:请你们同座之间学学艾眉、桑恩,读读这段对话。


师:我想请两位同学到台上分别扮演艾眉、桑恩,读读这段对话。其他同学呢,请你们在下面当小评委,听听他俩读得好不好?待会儿我们要评选最佳评委,奖励“皇冠”一顶。(指名读、评读、分角色读)


4、学习第7自然段。


师:于是艾眉立即吩咐桑恩,叫苏珊把当地紧急救援中心的电话号码传过来,请你们读读书上这句话。出示词语“吩咐”。学生读词。


师:想想当时艾眉吩咐桑恩的情景,现在你们就是艾眉,我就是桑恩。怎么吩咐我呢?我又该怎样做?


师:过渡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苏珊的呼吸越来越困难,她顽强地与生命抗争着,再次通过互联网发出呼救(我感到眩晕。)出示词语“眩晕”。学生读词。


师:“眩晕”是怎样的感觉?指名回答。


师:(出示句子)说得好,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师:面对死亡的威胁,苏珊随时都可能倒下去,我真担心她撑不住,桑恩在哪?他又是怎样通过互联网极力挽救苏珊的生命呢?请你们读读书上的句子。


师:孩子们,从桑恩打出的这两个粗体大字中,你能读懂什么?体会到什么?


师:仅仅就这两个字,一字值干金,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两个字吧。


师:不仅如此,桑恩还通过互联网打出--(出示):“我们已经打了电话去求助。这给了苏珊极大的安慰、极大的鼓励,让我们再把这两句连起来读读。


师:过渡语:好久,苏珊才通过互联网打出一句话:“痛,痛得更厉害了。”出示词语“厉害”。学生读词。


师:(手扶桌子,神情痛苦):“痛得厉害。”请再读读这个词语,读出这个感受。学生读词。


师:痛,痛得更厉害了。苏珊好久才回答,这说明她的病情怎样?


师:苏珊又是怎样忍受着疼痛,通过互联网打出的这句话,孩子们,想象她当时痛苦的情景。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师:她痛得快要死去了,还有力气吗?(范读、指导读)


师:情况危急时,桑恩又是怎样做的?再看看书上是怎样写的,读读这句话。(盯着)


师:“盯着”仍然是怎样地看?说明什么?


师:说得对,我们再读读这句话。


师:当苏珊通过互联网终于发出了她所在学校的地址时,你们想象一下,桑恩会是怎样的心情?


师:书上哪个词最能说明他当时的心情?师:你们也学着桑恩喊一喊吧。


师:这时,芬兰已是凌晨两点,也是美国晚上七点。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苏珊不仅不断借助互联网发出求助信息,她还经受了疾病的折磨与痛苦的煎熬,一直坚持下来了。孩子们,你们想对苏珊说些什么呢?


师:桑恩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抓紧分分秒秒,通过互联网为苏珊做了这么多事情,那你们说,桑恩又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5、师:苏珊得救了没有?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指名回答。


师:在网上呼救的整个故事中,是谁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指名回答。


师:对,桑恩正是通过互联网来救助苏珊的。那黑板上的问题都弄清楚了吗?芬兰的凌晨两点是美国晚上七点,在一个多小时里,互联网的作用可真大,它更方便,更快捷。


6、师总结:正因为它的帮助,才会有苏珊战胜病魔的奇迹,才会有桑恩于助人的奇迹,才会有不同国家之间人与人相互帮助的奇迹。自从有了互联网,地球就像一个村庄,将世界各国朋友紧密联系在一起,像一个大家庭,我们不分国度、不分人种、不分肤色、不分语言,只要你拥有一颗爱心(贴“爱心”),我们彼此会成为最好的朋友,让我们用爱心唱一首《欢乐颂》吧!(师生情绪饱满齐唱《欢乐颂》)


7、通过《网上呼救》这个故事,我们对互联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做什么?你还希望电脑能干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出示:我的作品)


三、指导书写


1、出示后面的四个生字,指名学生认读,说说你最会记哪个生字。厉:什么结构的字?(半包围结构,被包围的部分“万”字要半露半藏,“万”字上面的一横要稍微写长一点,“万”的横折勾收笔时要低于撇。)


2、互:提醒学生注意“互”的笔顺规则。


3、学生描写“厉”“互”。


板书设计


19网上呼救


芬兰国旗图片美国国旗图片


苏珊互联网桑恩


呼救


“我感到眩晕”凝视


“痛,痛得更厉害。”商量


照办


盯着


教学反思: